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所谓"乔伊斯文论",即乔伊斯的文学理论,它散见于乔伊斯的评论文章、日记、笔记、书信、谈话及作品中,有散存性外观、"意图式写作"、感悟式语言、体系性内质四个特点。乔伊斯的"意图式写作"主要体现在他的美学原则和诗学观念对其创作、特别是中后期实验小说写作的渗透,还有一些框架结构、写作意图对文本的掌控作用。在理论上,乔伊斯没有走概念化、模式化道路,他既没有一味地沿用他人的理论,也没有严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其批评语言是感悟式的,充满了天才艺术家的灵悟发现,不过,他的评论文章虽然有自己的逻辑层次,观点也很分明,但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却缺乏充分的学理上的论析、展开,只是点到为止,有些术语缺乏界定,这些都导致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必须联系其文论和创作进行辨析、判断。尽管乔伊斯文论在结构形式、写作策略以及语言表述上有这样一些特点,但内容上却形成了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两大体系。乔伊斯的美学思想是其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二者存在着对应关系,乔伊斯前后期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的巨大变化直接导致了其创作转向。本文认为,乔伊斯文论写作形式多样,内容系统、丰富、前沿,奠定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并预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专章专节形式写进西方文论和批评史著作。

  • 标签: 乔伊斯文论 散存性外观 “意图式写作” 感悟式语言 体系性内质
  • 简介:<正>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一家工厂担当卫生所所长。重工业厂,数千工人,炼铜的炉子终日火光熊熊,火苗是孔雀翎一般的翠蓝。一线职工24小时连轴转,医生们也是三班倒,诊所时时刻刻都亮着灯。

  • 标签: 孔雀翎 炼铜 我不知道 毕淑敏 《北京文学》 迟子建
  • 简介:新闻翻译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其他类型的作品翻译有很大不同。相比其他翻译,新闻翻译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讲究时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译或减译,符合新闻写作要求,力求再现原语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新闻作品的翻译时,只有深刻认识到新闻翻译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完善新闻翻译工作。

  • 标签: 俄语新闻 新闻翻译 新闻翻译特点
  • 简介:中国的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形成过程,到了元代,终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戏曲形式——北杂剧。在元代,城市和乡村广泛演出杂剧,涌现出许多一流的戏班和优秀的作家、演员,他们对杂剧的兴盛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城市,还出现了玉京书会和元贞书会那样的下层文中国的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形成过程,到了元代,终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戏曲形式——北杂剧。在元代,城市和乡村广泛演出杂剧,涌现出许多一流的戏班和优秀的作家、演员,他们对杂剧的兴盛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城市,还出现了玉京书会和元贞书会那样的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交流创作经验的通俗文艺群众组织,作家的创作才能和艺人的舞台实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高度文学价值、又适合舞台演出的优秀剧本。在短短的九十年间,即出现七百三四十种杂剧,有姓名的作家二百多人。元代可称为中国戏剧创作演出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为什么戏剧发展到元代能臻于成熟,并出现初步繁盛的局面?这有戏剧发展本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首先,它是各种技艺和泛戏剧形态发展和融合的结果。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笔者曾述说过唐以前存在多种多样的技艺表演和泛戏剧形态,到宋金时期,又出现或偏重歌

  • 标签: 元杂剧 表演特点 元代 杂剧演出 体制结构 戏曲形式
  • 简介:<正>俄国文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分析,是艺术认识和艺术塑造性格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它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这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创造性的探索和发现的结果。心理分析的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使俄国文学迈开了更大步伐。

  • 标签: 心理分析方法 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 契诃夫 内心独白 心理活动过程
  • 简介:艾伟以其《国语问题》《汉字问题》对语文阅读心理系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中国语文教育科学化、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堪称“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中国化的典范”。本文在评述其识字心理、写字心理、阅读心理、作文心理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他的研究对今天的语文教育研究仍有如下启示:(1)阅读心理是一个可以从形式角度加以分析的生成系统;(2)阅读心理研究是语文教育研究及语文教育的基本依据;(3)语文教育研究必须要科学化、中国化;(4)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中国化必须不忘初心,奋力为之。

  • 标签: 艾伟 阅读心理研究 启示
  • 简介:<正>“要着手研究一个诗人,首先就要在他的许多不同形式的作品中抓住他的个人性格的秘密,这就是只有他才有的那种精神特点。”根据别林斯基这个观点探讨安徒生和他的童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创作成功的内在原因,也可以看到他的不同时期的童话不尽相似的风格、基调,与他的性格及境遇变化的密切关系。安徒生的深切的爱和同情给他的童话灌注了可贵的人民性、人道主义思想;他的童

  • 标签: 安徒生 童话创作 个人性格 性格特点 密切关系 童心
  • 简介:本文认为,世纪初接受俄罗斯文学的特点是误读。误读既表现在对俄罗斯小说主题的现实性理解上,又表现在对文本的传统性归化上,误读与传统审美心态密不可分,但俄罗斯文学的原生形态在误读中仍被保存,它成为“五·四”时期充分认识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的基础。

  • 标签: 世纪初 俄罗斯文学 接受 误读
  • 简介:《儒林外史》里的歇后语具有多样化和性格化的特点,其修辞效用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人、事的立体感,达到了语言的形象化,塑造了人物形象,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 标签: 《儒林外史》 歇后语 运用特点 修辞效用
  • 简介:新感觉派是日本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但是,此流派经历了短暂的几年时间,便走向解体,其中,新感觉派的主将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由新感觉派走向了新心理主义.日本新感觉派转向新心理主义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性的.新感觉派与新心理主义都受到西方非理性哲学和西方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在表现对象、思想内容以及表现手法上虽有相异之处,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因此,新感觉派之流向新心理主义是必然的.本文试比较其异同,并对这两种文学流派的探索和流变作出自己的评价.

  • 标签: 新感觉派 新心理主义 文学流变
  • 简介:<正>对希腊悲剧的起源,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观点。如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悲剧源自阿提刻农村在节庆中关于死亡等悲伤事件的严肃表演;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时的酒神颂歌,等等。现在一般人都采用后一种观点。可能是由于后一种观点更符合悲剧起源的实际,更接近于生活本身。在进一步分析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的具体情况的时候,有一个因素值得重视,这就是人的心理因素。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的酒神颂歌。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希腊地中海各岛屿、在埃及、叙利亚和印度等地到处传授酿酒的方法,赢得了许多人对他的崇拜。因此,他的神庙遍及各地,每年人们都要举行酒神祭仪。希腊自然更为突出。酒神颂以狄俄倪索斯的遭遇为题材,内容都是歌颂狄俄倪索斯的。我们不妨从希腊酒神祭仪的仪式来分析一下人们的心理因素。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人们在描述这种酒

  • 标签: 心理因素 酒神祭仪 希腊悲剧 起源 队列 音乐精神
  • 简介:<正>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血统作家诺曼·梅勒曾下过这样的断言:“二十世纪后半叶给文学冒险家留下的垦荒地只有性的领域啦。”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危言耸听、失之偏颇,可是事实上,开疆拓土者却不乏其人,日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即其一。小说《睡美人》就是他在这块“被开垦的处女地”上植下的别具一格的幼苗。由于川端作品在我国的译介与影响,对他艺术个性的评价,诸家蜂起,见仁见智。但凡论及他后期这部重要作品的,大多简单地认为主要写“性欲”。针对川端主体意识中表现出的多种层

  • 标签: 古典美 艺术个性 作品 二十世纪 意识流 美学意识
  • 简介:艾芜的《南行记》中刻画了一群生活在山峡深林中的江湖人,他们多从事非法或劫掠偷抢的勾当,这样的生存方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凋敝、政治动荡的民国乡村十分普遍。然而他们并不是坏人,他们的人性人情甚至令具有道德优越感的叙述人——流浪知识者"我"也为之感动,这就使作者的情感和审美判断总是处于一种悖论的状态,从而造成了小说的叙事张力。《南行记》中所肯定的主要是个体生存的坚韧生命力量,这样狂暴而旺盛的生命力往往会逸出道德的约束和拘制,显示出一种自然状态。其生命的原力以及自由的形式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互为和谐,时而呈现出一种与自然的狂暴阴郁相类似的野性和兽性。

  • 标签: 匪盗叙事 江湖人 原始生命力 抗争意识
  • 简介:叠音词使用是陕北方言最显著的特点,不同的语言结构安排,揭示着特殊的文化心理。本文采用文化心理学、语言修辞学等方法,通过对大量语例剖析式的分析,从而揭示语言背后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文化心理等特征。

  • 标签: 叠音词 显著特点 文化心理
  • 简介:一人的心理是一个奥秘的领域,难以捉摸,因而也最为诱人。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把人心比作一座海洋,他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座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作为勇敢的探险者,都试图遨游心灵的海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不同程度上触及或描写了人物

  • 标签: 心理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德语文学 20世纪 内心独白 弗洛伊德
  • 简介:《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第一篇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小说。它被收入作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并列为篇首,一直以来《狂人日记》被评论界认为它是鲁迅向“吃人”的旧社会和封建文化发出的第一声强有力的呐喊。其实,在这篇鲁迅小说创作的开端性作品《狂人日记》里已隐约涵盖了他一生小说创作的个性主题——反叛与绝望。

  • 标签: 《狂人日记》 呐喊 鲁迅 小说集 吃人 创作心理
  • 简介:谈论“国民性”,首先要提起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因为这篇小说是作者试图“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鲁迅语)。鲁迅的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引发了读者对国民性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作品情节的结构化分析,探寻国人的心理及行为模式。

  • 标签: 鲁迅 小说 国民性 情节结构 民族精神
  • 简介:《奥尔拉》被公认为莫泊桑创作的最优秀的玄怪小说。本文一方面通过其两个版本的对比,着重探讨了第二版的叙述技巧,侧面揭示出作家进行改写的原因;另一方面结合玄怪故事的标准,分析第二版的《奥尔拉》相应的叙述策略和文体特点,试图说明第二版何以成为玄怪小说的经典。

  • 标签: 莫泊桑 《奥尔拉》 玄怪文学 恐惧
  • 简介:<正>曾做过渔民和工人的王拓,是台湾著名的乡土作家,其小说创作以融合闽台方言的运用著称,以此形成他艺术个性的一个特色。他的小说名篇《车站》中的主人公"妻子"也是一个娜拉——另一个娜拉。这是继白先勇小说

  • 标签: 娜拉 小说情节 白先勇小说 乡土作家 秋风秋雨 人物形象
  • 简介: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所提出的"整体性""闭合性"和"异质同构"原则对古典诗歌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国诗歌意象的选择、理解、意象空白的留舍以及意象的建构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 标签: 格式塔心理学 意象 整体性 闭合性 异质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