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书为研究古代散曲学的开山之作,任中敏先生精心搜集了元明以来的散曲选本凡12种,其中元人选本2种:杨朝英《阳春白雪》、胡存善《乐府群玉》;元人专集4种:马致远《东篱乐府》,乔吉《梦符散曲》,张可久《小山乐府》,贯云石、徐再思《酸甜乐府》;明人专集5种:康海《游东乐府》、王磐《王西楼先生乐府》、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沈仕《唾窗绒》、施绍莘《花影集》;

  • 标签: 散曲学 《乐府群玉》 《海浮山堂词稿》 丛刊 《阳春白雪》 《花影集》
  • 简介:本书为研究古代散曲学的开山之作,任中敏先生精心搜集了元明以来的散曲选本凡12种,其中元人选本2种:杨朝英《阳春白雪》、胡存善《乐府群玉》;元人专集4种:马致远《东篱乐府》,乔吉《梦符散曲》,张可久《小山乐府》,贯云石、徐再思《酸甜乐府》;明人专集5种:康海《游东乐府》、王磐《王西楼先生乐府》、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沈仕《唾窗绒》、施绍莘《花影集》;清人总集1种:朱彝尊等《清人散曲选刊》;另有任氏自撰曲学著作3种:《作词十法疏证》、《散曲概论》、《曲谐》。这些著作多从元明以来的别集、曲选、笔记中搜集而来,广罗众本,校其异同,辑佚辨伪,有散曲集大成之性质。原书为仿宋版,无标点。本次整理,采用横排版式,加以新式标点。并对原文字句作了校勘,以“今校”的形式补其初版讹误与未备。

  • 标签: 散曲学 《乐府群玉》 《海浮山堂词稿》 丛刊 《阳春白雪》 《散曲概论》
  • 简介:《汉书今注》以南宋蔡琪家刻本作底本,参校其他八个重要版本,并广泛吸收已有的学术成果,力求文字准确,注释简明,文风晓畅,阅读方便。主编王继如教授研究《汉书》数十年,又是中华书局《汉书》修订本的审订委员,所带领的团队成员也多是从事古文献整理和古汉语的专家,保证了本书的学术质量。

  • 标签: 《汉书》 古文献整理 学术成果 中华书局 学术质量 家刻本
  • 简介:《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史记今注》完整保留今本《史记》全本,廓清真伪,并附录《史记断限与残缺补窜考辨》集中说明。本书前身是1990年初版的《史记今本新注》,此次对全书做了修订与改造,不仅纠正了前身的许多错误,还改正了中华点校本中的一些错误。现简体横排,加以注释,供广大读者、学者参考。

  • 标签: 《史记》 今注 纪传体通史 黄帝时代 司马迁 汉武帝
  • 简介:本书作者邓子勉教授在广泛翻阅大量的明人诗文集、笔记以及各种丛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搜集明代词学相关资料,共收录700多位文人的词话万余则,计400多万字。本书是学术界首次对明代词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因此该书的出版对推动明代词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词话 词学文献 文献资料 词学研究 诗文集 明代
  • 简介:翁心存是翁同龢之父,咸丰晚期一度入阁拜相,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朝廷重臣。经历晚清许多重大事件,其诗文集收录了诗歌、题跋、序文、奏折多种。对研究晚清文史以及常熟翁氏家族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五十卷并附研究资料,乃是对翁心存诗文的首次整理,也是重要的清代史料和文献的整理研究成果。

  • 标签: 翁心存 诗文集 翁同龢 高学术价值 研究成果 朝廷重臣
  • 简介:翁心存是翁同龢之父,咸丰晚期一度入阁拜相,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朝廷重臣。经历晚清许多重大事件,其诗文集收录了诗歌、题跋、序文、奏折多种。对研究晚清文史以及常熟翁氏家族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五十卷并附研究资料,乃是对翁心存诗文的首次整理,也是重要的清代史料和文献的整理研究成果。

  • 标签: 翁心存 诗文集 翁同龢 高学术价值 研究成果 朝廷重臣
  • 简介:<正>清词号称中兴,除了词作之外,词学批评文献也很丰富,但是迄今没有一部完整展示这方面内容的资料汇编。在参与编纂《全清词》的过程中,南京大学文学院冯乾副教授即用功于此,汇集了有清一代的词集序跋等资料多达3000余篇,编为此书,堪称清人论词的一大文献渊薮。全书所收序跋,包括清词别

  • 标签: 凤凰出版社 词学批评 论词 词集 资料汇编 南京大学
  • 简介:刘长林教授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研究,早期的成果主要体现于《中国系统思维》(1990年初版)。该书认为,思维方式是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因,对于文化现象之趋向演变与性状呈现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它把作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传统思维方式具体归纳为十个方面,即:较早的内向性主体意识和浓厚的情感因素;重视关系(包括人际关系)而超过实体;重视功能动态而超过形质;强调整体,尤其关注整体与局部关系;认为整体运动是一个圆圈;重视形象思维,善于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融会贯通;偏向综合而疏于分析;喜重平衡均势,强调调和统一;重视时间因素超过空间因素;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思维。

  • 标签: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科学观 文化基因 形象思维 系统思维 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