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16省242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资金需求以及借贷行为偏好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的认知、意愿、申请、获贷四方面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行为。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的农户需求不高;但长期而言,外源正规借贷偏好的农户借贷特征有向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的趋势,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认知程度很低,信息不充分是阻碍现有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的发生率低,且多为短期小额借贷为主,多用于农业生产或者人力资本投资上,各试点模式的具体操作不同,因此在抵押物要求、利率以及交易成本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 标签: 农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借贷行为 信贷配给
  • 简介:本文以辽宁和河南两省2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抵押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抵押意愿受农户年龄、外出打工经历、农地总面积、土地流转意愿、收入来源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农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 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解决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可采用提高水价、水权限制和可交易水三种水制度。比较研究发现,实行可交易的水制度,通过水交易,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可交易水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水市场,因此,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又对水市场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期权市场配置农用水资源的构想。

  • 标签: 水权制度 水权市场 农业用水 水资源价格 资源利用率 中国
  • 简介: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价格的产权本质、构成及其实现形式。经分析认为,农地价格是农地的产权价格;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价格是土地承包经营转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在实践中以现金、实物、股权等方式体现。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 价格 产权
  • 简介:土地承包经营制是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在政策及法律上推进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工作,并多次表示要在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完善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但目前土地承包经营制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承包地调整,土地承包经营稳定与承包地调整成为土地承包经营制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对承包地调整的现状与原因,国家稳定土地承包经营的努力及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赋予农民土地永久使用,深入推进土地承包化进程作为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稳定与承包地调整冲突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调整 冲突 解决
  • 简介:农地承包经营流转是现阶段农村工作的热点,也是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大瓶颈。本文利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农地承包经营流转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调研,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消除农民思想顾虑;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范管理;弱化土地保障功能,实现土地连片集中;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成立股份合作组织,动员农户土地入股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甘肃 现代农业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流转
  • 简介:土地承包经营信托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方式的创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信托制度有地实现土地的良性增值、有效保障承包方利益和防止土地的抛荒现象,而且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对受托人资格、依托登记、受托人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信托
  • 简介:在重庆大力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制度是对我市土地流转利用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文章从土地利用制度的沿革、土地承包经营入股的实施条件、重庆市开展情况及相关建议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希望对我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所助益。

  • 标签: 统筹城乡 承包经营权 入股
  • 简介: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标签: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地登记 承包经营权流转
  • 简介: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越发迭,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标签: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地登记 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法
  • 简介:土地承包经营从权利内部结构上具有二元性:从对承包地的支配角度分析是用益物,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关系看,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用益物是一种财产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一种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结构中同时具有成员和用益物二元结构属性。为了更好保护农民权益,土地承包经营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和农用地使用,并将农用地使用创设为一项可继承、可自由转让的私人财产权。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 成员权 用益物权 二元结构
  • 简介:由于产业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农民在我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农民生存保障需要国家以法律机制积极保障。本文从农地入股视角切入,阐明了农地入股中国家从哪些方面需要保护的农民生存,从市场法律环境、企业决策与风险关联机制和非市场因素干涉等方面剖析农地入股在为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可能造成的威胁,并从经济法调整角度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和制度构建对策。

  • 标签: 农民生存权 弱势群体 承包经营权 农地入股
  • 简介:2002年我国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全面好于2001年.平均每户家庭经营收入为12151.24元,增加了3.1%;平均每户生产粮食2410公斤,增加142公斤,增幅为6.3%;外出劳务投工量为120.4个工日,增加了10%,其中到乡镇外的劳务投工量为81.2个工日,增加了9.6%;人均纯收入为2775.62元,增加177.52元,增长了6.8%;农民负担出现大幅度下降,平均每户上交乡村组的费用为155.82元,减少83.64元,减幅为34.9%。2002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经过3年多的努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全国大多数省区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既减轻了农民负担,也缓解了农村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农民收入在2001年取得恢复性增长后,2002年的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这些成绩可以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2万多调查农户进行的常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 标签: 2002年 中国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生产经营 农业
  • 简介:土地承包经营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 退出机制 法律困境 制度建构
  • 简介: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为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合作社奠定了制度基础。然而,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合作社的现象并不普遍。分析表明,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制度的缺陷、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融资的法律限制以及土地承包经营出资与退社制度的法律冲突构成土地入股合作社的主要法律障碍。因此,只有完善农地确权登记和资产评估制度、构建农地抵押融资制度以及协调农地流转与合作社法律制度,方能排除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合作社的制度障碍并促使其制度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近年来,要求尽快开展第二次土改的呼声很高,对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不变存在焦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十九大报告的这一明确宣示,再一次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对巩固和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承包地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土地承包关系 二轮土地承包 农业发展
  • 简介:从微观议价角度揭示农地流转交易价格的形成,分析交易费用条件下农地流转议价机理。议价在农地流转交易中具有突出作用,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农地流转市场分割性,包括农用地位置不可移性、农用地用途专属性、农村社会封闭性及地区经济发展和政策实施差异性;二是农地产权交易异质性,包括农地异质性和交易者异质性。研究认为,交易价格因交易标的质量与位置、交易者谈判能力、预期效用等因素差异而不同,交易价格线在市场价格线周围波动。研究发现,在某一交易量水平下,交易费用为正的交易价格线波动幅度小于交易费用为零的交易价格线,当交易量出现递增时,前者波动幅度减弱,但交易量对后者无影响。

  • 标签: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议价 机理 定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