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以南宋、明、清代为例,重点在南宋,对书院的实名、三大功能、及其对元、明、清代书院制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为书院藏书与学术流变之间的关系、书院教学授受和传道解惑之间的文化功能、以及对于古代藏书体系的影响等勾画出一个初轮廓。

  • 标签: 南宋 书院制度 书院发展史
  • 简介:杭州是我国古代书业中心之一,南宋杭州(当时易名临安)书坊林立,陈起陈宅书铺就是其中之一。陈起其人陈起(亦名陈彦才,陈道人)字宗之,号芸居,著名出版家、发行家和图书编撰家,其生卒年不详,但据有关文献,可推知其粗略时代:宋末元初的方回比陈起生年稍晚,方回认识陈起,他曾回忆说:"陈起,字宗之,睦亲坊

  • 标签: 史弥远 刘克庄 江湖诗派 四十年 回忆说 临安
  • 简介:简介《能改斋漫录》及其作者吴曾,考证其版本与流传情况,认为有宋本四种,其中京镗删节本的内容得以流传后世;明本为明人从内阁抄出的残本,后由焦竑将存卷割裂开来,凑足十八卷;清本较多,有抄本、刻本、活字本等,大都源于焦竑十八卷本。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藏《能改斋漫录》为清乾隆间临啸书屋活字印本,曾为近代陕西名人李岳瑞家藏本。

  • 标签: 《能改斋漫录》 版本 考证
  • 简介:本文通过介绍与对比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长征早期报道文献,论证70年前真正能够做到最早全面、公正地报道长征胜利消息的媒体绝非个体所能,而只能是一种群体作为。从而使得红军长征的真相完全大白于天下。

  • 标签: 长征 红军 文献 报道
  • 简介:许心武先生是当代著名水利专家和教育家,30年前将其近7000册藏书全部捐赠给了扬州大学。我们在扬州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中,通过查访相关人员和查找一些文献,对许氏生平以及这批赠书的来龙去脉作了尽可能准确的考证,并分水利、文史、戏曲艺术三个学科类别列举一些颇具价值的古籍,以此纪念许心武先生诞辰120周年。

  • 标签: 许心武 赠书 扬州大学图书馆 考证
  • 简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建馆时间已经从过去认定的1902年上溯到1898年,但北京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李昭炜的生平事迹、年龄、任职等情况仍不知其详。本文从大量文献资料中搜索爬梳,查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对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考证,基本厘清李昭炜的生平概况、出生时间、任职奖赏等问题。并提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创建纪念日应定于1898年7月20日。

  • 标签: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提调 馆长 李昭炜 北京大学图书馆
  • 简介:朱彝尊《经义?通说》四卷辑录春秋至清初诸人关于经学的观点,共499则,引文均未注明出处,且多经剪裁.通过查考引文的原始出处,有助于恢复引文本始面目,利于增加学界转引《经义?通说》相关材料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武汉大学司马朝军教授《〈经义?通说〉疏证》和笔者《〈经义?通说〉引文辨十二则》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研习所得,详细考订朱彝尊《经义?通说》中32则引文出处,并辨正《〈经义?通说〉疏证》4处溯源之误.

  • 标签: 《经义考》 朱彝尊 通说 经学
  • 简介:从口述档案资源建设与研究的现状出发,论述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意义,提出进一步建设的路径:整合口述档案资源以及制作口述档案的人力资源;完善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律法规、构建数字化建设层面上的运作机制,为口述档案制作、管理、利用等提供保障;深化对口述档案资源的研究,为口述档案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口述档案 资源建设
  • 简介:《点石斋画报》主笔究竟是吴友如,还是另有其人?学界未有定论。检阅《点石斋画报》全部文字,据《点石斋画报》"问潮馆主人"题签、"吾吴"的地域认同、"阅世四十年"的年龄限制、"丁卯省试"的秀才身份等信息,可以确定1884年5月至1887年3月间的《画报》主笔是供职点石斋石印书局的江苏元和茂才沈锦垣。

  • 标签: 点石斋画报 沈锦垣 吴友如 王韬
  • 简介:《滇南诗》与《滇南文》分别是清代云南重要的历代诗、文汇编。《滇南文》的编者在辑《滇南诗》时,兼顾《滇南文》材料的搜罗,而编刻稍为滞后,《滇南诗》的成书极大地推动了《滇南文》的纂辑。《滇南文》的编排体例主要有四个特点:不求备体,而是分门别类以求古;文体排列顺序体现"尊君尊经"、"义正事公"的思想;对未见之文不下断言,留有余;评点的选择标准不注重照官爵、行辈之先后,而以评点之精当与否为准。《滇南文》的文章评点主要包括眉批、行间评语、跋语等类型,不少评语清楚地交代了所收文章的不同来源。其编排体例合理,文章评点独到,搜罗广泛,成为后来编纂云南相关文集的材料来源和总集编纂的范例。

  • 标签: 袁文揆 张登瀛 《滇南文略》 成书 体例 文章评点
  • 简介:考证20世纪重要的图书馆学者杨立诚的生卒年代、所受教育、图书馆活动及学术成就.结果表明,杨立诚生于1888年,卒于195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巴黎大学和德国也那大学肄业.其图书馆活动主要包括在江西省立图书馆、浙江省立图书馆任职期间的活动、擅自提走图书馆基金与违规申领特别办公费三个方面.其学术成就包括编译国外著作、发表不同类型的文章(调查报告、介绍文章、译文、会议报道等)、编制书目和索引、出版著作、评论中外著者排列法.最后,指出他功过参半,足资今人厉戒.

  • 标签: 杨立诚 图书馆学者 生平事略
  • 简介:《玉海》是南宋文献学家王应麟为应博学鸿词科考试而编纂的大型类书,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自问世以来,刻印不绝,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元后至元六年庆元路儒学刊本最早,为各版本之源头;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刊本,是现存校勘较好的版本。目前通行的本子有1987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的浙江书局本和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类书丛刊本。

  • 标签: 王应麟 《玉海》 版本 类书
  • 简介: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藏有一部孙毓修先生的稿本《书目》。十几年前胡道静先生曾介绍过它,称其是一部搜罗宏富的“书目资料长编”。2002年初,笔者为撰写《孙毓修评传》,有幸仔细阅读了这部未刊稿本,为其编纂主旨之鲜明、收辑之详博所深深吸引。现向研究藏书文化和喜欢版本目录的同好推荐。

  • 标签: 书目资料 孙毓修 图书馆历史 文献中心 版本目录 藏书文化
  • 简介:《青鹤》是创刊于20世纪30年代且办刊持续时间较长的文史杂志之一,以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为特色,在保存文学著述和罕见史料、注重学术方法研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 标签: 《青鹤》 文献学 史料
  • 简介:《文献通考》是研究制度史的必读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虽详加校勘,但依然存在史事记载失实问题,今仅就《文献通考·职官》所见十二则失误,略作辨析。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职官考》 校误
  • 简介:简介马端临及其《文献通考·经籍》,先对《文献通考》及其《经籍》的古籍刻本及影印本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对今人点校整理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其历经《经籍》单行本(1985)、“传世藏书”中的《文献通考》横排简体点校本(1996)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竖排繁体点校本(2011)三个阶段.《文献通考》及其《经籍》从产生并为书目所著录直到最终在官修书目中确立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目前学界对《经籍》的学术价值及其与历代书目之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 标签: 《文献通考·经籍考》 马端临 辑录体
  • 简介:通过介绍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父子俩编成的《别录》与《七》两部综合性提要目录和综合性系统目录巨著,让世人了解我国古时图书目录的基本分类以及对古籍的保存方法,从而为现代图书馆人研究书目编纂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 标签: 校书 编目 校雠 目录学
  • 简介:环巢湖流域具有源远流长的修志传统。明清以前,方志事业就较为发达。明清时期,方志总体数量、普及程度有了空前的发展,志书种类开始定型,体例亦逐步完善,内容日见丰富,而且实用价值愈来愈高,为清代以后方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索明清时期环巢湖流域方志的修纂情况,不仅能够归纳和总结出一些有益于我们今天修志的经验,而且对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蕴藏其问的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当今环巢湖流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明清时期 巢湖流域 方志修纂
  • 简介:通过对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料的发掘整理,从留学教育、高等专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业余教育四个方面,全面述民国图书馆学教育体系的内部构成,总结出民国图书馆学教育体系的三个特点:办学形式多样,层次较低;办学师资匮乏,人员流动性大;办学规模较小,且极不稳定。

  • 标签: 图书馆学教育 民国 教育体系 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