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对民工荒、人口红利以及刘易斯拐点的概念界定进行必要的理论阐述,对浙江人口红利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借鉴Cai和Wang(2005)的模型,对2010年~2020年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与推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为我国1982年~2010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39%,但在2010年~2020年将拖累经济增速2.2%左右。最后,结合浙江的实际,指出推迟退休年龄、废除计划生育等举措虽然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但保持经济活力的关键仍在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

  • 标签: 人口红利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应 职业教育
  • 简介: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一直被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所重视.文章在对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关系相关理论综述基础上,对影响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以及适度人口理念下制约人口发展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陕西省为例对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人口素质水平较低、人口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使得陕西省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低于陕西省实际人口规模.表明人口因素及经济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影响着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的大小,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经济适度人口,促进经济与人口的良性发展.

  • 标签: 陕西省 经济增长 人口发展 适度人口
  • 简介: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路径
  • 简介:中华传统文化糅合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多个思想流派,推崇“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廉政奉公思想.从人口流动的视角来看,近代客家乡村精英大都注重用“为官清、做人正、办事公”的标准作为自身努力的价值取向.祖籍河源的客家先贤邓缵先虽然只是边疆任职的一介县吏,但却一生戍边为公殉职,始终廉洁勤政以民为本.他以铸剑为犁利天下的边政思想,在客家先辈的廉政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邓缵先在新疆主政的历史事迹,大多体现在他编著的两部史志及三本诗文集中,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廉政理念.当前,在国家大力提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廉政文化之时,探讨近代客家乡村精英的廉政思想尤为重要.

  • 标签: 客家 邓缵先 廉政观 中华传统文化 乡村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