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Ang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本文采用血清法和血清饥饿法两种方法,外源添加不同浓度AngⅡ,利用MTT法检测3T3-L1增值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有血清法和血清饥饿法中AngⅡ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前脂肪细胞 增值
  • 简介:人体内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是进行器官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MHC分子中存在着与免疫应答不可分的三类分子,即MHCⅠ、Ⅱ、Ⅲ类分子.通过MHC分子基因组成和结构的剖析,从而揭示MHC分子免疫效应.

  • 标签: MHC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器官移植 免疫效应 排斥反应
  • 简介:以豆粕为原料,对蛋白酶水解植物蛋白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酶解反应中,各因素对酶解作用的影响大小顺序是:酶解时间>pH值>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反应的最适作用条件为:温度45℃、pH5.0和酶用量3000u/g。豆粕的水解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45℃、pH5.0和3000u/g的条件下,水解豆粕8h,水解产物的氮收率和水解度分别55.46%和43.04%,在同样条件下,水解油菜饼,水解产物氮收率和水解度分别秋57.59%和44.65%。

  • 标签: 酶法水解 植物蛋白 豆粕 蛋白酶 水解反应
  • 简介:目的:预测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的VP1蛋白的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为CVA10疫苗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析我国近年流行的CVA10分离株的VP1序列进化特征;选择代表株以DNAStar软件预测其VP1蛋白序列的二级结构、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分析预测VP1蛋白中可能的B细胞表位区域。结果:相对于CVA10原型株,我国CVA10分离株的VP1序列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VA10代表株的VP1中存在较多的β转角,而无规则卷曲结构较少;根据VP1序列的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等多种特征,预测到9个可能的线性B细胞表位。结论:成功预测到我国CVA10分离株VP1可能的B细胞表位区域,为CVA10表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 B细胞表位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中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的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liver,PH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的80例PHC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AFP水平;采用UPT上转发光法检测GP73水平,并对其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C患者的两种标记物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FP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和94.8%;GP73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8%和93.1%;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6%和100%.结论AFP、GP73血清表达与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高尔基体蛋白73
  • 简介:通过酸法脱酰胺将大米蛋白进行改性,以大米蛋白含量、盐酸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大米蛋白酸法改性的较佳条件为:大米蛋白含量50g/L、盐酸浓度0.3mol/L、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85℃。

  • 标签: 大米蛋白 酸法改性 工艺研究
  • 简介: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过程是蛋白分子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蛋白质晶体的生长分为成核、生长和停止三个阶段.对蛋白质的结晶条件进行筛选、种晶可获得晶核.通过改变蛋白质本身来获得单晶的方法有:截短、修饰、共晶和寻找同源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晶条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蛋白质 晶体 生长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多糖(GlycyrrhizaPolysaccharide)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给胃灌甘草多糖14d,测定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IL-2、TNF—α含量,观察甘草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甘草多糖对DTH反应有-定的增强作用,能升高血中IL-2、TNF-α含量;结论:甘草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甘草多糖 细胞免疫功能 DTH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PAP的HRCT表现,以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1—2009年间在岳阳市二人民医院住院病人中经病理诊断为PAP患者30例,全部病例均胸部CT扫描并加做HRCT扫描。结果临床表现以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为主;HRCT表现多种多样,15例表现为磨玻璃影,11例患者表现“地图样改变”,4例呈典型“铺路石样”。结论出现临床症状与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分离现象时,应首先考虑PAP。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着症 HRCT 诊断
  • 简介: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HC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地区.其所具有较高的慢性化程度使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报道了很多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讨论HCV包膜蛋白的结构、免疫状况及疫苗研究实验模型的相关研究。

  • 标签: HCV包膜蛋白 基因结构 免疫 疫苗 实验模型
  • 简介:以4-甲氧基-2-羟基苯甲醛和对氯苯甲醛为原料,采用7步反应初步合成了小分子抗肿瘤药物nutlin-3,TLC检测每一步反应,总收率40%。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和纯度进行了IR和1HNMR表征。

  • 标签: Nutlins 咪唑啉类似物 抗肿瘤 合成 表征
  • 简介:利用苹果渣为原料,通过炭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的液固态混合发酵,制备苹果渣多酶蛋白饲料。研究表明:液体培养的重要参数是温度28℃、接种量12%、蔗糖添加量15g、转速180r/min,时间72h;液体培养产物短期储藏,10℃效益高,长期储藏,2℃~5℃效果好;固体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是:接种量10%~14%,培养时间为5~6d。发酵产物中粗蛋白、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03.1%、165.76%,粗纤维、还原糖则降低了42.51%、53.62%,纤维素酶活力增加了3000U/g,果胶酶活力增加了50000U/g。该方法生产的饲料蛋白符合企业植物发酵蛋白质饲料标准。

  • 标签: 液固态发酵 苹果渣 蛋白饲料
  • 简介:目的:了解α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αB-晶体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7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αB-晶体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α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P〈0.01);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P〈0.05);αB-晶体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B-晶体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 标签: αB-晶体蛋白 乳腺癌 表达
  • 简介: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黄粉蛋白酶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发现酶解产物中含有大量的Phe(Phenylalanine,苯丙氨酸),Leu(Leucine,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和Pro(Proline,脯氨酸),他们可以添加到食品中来补充必需的氨基酸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对综合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农副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玉米黄粉蛋白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LCT制片法筛选肺腺癌组织的Ki67、EGFR基因蛋白表达效果分析。方法:肺部病变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胸壁肺内肿物穿刺通过中采用LCT制片选择488例典型病例,取组织条进行镜下观察筛选肺腺癌,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Ki67、EGFR基因蛋白检测,以30条正常组织标本为对照。结果:LCT制片法细胞学检测选出肺腺癌88条,其中进一步组织学检测发现仅有85条为肺腺癌,占比(96.6%),无显著性差异(P〉0.05);85条肺腺癌组织条中,Ki67基因蛋白和正常组织中的蛋白增殖活性高比率分别为56.47%、6.67%,具有明显差异(P〈0.01);而EGFR蛋白增殖活性高比率分别为68.24%、0.0%,差异性显著(P〈0.01);Ki67、EGFR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1)。结论:LCT制片法筛选肺腺癌组织的Ki67、EGFR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有助于肺腺癌诊断。

  • 标签: 肺腺癌 LCT KI67 EGF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本文对Journalofanimalscience杂志上近9年(1997—2005)发表的17篇文献进行了日粮能量、粗蛋白、赖氨酸水平和体重对生长肥育猪(15—110kg)采食量影响的分析,得出回归方程:日采食量(ADFI)=6.194-0.018BW(体重,kg)-1.502ME(代谢能,Mcal/kg)(R2=0.65,n=127),并将方程计算数值与NRC的推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标签: 畜牧学 生长肥育猪 综述 采食量
  • 简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大豆制品的营养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在大豆制品加工过程中必须使其失活。介绍了通过热处理、微波技术、压力处理、超声波处理、高压脉冲电场、化学还原、酚类化合物络合、酶法水解、微生物发酵及亲和色谱分离等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法。

  • 标签: 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失活
  • 简介:目的观察鞣花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加入0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的鞣花酸作用于PC-3细胞,分别作用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后,应用MTr法测定各浓度组鞣花酸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作用48小时后,PC-3细胞的周期时相变化及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10μg/ml鞣花酸作用24小时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鞣花酸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鞣花酸可将PC-3细胞阻滞于G1/S期,并诱导PC-3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Ctm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鞣花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鞣花酸 前列腺肿瘤 PC-3细胞
  • 简介:总结了稠油化学降技术的降机理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专利申请状况,通过专利申请的时间分布、优先权区域分布、技术功效矩阵等一系列分析讨论,得出稠油降技术在未来仍将以乳化降和油溶性降剂为重心。其中,乳化降以开发更加耐温抗盐的表面活性剂为主,其次是尽量降低降剂成本;油溶性降剂以提高降率为主,其次是尽量减少对下游加工的影响。此外,加强降机理的认识,实现集成创新和定制开发也是该技术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 标签: 稠油 化学降黏 专利分析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