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现存满语口语的使用者甚少,在许多偏僻的边远满族村落都很难找到几个能说本民族语言的满族人。而黑龙江省满语保存最好的富裕县三家予村,满语口语中的谚语留存与使用也极少,这更证实了满语的濒危状态。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现代蒙古语俗语、谚语的地域特点非常突出。西部蒙古族与东部蒙古族在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的不同影响下,产生了许多反映生态环境特点的俗语谚语。

  • 标签: 满蒙谚语 现存应用 文献资料 研究状况
  • 简介:在愈演愈烈的满族“汉化”趋势下,满族文化的式微正在无可避免地发生.对于新时期满族文学而言,民族的彰显与维系愈加艰难.作为一种主动选择,新时期的满族作家开始了“汉化”突围,通过宣告“我是满族”、具象展示满族文化传统、“历史记忆与文化想象的适时整合”来标记、展示文学作品的民族属性.部分满族作家为了克服“展示”所带来的泛化效应,努力深入满族文化的肌理当中,通过反思民族命运、省视民族性格、自我批判与砥砺等方式将民族表达引向深入.此外,他们还自觉秉承满族文学传统,表现满族传统的道德、艺术旨趣,借此维系自己的族书写.

  • 标签: 新时期 满族文学 满族作家 民族性
  • 简介:金朝后期,由于战马稀缺等因素,以铁骑为军事优势的金朝转向了依靠弩军的力量,弩军在戍守边境和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被元朝统治者所继承并充分利用。在弩军军制的建构方面,金朝弩军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弩军守卫京城和皇室的安全,地方弩军主要设置在边疆地区。金朝后期在对抗西夏和蒙古骑兵入侵之时,由于金朝骑兵力量被削弱,以步制骑的弩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金朝 弩军制度 猛安谋克
  • 简介:满语的使用经历了由单一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发展成为全国通用的国语,之后又逐渐衰落,直至最后退出使用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入关前时期,此时满语的使用非常稳定,不仅满族自身将其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有部分蒙古、汉等民族亦学习并使用满语。第二阶段为清军入关后直至清末,这一阶段基本展示了满语使用从兴盛至衰退的整个过程

  • 标签: 满语 濒危语言 濒危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