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评论了词典学界对《辞源》(包括初版修订本)《辞海》性质众说纷纭现象,认为如能通过讨论辨明是非,将有益于这两部词典编纂工作优化经验教训总结,也有益于词典类型理论完善。

  • 标签: 辞源 辞海 词典性质 词典类型
  • 简介:本文着眼于探讨构成叙述复杂性各成分在电视剧《罪案终结》中如何发挥其功能。《罪案终结》美国TNT电视台在2005—2012年期间播放侦探系列剧,情节围绕女主人公展开,主要涉及其工作和个人生活。该剧相关人物情节阐明了周播剧中次要情节建构如何塑造了女主角领导形象,以及她与家人、朋友同事互动。《罪案终结》中美学意识形态通过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强烈对比,重构了侦探剧体裁惯例颠覆了传统侦探剧中刻板性别形象。作为调查员管理者,女主角在办事效率方面既有弱点也有长处,该系列剧重新设定了性属符码,让女主角拥有女性外表却具有男性工作风格。

  • 标签: 叙述复杂性 人物 情节 性属 侦探剧 体裁
  • 简介:在篇章中,前景信息一般在自立小句、主句中,有自己时体特点,有时会出现焦点标记。“知道吗”具有前景功能,可以将其指向信息标示为前景信息。其来源于具有引发功能“知道……吗”问句,在具体语境中疑问度减弱甚至消失,“知道”宾语不再出现导致疑问悬空,引起语义虚化,“知道吗”成为一个话语标记。疑问句失去疑问性后,焦点后移,突显后面的信息,使“知道吗”产生了前景功能。

  • 标签: 知道吗 前景化 虚化路径
  • 简介:文章对“求之不得”语义演变考察表明,其在现代汉语基本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求之不得”先后发展出“行域”“知域”“言域”三域用法,其语义演变机制为转喻引申,属于正常语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行域”与“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配对,“知域”“言域”一起,与“非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配对。

  • 标签: “求之不得”词汇化 行域 知域 言域 流俗词源
  • 简介:在生成词库理论框架下,"谓词隐含"(袁毓林1995)实质上就是"事件强迫"。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汉语"NP1++NP2"结构,根据该结构语义关系,对该结构能否隐含谓词以及隐含什么样谓词现象进行了归纳描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结构可以隐含谓词,有的结构不能隐含谓词,并将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归结为NP1NP2所代表概念或事物之间关系紧密程度差异。此外,文章还涉及"NP1++NP2"结构歧义性问题,歧义性源于"NP1++NP2"结构隐含谓词多样性,而谓词多样性又是因为NP(包括NP1NP2)有多种物性角色。

  • 标签: 谓词隐含 事件强迫 物性角色 “NP1+的+NP2”结构 歧义
  • 简介:"肆"西周时期一个常见表果连词,其语法历程大致这样:先由表"陈设"义动词演变为表"尽力"义动词,再演变为表高程度义程度副词,再演变为表高度强调义语气副词,再演变为表轻微强调义语气副词,最后演变为表果连词。表果连词"肆"不见于战国文献,因为它是一个具有方言色彩语法成分。

  • 标签: “肆” 表果连词 语法化 西周 方言性质
  • 简介:现代汉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一+量+形"结构虽采用"数+量+形"结构形式而与一般"数+量+形"结构有着本质区别,即"一+量"并不是对"形"进行计量,而重在对"形"进行形象描写意象勾勒,使其实体、形象、生动。它性质已跨出数量构式范畴,"一+量+形"构式在数量构式"数(任意)+量+形(可分析性)"基础上,随着"量"被主体认知衡量时其主观性增强,最终为了满足说话人特定修辞意图——增强语言描绘形象性生动性而定型、构式。其得以构式关键前提——"一+量"从表客观分析计量到表主观整体限定最终虚化为"感知强化标记",从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从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也是出于语言描绘形象提高想象表象生动度需要。可见,语言描绘形象功能正是促成语言中某些语法结构、语法范畴得以形成关键修辞动因。当然,这一修辞动因实现也有着坚实语义基础。

  • 标签: “一+量+形”构式 分析量 整体量 感知强化标记 生动度
  • 简介:身体与语言符号一样人与世界对话中介,它把各种概念、观念情感用可见、可阐释形式具体。身体被物化符号化为一种言说和身份建构方式,实施某种社会行为。本文在综述不同学科身体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身体、身份与权力关系,并以中国转型期边缘群体为例阐释了他们如何用身体参与身份与社会现实建构。身体像话语一样一种可以消费产品,社会行为者通过消费身体来获取社会关注身份认同,表达自身诉求和捍卫自身利益合法性。

  • 标签: 身体 身份建构 话语 意义
  • 简介:广义叙述学出现必定给传统文学研究带来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此,本论文深入地分析理解广义叙述学,探究了广义叙述学悖论与意义;从思考广义叙述学缘由、理解广义叙述学、广义叙述学意义、文学研究如何面对广义叙述学挑战四个方面,以人文科学文学研究为立足点,阐述了应该如何面对广义叙述学这类新学科新思想,如何坚守人文科学研究价值取向。

  • 标签: 叙述学 文学研究 叙述人类学 人文学科
  • 简介:哈萨克斯坦东干语音系在音类上保留了其祖源地陕西关中话典型特征,但在音值上正发生去汉语变异,主要表现:(1)辅音强化;(2)高元音擦;(3)音节辅音。(1)-(3)推链关系,即(3)导致(1)(2)。这是俄语强势浸染所致。

  • 标签: 东干语 音节辅音化 俄语浸染
  • 简介:文化标出性理论将传统文化二元对立分解为"正项-中项-异项"三元关系,以此描述文化动态变化。这一三元关系与皮尔斯三分范畴观相对应,并且,中项作为区分正项与异项边界,具有符号域中边界多语性。这证明了文化标出性理论对话主义本体:中项正项、异项之间存在"实质性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范式体现了文化标出性理论多元性与先进性。

  • 标签: 中项 标出性 对话 皮尔斯 洛特曼
  • 简介:四邑方言部分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存在几种不同形式变调,或为曲折调,或为升调,或为低降调。该粤语次方言恩平沙湖话中,少数来源于古阳声韵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低降变调进一步促读同入声韵。低降调起点本来就低,又有降势,整个音节在听感上显得相对轻短,这为其促创造了条件。同部位发出鼻音与塞音尽管有区别,但两者有共通性,是以促化时鼻音韵尾-m、-n、-?分别变成塞音韵尾-p、-t、-k。这种促一种小称形式,有别于汉语史上"阳入对转"。

  • 标签: 恩平沙湖话 变调 舒声促化 小称形式
  • 简介: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语法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现象,与"伢"语法存在共性。

  • 标签: 凤翔方言 他称代词 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 语法化 类型学
  • 简介:中国辞书学会第八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拟于2015年7月31日—8月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秘书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主办,兰州城市学院承办。会议议题为:1)海峡两岸辞书及华语辞书出版现状特点;2)海峡两岸辞书及华语辞书收词释义;3)海峡两岸科技术语比较研究;4)社区词汉语新词研究;5)《通用规范汉字表》与辞书编纂;

  • 标签: 中国辞书学会 辞书编纂 社区词 科学技术名词 科技术语 会议议题
  • 简介:"之"上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常用词。作为人称代词助词"之"在中古急剧衰落,给汉语句法演变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古汉语中产生或大量出现一系列重要句法现象,如狭义处置式、隔开式述补结构、新型受事主语句等都与代词"之"衰落有关;而"被NV"式被动句、无标记关系小句等则与助词"之"衰落有关。

  • 标签: “之” 衰落 中古汉语 句法演变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包括"所联系前项名词语指称范围要大于后项名词语,且前、后项名词语所指称事物必须同类。但随着语言发展演变,这些限制条件已经发生动摇。文章根据新近语料揭示"包括"用法扩展事实,探讨发生扩展原因。

  • 标签: 语法 包括 插入语
  • 简介:叙述语言实践形式之一,欧洲叙述学研究发现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经典叙述学探究了现代小说中运用这一语法现象所表达双重主体关系,后经典叙述学则把整部小说都视作隐含作者转述一段巨大引语。以此宏大叙述观之,一部影片就是导演转述一段巨大引语,而作者电影,则是自由间接引语式影片,导演主体性在影片中与人物主体性争夺发言权。

  • 标签: 言语 主体性 叙述 自由间接引语
  • 简介:拉考夫(G.Lakoff)对像似性相关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随后学界对隐喻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拉考夫对隐喻本质进行了错误解读,他认为其本质对现象进行有意错误分类从而产生语义张力。本论文基于对皮尔斯分类解释,认为拉考夫所研究图表,而非真正隐喻。隐喻作为一种功能范畴,尽管在图像与语言中呈现出多种差异,但仍可在图像中实现。图像隐喻具有双重像似性,因此存在一种发掘相似性双重发现程序。

  • 标签: 隐喻 图表 图像符号 修辞 像似性
  • 简介:上次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8年1月,游汝杰教授戴耀晶教授邀请。这次来复旦戴耀晶教授已经不在了,我谨向这位英年早逝优秀语言学家表示深切悼念。我感谢祝克懿教授蒋勇副教授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给我这个机会,今天再次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大家交流。

  • 标签: 现代语言学 系统 复旦大学 2008年 副教授 语言学家
  • 简介:认知符号学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关于它两个基本元素——认知科学与符号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关系亟待梳理。拉考夫与约翰逊将认知科学分为第一代第二代认知科学,本文将从认知科学演进着手,试图厘清每一代认知科学与符号学之间关系,特别是与皮尔斯符号学之间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认知符号学与认知科学之间关系。

  • 标签: 符号学 认知科学 认知符号学 皮尔斯 体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