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方汉奇先生曾于20世纪50年代(1953—1958)和70年代(1972-1978)两度执教北大。他本人虽曾桑榆忆往,写过视北大为“学术故乡”的文章,但却并没有详及自己当时的学术研究。本文的意图不仅在于阐幽发微方汉奇执教北大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而且也期待能够从前辈学者过去的学术经历中——探寻出对今天的学人仍具启发意义的精神之火。

  • 标签: 学术研究 方汉奇 北大 执教 70年代 50年代
  • 简介: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对毛泽东形象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的重要策略。《新华日报》通过把握议程设置、创构民间话语、有效联合其他媒体等,从政治和个人两个方面成功地传播了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的形象,引导国统区人民客观地认识毛泽东和共产党,为共产党占据谈判舆论优势提供了保障。

  • 标签: 重庆谈判 《新华日报》 毛泽东形象 传播
  • 简介:网络内容泛滥伴随着网络发展的始终。网络内容管理的成效是网络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根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网络传播内容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十六大期间的网络舆论引导为契机,以其他国家的网络内容管理为参照,对我国网络内容之有效管理试作探讨。

  • 标签: 十六大 网络新闻报道 网络内容管理 互联网站 舆论引导 法制建设
  • 简介:本文以《汪穰卿先生遗著》所收篇目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分析《京报》在“丁未政潮”期间的言论及其影响,认为在突出的“参政”指向下,该报对舆论参政效力的运用与认识都有其独到之处,这反映出近代报人将报刊舆论作为推行政治改革理想最大动力的一种尝试与努力。

  • 标签: 《京报》 丁未政潮 舆论参政
  • 简介: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喜爱,并 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体育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家庭问卷调查、学生自身反馈来看,在新冠期间我们学生 的居家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展开分析并做相应的对策研究,希望能在将来的教学中有所应用并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居家体育锻炼 新冠期间 习惯 线上活动
  • 简介:摘要: 2020 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车载人群为主的交通广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安徽省应急广播的安徽 交通广播,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打破以往以线上大时段为主的应急广播节目,通过多渠道碎片化传播,而做到时、度、效融合,为应急广播宣传报道进行了全新的探索。

  • 标签: 疫情 应急广播 碎片化
  • 简介:20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汲取以往全国"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通过大数据报道与媒体融合,积极与央视对接,走出甘肃看甘肃,为受众传播了"两会"期间的内容信息。技术突破与全媒体的运用,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省级卫视的一大亮点。

  • 标签: 甘肃新闻 两会 内容 全媒体
  • 简介:方向准、导向正,创意新、质量优。党的十九大期间,新媒体报道全面发力,现象级严品不断涌现.新媒体已成重大时政报道生力军!本文试从党的十九大期间湖北日报客户端推出的两组图片报道切入.探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做好重大时政报道的一些注意事项。

  • 标签: 优势 新常态 原创 强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