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更新速度快,内容多,软件模拟与现实脱节,常规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对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思路,事实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 标签: 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 模拟软件
  • 作者: 张欢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医学、法学和工商管理领域的精英。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考虑将案例教学法和教学质量理论联系起来,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
  • 简介:商务英语中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商务谈判、商务信函、商务合同中的英语语言之中,对这种语言的模糊性进行阐释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模糊专家系统对商务活动中的模糊语言进行量化解释,从而使学生对商务活动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 标签: 商务英语 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专家系统 定量描述
  • 作者: 于雪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各个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不是完全统一,因此侧重点是不同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电子商务人才地培养。原因很简单,就是实践的电子商务平台很难搭建,应用仿真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融IT与商务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各个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不利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将仿真技术应用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可以组建电子商务仿真实验室,将计算机类的课程与商务类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简介:〕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会融合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整体问题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职业教育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需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工教育体系,加快推动其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 训城市融入社会融合
  • 简介:〔摘要〕《品德与社会》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 标签:
  • 作者: 康亦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我所带的班级两级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回答问题时,优生抢答,差生随声附和,一堂课下来,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多次的实践经验告诉我隐形分层教学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隐形分层,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个性差异程度,不让学生知道自己被分成A、B、C三层,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隐形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有效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学校的体育不同于普通学校,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也对就业学生提出了技能与体能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重视体育竞技的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耐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时间久、强度大的工作。

  • 标签: 职校体育就业
  • 作者: 王洪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机构: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生根发芽,就会结出颗颗硕果;一颗心洒向课堂,就会赢得颗颗童心。如何使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张开飞翔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自由的翱翔?提问技能就是课堂教学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提问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的行动方式。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思维。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一种师生交流的教学行为,可以用于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如何进行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一点浅显做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更多的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