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融合中西的艺术之路是许多置身于中西文化交汇地带,或接受过中西文化艺术熏陶的一代华人艺术家的一种自然且自觉的选择。他们对于意境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心理,而对于西方的艺术,尤其是重在个性表达的现代艺术,怀有同样敏锐的鉴赏力和深刻的共鸣。朱铭即属于这一艺术家群体的代表。

  • 标签: 世界传播 中国艺术史 太极 中西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艺术
  • 简介:这些年来不少学界同仁,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最重要的莫过于这几种:一是弘扬国学;二是恢复经学传统;三是提倡儒学;四是倡导“新子学”。这几种主张自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相比之下,我认为还是“新子学”的提法更加适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因此,自方勇先生于2012年提出了“新子学”构想之后,

  • 标签: 传统文化 价值重构 传播 子学 主张 经学
  • 简介:<正>在考察苏联文学与其他文学,包括与中国文学的相互影响时,所说的苏联文学主要指的是俄罗斯文学。然而苏联文学是多民族、多语种的文学。因此,要重新描绘出苏联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关系与相互联系的整个图景,就必须研究、理清与其他文学有关的

  • 标签: 鞑靼 各民族 汉学家 文化圈 多民族 苏维埃
  • 简介:西方女权运动和文学批评肖淑蕙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49年的解放,妇女也相应得到解放。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利,例如妇女普选权,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参政权,妇女受教育权,和妇女在...

  • 标签: 女权主义者 文艺批评家 西方女权运动 女作家 女性写作 父系社会
  • 简介:印刷术发明以来,诗歌总是通过纸质媒介传播自己的声音,其影响局限在人数甚少的知识阶层.后垮掉派诗人鲍勃·霍尔曼首次在大范围内成功地嫁接诗歌与电视(包括MTV)、电脑网站、CD、VCD等现代媒体为一体,改变了诗歌的传统定义.他突破了诗歌的纸质媒介的传播,创造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朗诵和诗歌竞赛等形式.

  • 标签: 快板诗 美国 诗歌传播形式 斯兰姆诗歌朗诵赛 诗歌网络 诗歌现场
  • 简介:2011年11月11日晚,伴随着熊熊燃烧的“华运”火炬之光,首届世界华人运动大会在修顿室内运动场拉开帷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嘉宾。容纳2000多人的香港修顿室内运动场一片欢腾,共迎世界华人期盼已久的“奥林匹克”盛会隆重举行。

  • 标签: 运动场 华人 世界 嘉宾 香港 澳大利亚
  • 简介:中国传统文艺理论"道器"之喻引申意义表现了动画运动规律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二者互相联系、影响,同样重要。动画《三个和尚》运动规律赋予影片艺术表现力,运动规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娱乐观众、丰富动画艺术表现、提升表演叙事等。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对于古代中国文艺思想转化为今天的动漫艺术实践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动作 “道”和“器” 运动规律 动作设计
  • 简介: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向作为西方文化和文学经典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不断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产品。本文以2011年7月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九届世界莎学大会为契入点,围绕全球化莎士比亚的衍生主题,着重分析莎士比亚经典与衍生的关系及其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当前莎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文章同时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经典衍生案例提出了相关的批评视角和观点,并指出:正典及衍生产品之间的文化生态关系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反思。

  • 标签: 莎士比亚 正典 改编 衍生
  • 简介:笔者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探究物理学知识中能量守恒原理最初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特意分析和研究了《势力不灭论》,力图通过研究这一论著来探明物理学中的一系列基本知识在中国到底是怎样传播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势力不灭论》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是这本物理学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学知识理论的论述,其中的著名理论有能量守恒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它的底本其实是由《通俗科学讲义》翻译而来。《势力不灭论》中涉及很多的科学问题,比如以前在物理学界引起广泛争议的永动机理论、天体演化问题、宇宙热寂说等。《势力不灭论》最早是由中国人独立从西方翻译来的著作之一,文字翻译准确,对名词术语的处理也恰到好处,能够对著名的理论原理进行科学准确的传播,是一本非常具有价值的翻译大作。

  • 标签: 《势力不灭论》 能量守恒 原理 传播
  • 简介:寅恪先生这首诗作于1946年。上引诗题见于《吴宓与陈寅恪》一书。在《寅恪先生诗存》中,这首诗题为《南朝》。前者比较切实,突出诗的背景与本事;后者重在抒情咏叹,在身世感怀中隐喻对时局的忧念,比较微婉。就诗论诗,应该说,两种诗题都是可以的:第三句诗中的“青骨成神”,既是南朝的典故,也跟南京有密切的关系,都切题。

  • 标签: 诗题 本事 中隐 南朝 诗论 引诗
  • 简介:在世界诗歌史上,有太多的诗人描写过情侣的分离以及分离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景。而把情侣间的分离比作天体的运动和圆规的牵连,恐怕是属于以“巧智”取胜的英国玄学派诗歌的独特之处了。

  • 标签: 英国 玄学派 多恩 《别离辞:节哀》 诗歌 意境
  • 简介:当代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福》是在18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种族、性别、殖民和话语权等问题的反思。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跨文本性、叙事视角、不可靠叙述等方面探讨《福》的叙事策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 标签: 《福》 跨文本性 叙事视角 不可靠叙述
  • 简介:高晓松是校园民谣的代表性词人,他的歌词不仅内蕴丰富,而且有着独特的书写策略。本文试以歌词细读的方式,选取高晓松创作歌词的三个书写策略进行分析,以此解读词中深意,体会高晓松于歌词中隐含的情怀和思想。

  • 标签: 高晓松 歌词 青春 诗化 佛教
  • 简介:后现代主义实验大师朱利安·巴恩斯因复杂多变的形式实验享有"英国文坛变色龙"的赞誉。在早期代表作《福楼拜的鹦鹉》中,巴恩斯大胆地进行了自反美学实验,主要采用了叙事越界、文类越界和戏仿人物传记等自反叙事策略。本文认为,通过这些叙事实验技巧,一方面,作者表现出对文学形式审美建构过程的高度自觉和革新文学创作传统的创新意识,为文学创作形式注入新的元素;另一方面,作者向读者建构出一个真假难辨的文本意义空间,使读者难以触及福楼拜的真实面目。

  • 标签: 朱利安·巴恩斯 《福楼拜的鹦鹉》 自反叙事
  • 简介:美国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是一部以后现代文化为背景,充分展示当代美国人生存环境及精神焦虑的力作。本文从叙事视角、叙述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话语等方面探讨《白噪音》独特的叙事策略与文体风格以及作品蕴涵的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精神生态的深层关注。

  • 标签: 唐·德里罗 《白噪音》 叙事策略 文体风格
  • 简介: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门罗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是其1971年发表的《少女和妇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貌似主观、片面的当事人角度还原黛儿从少女到成年女性的成长历程,再现了女主人公应对加拿大朱比利小镇保守社会环境挑战的全过程。阅读体验表明,这种限制性叙事手法为作者生动、真实地传递其耐人寻味的非传统女性主义的女性观发挥了重要作用。读者在了解男性主导的加拿大朱比利小镇生活的同时,感受到黛儿·乔丹从幼稚女孩到成熟女性这一快乐而痛苦的蜕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而复杂的心态以及所释放的日渐独立的女性思维。

  • 标签: 艾丽斯·门罗 《少女和妇人的生活》 叙事 女性观
  • 简介: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开北京,开始了他长达12天的非洲之行。这是胡锦涛自200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三次非洲之行,也是他在不到一年之内第二次访问非洲,也是去年10月中非论坛之后,中国和非洲关系发展中的又一个重大事件。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家主席 重大事件 胡锦涛 非洲
  • 简介:阿来的《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认为阿来所从事的是一种"边界写作",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大语境对他的文化身份的构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他采用"寓言"式的叙述策略,并以此来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 标签: 阿来 文化身份 叙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