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环境保护所需要的费用是昂贵的,在联邦德国仅1987年国家和工业部门就支出320多亿马克用于除尘器、测试仪器、净化厂和环保人员培训等。工业部门花费了约170亿的环保投资,是1977年的2.5倍还多,国家花费了153亿马克,几乎翻了一倍。但是,这些费用还远远不够用。

  • 标签: 环境保护 工业部门 环保投资 联邦德国 测试仪器 人员培训
  • 简介:专利权具有一定的扩张性,专利法因此构建了复杂叉系统的权利限制制度,而“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是这一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对“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在德国立法博弈中的历史脉络和司法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立法领域,通过对“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法律条文在1968、1981和2005年专利法中的修订,该原则已经明确适用于带有“营利目的”的试验;在司法领域,该原则的解释也逐渐放松,从而更加注重社会公益性。

  • 标签: 专利权 试验性使用 德国
  • 简介:德语头衔和职业的表示方法□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德语中心于纯忠1词形变化11如表示头衔或职业的词前无冠词或代词,并位于人名之前,只变人名,头衔或职业词不变;反之,如人名前的头衔或职业有冠词或代词,则只变头衔或职业,人名不变。如:(1)derVortr...

  • 标签: 女性职业 头衔 名词化 语头 表示方法 形容词
  • 简介:克劳塞维茨受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注重用哲学方法认识战争,因而使得其研究战争的方法具有某些与众不同之处.其研究战争的方法主要包括:先研究简单的再研究复杂的;根据绝对战争研究现实战争;必须考虑各个时代的特点;善于正确地运用战争史例;通过批判地考察接近实际;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问题.

  • 标签: 德国 克劳塞维茨 战争 研究 方法
  • 简介:本文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共产党宣言》的德语版进行了篇章文体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马恩通过表述人称的巧妙转换实现了篇章人际互动、政治立场展现、拉近读者距离和分立敌对阵营等多种政治和语用目的。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如隐喻、拟人、平行结构、重复等。这既是《宣言》简化和形象化叙事风格的体现,也使全文风格统一,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以上两种篇章特点皆使语篇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也是《宣言》的语言魅力所在。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德语版 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人称代词 修辞手法 篇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