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德国建立了极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二元制劳动者参与管理。该制度具体体现为劳动者参与管理的两个制度层面:企业层面与公司层面;三个领域:社会事务、人事事务、经济事务;两种权限:参与决定权与参与协作权;三种功能:保护功能、均衡功能与社会福利功能。德国学者从人的尊严保护、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民主理论、制约权力等方面对这种参与管理的正当进行了论证;但也有论者从侵害所有权、妨害结社自由、累加参与管理导致劳动者一方处于优势地位等方面对其提出批评。目前德国司法机关多通过所有权负有社会义务和《基本法》规定的社会国原则论证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正当。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资协议中的开放条款、企业结构变迁以及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都在影响德国劳动者参与管理的发展。德国劳动者参与管理,对中国制度完善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 标签: 参与管理 企业 公司 企业委员会 二元制
  • 简介:欧盟外交一致的缺乏已广为研究学者和政治家诟病。为增强外交政策的一致,欧盟通过了《里斯本条约》,创设了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并随后建立欧洲对外行动署辅助高级代表工作。新职位和新机构的建立能否如期增强外交一致?本文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结合巴尔默分析框架中的治理机制概念,对条约改革的影响进行学理分析,进而从比较公共政策的视角,探讨欧盟外交可能继续面临的三个方面的冲突。最后,文章认为,改革后的欧盟外交政策制度框架将会变得更为复杂,政策一致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但新制度对成员国利益和价值塑造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里斯本条约》 欧盟外交 历史制度主义 治理机制
  • 简介:本文讨论了欧盟扩大过程中的安全政策问题,认为欧盟的安全架构可以为其内部,甚至是世界的安全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欧盟 共同政策 外交 安全
  • 简介:西德经济作为开放型经济,外部因素对联邦银行货币政策的牵制作用是无法避免的,这种牵制造成了西德货币政策的冲突:在固定汇率制下,内外稳定的冲突以及在浮动汇率制下内外稳定的冲突。因此,协调同其它发达国家间的政策联系,是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必然要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货币政策 冲突性 西德 开放型经济 战后 联邦银行
  • 简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深化和扩展,是当前国际形势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本文首先论述欧债危机的演进以及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的危机应对措施,继而分析欧盟内外在化解欧债危机上的五对矛盾,最后对欧盟发展前景作出展望,指出,不能因为欧盟目前的困境而看不到它仍有优势并有能力克服困难,最终走出危机。

  • 标签: 欧债危机 欧元 欧盟 前景
  • 简介:世纪之交,最时髦的词非“知识社会”莫属。但知识在未来世界绝不能仅仅看作是理论的代名词,实际上它是现代社会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当一部分人认为知识社会就是高深理论、就是高学历时,务实的欧洲人却对培养和造就适应知识社...

  • 标签: 职业教育 职教改革 世纪之交 职业学校学生 知识社会 人力资源开发
  • 简介:德国的《联邦年休假法》实施已经有50年,经过多年学术讨论和司法实践的积累,对于年休假请求权的成立、年休假的安排和补偿、年休假工资等问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树立了安排年休假应该尊重雇员意愿的原则,同时又明确了雇主可以拒绝雇员要求的两种例外情形。为了在我国更好地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有必要学习借鉴德国法定年休假制度

  • 标签: 年休假请求权 年休假的安排和补偿 年休假工资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回归到政治学研究中,同时也成为了欧盟研究新学说中的一种。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三个流派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出发,着重论述了它们在欧盟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本文最后指出,虽然这些不同的流派在某些解释和阐述上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借用的可能,但是由于它们在本体论和认知论方面提供的是相互竞争的诠释,因此,它们在这个层面上彼此之间是难以调和的。

  • 标签: 制度 新制度主义 欧盟
  • 简介:德国作家毕希纳反对思维的第一,表现出明显的“身体意识”。本文将试图结合毕希纳本人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的研究[1]与批判,以“身体主体性”概念为切入点,分析毕希纳作品中“身体主体”在“理性文明暴力”的压抑下历经复位、出场、失语、疯癫、机械化最终陷入虚无的现代危机过程

  • 标签: 毕希纳 身体 主体 危机
  • 简介:德国特殊解雇保护制度保护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特别弱势的雇员,另一类是雇员的集体利益代表。相应地,特殊解雇保护制度实现了两个层面上的功能,对于第一类雇员基于其特别弱势的地位而保护其个体利益,实现社会正义,而对于第二类雇员则是通过对其成员的保护促进雇员集体利益代表机构的设立和正常运转。德国特殊解雇保护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制解除的事由,只有在雇员有重大违约行为或者企业关闭的情况下允许解除,另一种是要求解除前必须获得主管机关或者雇员集体利益代表机构的同意。相比之下,我国特殊解雇保护制度的保护范围狭窄,保护方式也单一。目前在我国工会改革的背景下,最为迫切的是增强对职工集体利益代表比如工会委员的保护。

  • 标签: 德国 特殊解雇保护 雇员的集体利益代表 工会改革
  • 简介: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心环节。德国东部企业制度的改造,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开始起,在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德国为此动用了数千亿马克的巨资。德国迅速但高价型的转轨,令其他"转轨国家"可羡而不可效。但是,由于起点和目标的某种类同性,德国东部企业改选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及有关国家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德国东部 托管局 企业私有化 国有企业 企业改造
  • 简介:德国商会与协会拥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有很强的工作独立,商会与协会的职能、服务内容、行业自律能力均非常充分.这些经验可供我国商会、协会借鉴.

  • 标签: 德国 商会 法律地位 经济管理功能 职能 独立性
  • 简介:专利权具有一定的扩张,专利法因此构建了复杂叉系统的权利限制制度,而“试验使用”豁免原则是这一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对“试验使用”豁免原则在德国立法博弈中的历史脉络和司法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立法领域,通过对“试验使用”豁免原则法律条文在1968、1981和2005年专利法中的修订,该原则已经明确适用于带有“营利目的”的试验;在司法领域,该原则的解释也逐渐放松,从而更加注重社会公益

  • 标签: 专利权 试验性使用 德国
  • 简介:德国的政府参与企业及其评价于印辉曹志英编译一、德国的政府参与企业的概念和类型德国的政府参与企业是德国公办企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它是那些政府以私法形式参与投资举办的、并且有独立法人身份的企业。私法形式是德国企业组织形式按照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多数政...

  • 标签: 政府参与 国有企业 政府官员 行为问题 与企业 参与投资
  • 简介:德国统一与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耿志民联邦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承袭并发展了俾斯麦时期的社会保险基本原则与方式,即遵循公平与效率并重、自助与公助结合的原则,政府扮演立法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完...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并轨 民主德国 德国统一 原联邦德国 养老金
  • 简介:德国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的作品带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塑造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孤独和异化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本文试以《乔迁》为例,分析瓦尔泽小说的现代

  • 标签: 马丁·瓦尔泽 《乔迁》 现代性
  • 简介:文章以下萨克森州为例,介绍了德国的法官制度、法官的选任标准、程序等.

  • 标签: 德国 法官 法律
  • 简介:本文在分析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德国 银行 存款 保险
  • 简介:为了落实环境保护上的协动原则,有效预防环境污染问题,德国建立和完善了环境团体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立法上对环境团体提起公益诉讼规定了诉讼资格和起诉条件,只有符合相关规定的环境团体方可行使诉权。德国环境团体公益诉讼在很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国家,这是由于各个国家对环境团体公益诉讼地位的定位不同而形成的。受欧洲法院相关判决的影响,德国于2012年进一步修改了相关法律,取消了提起诉讼必须存在个人权利受到损害之要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依据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立法上并未规定过多的特别程序规则。

  • 标签: 环境团体 公益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