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前瞻性研究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常规治疗+早期康复运动。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死亡及再住院情况。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运动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心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左心射血分数逐渐升高,左室舒张末径及左房内径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6个月后E/A高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运动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康复运动 早期治疗
  • 简介:一、留学规模清华大学(包括前期的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早期的留学规模,单是建校前三年(1909一1911,俗称“史前期”)就派出各类留学生近200名。1911年建校后,所有毕业生全部派出留学。截至1929年,所谓“留美预备部”结束时,共派

  • 标签: 清华学校 教育救国 留美学生 留学生数量 出国留学 萨本栋
  • 简介:早期俄罗斯宗教哲学评述张百春从时间上说,早期俄罗斯指的是十二十七世纪。从国家历史上说,它指的是从俄罗斯封建国家的建立开始,到彼得大帝改革之前这段时期,也就是基辅俄罗斯时期和莫斯科时代的俄罗斯。从宗教的角度上说,这个时期指的是从基督教在俄国的引进和传播...

  • 标签: 俄罗斯宗教哲学 基督教 俄罗斯哲学 俄罗斯民族 多神教 禁欲主义
  • 简介:谭嗣同的早期著作共16种,其中12种早已散失。这12种佚著又分为已脱稿者和未脱稿者。作者经研究发现,谭氏佚著未脱稿者的部分内容,实际上并未完全散失,而是被保留在谭氏的笔记体学术著作《石菊影庐笔识》一书中。论文尝试从《石菊影庐笔识》中去寻找与谭氏佚著有关或类似的内容,以此探索谭氏早期佚著的大致面貌。

  • 标签: 谭嗣同 早期佚著 《石菊影庐笔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郁达夫的早期诗歌主要表达了三方面的思想内容:一是咏史怀古,对古代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评说;二是借古喻今,表现诗人的感伤情怀和爱国激情;三是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美景的赞美

  • 标签: 郁达夫 诗歌
  • 简介:鲁迅先生早期的翻译与写作关系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目的相同;内容相关;翻译与写作都是作为革新与改造国民思想的手段。

  • 标签: 鲁迅 写作 翻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绘本是幼儿阅读的直接互动对象,绘本的选择是激发幼儿阅读动机的关键,对幼儿能否达到阅读理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学者GillesPie和Coimer(1975)提出的六项儿童绘本的选择标准,笔者选择了艾拉.马俐的绘本《红气球》、五味太郎的《小金鱼逃走了》,以及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嫦娥奔月》等多个著名绘本,重点呈现幼儿阅读后的表演演绎。

  • 标签: 幼儿教育 早期教育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本文讨论了19世纪末英国出现"进口"俄罗斯文学,尤其是契诃夫小说的需求,并逐步成为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动因。关注这段时期文学中间人,包括俄罗斯的托尔斯泰、诺维科娃以及法国的莫泊桑、左拉在构建俄英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文中指出他们作品间的相似性并印证"对流说"理论,即英国人紧随法国人在契诃夫小说中发现"自我",而契诃夫也在狄更斯,更准确说是自然主义者莫泊桑、左拉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英国民众在理解契诃夫时表现出的复杂性、双重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契诃夫的接受度与他在评论界的声望有关(先被称为"俄罗斯的"狄更斯,之后是"俄罗斯的"莫泊桑);另一方面,英国民众的需求不清晰:一部分英国人受到法国新文学流派的影响,而另一部分人在关注"俄罗斯问题"的同时解决自身任务。

  • 标签: 比较文学 翻译 文学中间人 类型相似 英国的契诃夫
  • 简介:在中国新诗最早的20年,即涌现出一批经典性诗人,成为新诗实际的缔造者与开创者.郭沫若以积极浪漫主义的豪情,轰响着五四精神的强音.鲁迅以超前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冷峻与深刻,在旧中国的墓碣间,举起了锐利无比的投枪.闻一多融合了爱国的现实主义与批判的现代主义,在绝望的死水畔点起煌煌红烛.冯至则以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吟唱直抵人生人性的沉思.而何其芳新化晚唐诗风的温婉雅丽,牙板轻敲现代青年的深情轻叹.新诗早期的五位大诗人伸出五个指头,标示五个维度的艺术方向;又紧捏成一只拳头,擂响横空出世的中国新诗轰然诞生.

  • 标签: 新诗 开创者 郭沫若 鲁迅 闻一多 冯至
  • 简介:面对近代中国信仰与秩序双重转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出于急切的救国启蒙的功利主义目的,纷纷向强大的西方寻求思想资源。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旗号,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然而他们却仍然没有摆脱中国革命的“实质性传统”,走出了不同于法俄革命、英美革命的“第三种革命模式”。

  • 标签: 法国大革命 陈独秀 第三种革命模式
  • 简介:阅读能带给幼儿什么?孩子如果爱上阅读,他们将学会爱的行为和爱的本领,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当我们为孩子大声朗读时,他们便可学会倾听、学会集中注意力;当我们让孩子独立阅读时,他们将获得学习的基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参加阅读交流与讨论,学会思考与创新。从小阅读优秀的读物,不仅让他们逐步了解人性,更获得情感的体验与艺术的熏陶,童年的阅读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在早期阅读中促进小班幼儿的快乐成长.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探索。

  • 标签: 阅读 幼儿 小班 早期 学习习惯 教学探索
  • 简介:一九七八年七月,张洁以其娴熟的文笔和清新的立意,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小说猝然轰动了文坛。紧接着张洁又陆续发表了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她以细腻、深沉的笔触为读者打开了人物心灵世界的一个侧面。张洁不愧是很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在人物塑造上,她总是那么着力塑造那类真挚、善良、富有内在感情的人物,以致拦观其作品往往被她笔下的人物感动得潸然泪下。她笔下

  • 标签: 人物塑造 短篇小说 张洁 鸭舌帽 心灵世界 《爱
  • 简介: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侯县人。从同治七年(1868年)步入仕途,至光绪十年(1884年)归隐乡居,为陈宝琛早年得志时期。此时,他的政治作为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国育才、抡才。陈宝琛曾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绪元年(1875年)两次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于光绪五年(1879年)、光绪八年(1882年)分别担任甘肃、江西乡试主考官;并于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至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出任江西学政近两年。

  • 标签: 人才思想 陈宝 人才成长 光绪八年 光绪十年 人才标准
  • 简介:考察被誉为“矾都”的浙江苍南矾山与南宋两地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论证了明代《弘治温州府志》中的宋洋即是今日的南宋,故苍南的南宋(宋洋)是温州地区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炼矾的发源地.同时结合历史沿革分析史料和实地考察,对明代初期存在矾山一说提出质疑.

  • 标签: 宋洋 南宋 矾山 炼矾史 调查考察
  • 简介:中朝日三国的早期西学对应可谓'大同小异',都对西学中的'器'之内容颇感兴趣.比较而言,中国重实用;朝鲜重学问;日本则以功利为先.

  • 标签: 中朝日 西学 实用 功利
  • 简介:本文认为当下的"迷信"概念具有武断的性质。笔者在中国现代早期中西文化接触的背景下,通过对"迷信"概念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追溯,发现"迷信"概念在中国现代早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正是在此意义上,文章探讨了"迷信"概念传入中国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在本土社会中被一步步赋予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内涵的,希望可以修正当下主流话语关于迷信、民间信仰的片面认识。

  • 标签: 迷信 民间信仰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