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看了电视片《文成公主》之后,不少同学对吐蕃的蕃字读音产生了疑问:“吐蕃的蕃字,在字典上只查到fān、fàn音,为什么电视里读作bō,是否读错了?”回答很简单,这个字古音读bō.公元七至九世纪时,我国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军事奴隶制政权,唐人称之为吐蕃.《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宰野’.”今藏人自称其族为“博特”(Bod).按:“发”、“蕃”二字双声,古可通转.注意:“发”、古读为“拔.”《诗》:“鳣鲔发发,”《释文》:“发,补末反.”“一之日(咸肉)发”《说文

  • 标签: 吐蕃 双唇音 文成公主 重唇音 古音 唇齿音
  • 简介:《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筒牍》中的奴婢廪食粟出入簿及河堤简,其整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脱字处当补未补,亦有错补。筒文解释也有不当处。对这些脱字考补,错补的纠讹,释文不当处补释,不仅十分必要,对于其深入的研究也有所裨盘。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筒牍整理 出土文献
  • 简介:在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和里耶秦简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隐官"的确切记载,并可发现秦"隐官"的四个来源:冤假错案的平反者;军功以免的部分工隶臣;受肉刑处罚而后获免罪者;私属放免者.从而说明"隐官"不可能是某种机构,而应该是受过肉刑处罚,因特殊原因被官府确认为可怜悯者,并给予一定的补偿或照顾,但他们既不属黔首或庶人,也不是官私奴婢,应该是处在两者之间的身份特殊的低贱者.

  • 标签: 隐官 来源 肉刑处罚 怜悯 低贱者
  • 简介:吐蕃时期的政治制度研究是藏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成果不突出.文章从部落与会盟制度、行政与职官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财政经济制度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年来对吐蕃政治制度的研究成果以及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时期在吐蕃政治制度方面的研究特点,最后,根据当前对吐蕃政治制度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改进吐蕃政治制度研究的建议.

  • 标签: 近十年 吐蕃 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