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有些人不相信在游泳时人体会出汗,但是研究显示运动员训练比赛时其实是"大汗淋漓"的。因此,游泳选手应该随时保持身体具有足够的水分,不管是训练前,训练中还是训练后。陆上的各种训练都会使运动员产生不等量的汗水。不同项目的选手出汗量是不相同的,但是游泳中的出汗量不是固定的常量。美国运动医学学院建议,运动员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水分补充方式,以防止过量失水(超过身体重量的2%)。

  • 标签: 训练比赛 游泳选手 运动员 运动医学 水分 身体
  • 简介: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运动中补充肌酸的作用机制.认为,肌酸作为一种能量补剂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中;运动中补充肌酸作用的潜在机制与能量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肌酸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短时间全力运动的输出功率;补充肌酸也可能刺激氧化磷酸化,促进运动后肌糖原的积聚,为补充肌酸提高耐力运动水平的理论依据;补充肌酸还可能具有直接抗氧化特性,从而延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高机体运动能力.

  • 标签: 补充肌酸 运动 能量代谢
  • 简介:肌酸(Creatine)为一种氨基酸,人体内的120-140克肌酸约95%存在于骨骼肌中。其化学式是C4H9N3O2·H2O,它以游离型(Cr,肌酸)和磷酸化型(PCr,磷酸肌酸)二种形式存在,在骨骼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Cr在骨骼肌、心肌及大脑等组织中,由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催化而转变成含有高能磷酸键的PCr。当肌肉收缩,ATP不足时,PCr能为ADP提供高能磷酸根(~P),以补充ATP。因此,肌酸对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肌酸的发现已有一百多年。20世纪初,人们

  • 标签: 运动能力 肌酸激酶 补充肌酸 骨骼肌能量代谢 磷酸肌酸 肌肉收缩
  • 简介:运用文献法、分析法、比较法和逻辑法对体育科学研究中所设及的科学、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和论述。笔者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这是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把科学看作知识的加工过程,对科学作动态理解虽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科学,但它并不代表科学本身,不能混淆科学与科学活动;科学的社会化导致大量科学本身,不能混淆科学与科学活动;科学的社会化导致大量科学机构的出现,也表现它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部门,具有一定的社会建制,但这种社会建制并不是科学本质所在,不能等同于科学;把科学与技术区别开来考虑是有意义的,但也不要绝对化,应分别从目的与结果、时间、职能作用方面考虑和把握。

  • 标签: 科学活动 建制 科学机构 文献法 社会化 体育科学研究
  • 简介: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赛后恢复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针对速度滑冰运动的训练环境和项目特征,结合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源消耗的特点,总结提出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前、中、后期及日常进行营养补充的方法和手段,为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速度滑冰 营养 消耗 补充
  • 简介: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多年持续下降说明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冬季体育教学内容未能与春夏秋季的体育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互补是问题的关键。认为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两个项目的技术动作、技能和体能的相似性,使得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具有互补作用,使学生在技术动作学习、掌握的过程中达到正迁移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情趣,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因此,黑龙江省中小学应在夏秋季节开设速度轮滑体育课程,在冬季速度滑冰课程,使体育教学过程达到一个连续性的衔接过程,有利于激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大学生身体素质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速度轮滑 速度滑冰 教学 互补性
  • 简介: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肝源性磷脂与大豆磷脂补充对小鼠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制备肝磷脂、大豆磷脂悬浊液及安慰剂,进行为期两周的灌胃,之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分别测定血LA、Hb、RBC及腓肠肌线粒体SDH、SOD。结果显示,磷脂补充组SDH、SOD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血液指标中Hb、RBC低于其他组,血乳酸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多数指标上肝源性磷脂补充与大豆磷脂补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磷脂补充可以延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增强小鼠有氧代谢能力,从而提高小鼠的有氧运动能力。

  • 标签: 磷脂补充 有氧能力 力竭运动
  • 简介:目的:观察补充胆红素对不同强度运动造成的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运动营养补剂的研发,减少运动性损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53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五个组,即安静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训练组、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补胆红素组、大强度运动训练组、大强度运动训练补胆红素组,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补胆红素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强抗氧化剂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与分析肝组织SOD的活性与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和大强度运动训练能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增加;补充胆红素使其凋亡率下降,其原因与补充胆红素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细胞凋亡 补胆红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肝细胞
  • 简介:研究目的:补充大豆低聚肽对大鼠小肠上皮组织形态学和IEL的影响,观察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灌喂水安静(A)组、灌喂大豆低聚肽安静(B)组、灌喂水运动(C)组和灌喂大豆低聚肽运动(D)组。大鼠在适应性喂养及膳食平衡1周后,进行实验及指标测试。结果:高强度运动后,大鼠肠道粘膜机械屏障出现轻微损伤和IEL减少,而补充大豆低聚肽后,与C组比较,D组大鼠小肠粘膜厚度增高33.36%(P〈0.05),小肠绒毛高度增高12.91%(P〈0.05),小肠粘膜隐窝深度增加32.84%(P〈0.05),IEL增加40.96%(P〈0.05)。结论:补充大豆低聚肽可改善高强度运动后小肠粘膜屏障功能。

  • 标签: 大豆低聚肽 高强度运动 小肠粘膜屏障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沙苑子补充对力竭运动后大鼠运动后机能状态及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沙苑子补充组(A)、运动组(E)和沙苑子运动组(AE),每组10只;A组和AE组分别灌服沙苑子生理盐水溶液(50mg·kg^-1·d^-1,C组和E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补充期间各组大鼠先进行2周适应性游泳训练,然后E组与AE组进行4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并于第4周末进行力竭运动实验。结果:1)AE组大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显著高于E组;2)力竭运动后E组及AE组大鼠血清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AE组血清乳酸浓度显著高于E组;3)力竭运动后E组及AE组大鼠骨骼肌MDA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但AE组大鼠骨骼肌MDA浓度显著低于E组;4)力竭运动后E组及AE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均较C组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均较C组显著提高,T/C比值较C组显著降低。AE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高于E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E组。T/C比值显著高于E组。力竭运动后AE组大鼠血清LH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E组。结论:长期补充沙苑子可以改善疲劳训练大鼠力竭运动后的机能状态。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 标签: 沙苑子 力竭运动 性激素 运动能力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补充活性肽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活性肽对运动性骨骼肌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依分别补充安慰剂和活性肽,运动与不运动。以及运动后0h、12h、24h和48h等不同时间随机分为10组,所有动物膳食平衡1周后,进行实验。运动组大鼠以(20±1)m/min的速度,坡度为-16°,持续性跑台训练12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在膳食平衡期间每天分别进行灌胃15%活性肽饮料2mL和等量的安慰剂。结果:补充活性肽可减轻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结蛋白免疫染色的丢失,增强波形蛋白的免疫染色,明显减少血清酶CK、LDH的漏出。

  • 标签: 活性肽 骨骼肌 中间丝蛋白 免疫染色 离心运动 大鼠
  • 简介:为了研究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对老年运动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给老年运动小鼠初充抗氧化剂(每5ml钦用水中含VitE0.25IU,vITC0.5mg,亚硒酸钠0.005mg),时间长达5个月,测定小鼠肝脏胞浆,线粒体抗氧化酶生,结果发现,补充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运动小鼠肝脏CuZnSOD及胞浆GSH-px活性,而对肝脏MnSOD、线粒体GSH-px及胞浆Cat活性影响不明显,补充抗氧化剂

  • 标签: 抗氧化剂 脂质过氧化 老年运动 小鼠
  • 简介:《冰雪运动》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发表了我们撰写的《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测定与分析》一文.虽然在文章的'方法'部分交代了测定方法,并在文章的末尾加了'注',但我们认为仍有必要强调指出,用这种延长界线的Astrand列线图法间接测定的最大吸氧量值不能与直接测定法的数值等同起来,互相比较,而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加以利用.务请广大同行注意.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直接测定法 冰雪运动 列线图 间接测定
  • 简介: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基本上是在年度训练周期的准备期中进行的。在滑雪运动的实践中,关于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是60%比40%;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当是各占50%。这两种观点,都是以一定的经验总结作为自己的

  • 标签: 身体训练 训练阶段 训练周期 专项耐力 加速跑 准备期
  • 简介: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铜蓝蛋白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规律,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跑台作为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并对大鼠进行营养干预,对其血清、组织中的铜蓝蛋白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营养补剂的干预显著降低了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提高了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表明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对提高大鼠铁贮备和维持大鼠铁代谢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营养补充 血色素 运动性 铁代谢 血清铁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