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  关于美国报刊历史的分期,不同的新闻史著作有些不同。比如:胡得深(Hudson)把从1690年到1872年的美国报刊分为这么六个时期(胡得深,1873)。  1、1690—1704:美国报刊诞生期  2、1704—1775:殖民地报刊时期  3、1755—1783:革命时期的报刊  4、1783—1833:政党、宗教、农业、体育、商业多种报刊时期…………

  • 标签: 办报思想 报人办报 早期报人
  • 简介: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热衷科举,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 标签: 记者 职业意识 职业精神 文化价值观
  • 简介:党的新闻事业自党建立之日起开始,到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发展成熟,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分析考察,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到同时代以及前人各种新闻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新闻事业 新闻思想 早期 延安整风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12-1927年《东方杂志》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梳理、分析,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东方杂志》广告文本的观念预设功能,及其对女性新型身份的建构。

  • 标签: 《东方杂志》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 简介:《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 标签: “冷处理” 采写方法 新闻采写 新闻线索
  • 简介: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给我们阐述了细节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想成大事者,就必须从身边的小事、细节做起。

  • 标签: 情感节目 节目制作 节目主持人 人文关怀
  • 简介: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有其发生、升温、高潮、消亡的一般规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荆楚网的做法是重点把握好舆情发现、分析研判、应对、跟踪反馈等环节,从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入手,有序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 标签: 突发事件 处理 科学构建
  • 简介:在报业管理市场化、企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新媒体冲击和媒介融合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当前报业管理所面临的各种关系和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本文就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新闻管理和经营管理、传统报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等报业管理中的几个关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报业管理 关系思考
  • 简介: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经济新闻中,数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借用数字说明问题,是一个捷径,有些数字本身就直接体现新闻价值。但是,作为广播稿,使用数字与文字稿有那些区别呢?我们广播稿作者怎样按照广播的特点处理好数字呢?一、广播稿中运用数字常见的几种问题在我们的广播稿中,数字的运用比较多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数字过与精确。比如:湖北台1980年乙等好新闻《阳新县实行“苎麻顶替粮食”的政策,促进了苎麻生产的发展》一稿,导语是这样写的:“阳新县

  • 标签: 新闻报道 新闻价值 文字稿 广播记者 广播新闻 报纸新闻
  • 简介: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概括全文,反映媒体新闻的立场,并对受众产生影响。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即是对新闻标题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符合新闻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受众的阅读需求,便于新闻的有效传播。实现新闻标题的艺术化,可以从语言的简练、口语化的运用,形式的对称,音律的押韵以及借用艺术等方面进行设计,但是真实是新闻标题的最根本的艺术。

  • 标签: 编辑 新闻标题 艺术处理
  • 简介:现如今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级卫视的新闻频道均呈现电视新闻节目滚动播出趋势,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中对重音的选择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重音选择不当便会造成语意模糊,轻则影响听觉,重则直接会影响到宣传的效果。本文对电视新闻播音中重音的重要性、必要性、重音的使用策略、重音的艺术化处理以及重音的理解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列举新闻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进行分析说明。

  • 标签: 电视新闻 重音 选择与处理
  • 简介:创办初期的《循环日报》,其版面设置并不固定。一是临时性的栏目设置较多,二是与同期香港其它华文报纸相比,明显偏重新闻版面。1875年以后,《循环日报》版面才基本固定在"选录京报"、"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等栏目,且新闻版面整体上相对缩小,由初期的新闻版面约占总版面的45%左右下降至30%左右。较为强烈的正统意识以及比较重视新闻和言论是《循环日报》在版面设置上有别于同期其它香港诸华文报纸的两个主要特征。不过,从版面总体来看,《循环日报》主要还是一份以刊登各类告白为主的报纸,因此,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循环日报》以政论为主的看法不太确切。《循环日报》之版面设置基本沿袭了《香港中外新报》所创立的"香港版"模式,但同时也受到以上海《申报》为主要代表的"上海版"模式的影响。《循环日报》在"中外新闻"栏内首置"论说"、并大体维持每天1篇"论说"的做法,主要是吸取和借鉴上海《申报》的结果,并非《循环日报》首创。

  • 标签: 《循环日报》 《申报》 “香港版” “上海版”
  • 简介:英语教材编辑审稿时在知识性、科争胜方面遇到的问题较少,但诸多细节还要高度重视。编辑对细节的处理是否稳妥、严谨,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收获与效果。本文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谈一下英语教材编辑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 标签: 英语教材 编辑 细节
  • 简介:报业的竞争,说到底是读者的竞争。报纸作为特殊商品,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拥有多少读者(群众)。笔者认为,地方党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进一步发展壮大,根本的出路在于切实关注民情、民生,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顺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进行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去争取群众。

  • 标签: 民生 民情 市场竞争 特殊商品 地方党报 读者
  • 简介:党报的周末版如何坚持党报性质,同时又形成和发展周末版独特和健康的风格,充分发挥周末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们沙市日报周末版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处理好周末版与正版的关系,明确周末版姓“党”姓“新”不姓“文”。沙市日报周末版是1988年下半年创办的,开始叫《星期天》,改为日报后,改称周末版。创办时报社领导就明确规定了周末版的性

  • 标签: 周末版 报社领导 文摘周报 《羊城晚报》 电稿 主版
  • 简介:开辟文摘版是增强党报可读性的重要措施。我们在办版中体会到,办好党报文摘版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唱响“主旋律”与奏好“交响乐”的关系”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姓“党”,不能含糊,文摘版也不能例外。我们在办版中,强化文摘版的党报属性,定下了“六

  • 标签: 党报 文摘版 大连日报 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