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昨天接到你的信,知道了你对前几篇《旅法笔记》的看法,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过这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在法国所看到的一切,几乎都是闭着眼在看——用心去读。卡尔维诺曾说,人有两种想象过程,一种始于词语,达到视觉形象;再一种始于视觉形象,达到语言表现。我觉得我是始于词语,达到语言表现。全部想象力和思想都纠缠在词语上。而且这里的词语绝对指的是汉语,尽管我有时也不得不用英语进行阅读

  • 标签: 诘问 中国传统 “面子” 忠孝 词语 “脸”
  • 简介:<正>青年诗人杨炼对西方现代和当代的诗歌有着广泛的知识和兴趣,他同时又在思考和关心中国传统问题。他曾与人合译了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戴伦·托马斯和罗伯特·布莱的诗和叶芝的《一种幻觉》,对西方现代诗歌传统有了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他对中国传统的兴趣也使他大量阅读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去中国各地旅游,寻访古迹和史前时期的遗址,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他们的节日。杨炼的诗歌是由许多不同的成份构成的:有地质和地理方面的形态,残存的化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半坡遗址和遗物;有诸如《易经》等古书中的宇宙起源说和各种象

  • 标签: 艾略特 象征体系 后期作品 诗歌传统 兴趣 托马斯
  • 简介:翻开中国音乐厚厚的史册,就会被她独特的美所吸引。不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每一首乐曲都是优美绝伦的音乐作品,同时又是一幅画、一首诗。她与世界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音乐是极其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极其注

  • 标签: 中国 音乐艺术 线型现象 审美意识 传统音乐
  • 简介:<正>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美学观的焦聚。《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一个高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的特色。我们虽然不能仅就小说《红楼梦》,就把它的作者曹雪芹列入中国古代美学家行列,并依据作品中

  • 标签: 传统美学观 虚实结合 红楼梦 文学作品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 简介: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世所罕见,亦为世所公认。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它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有趣的是,前些年,在中国学术界,关于传统史学的议论,有种种看法。其中有一种看法,是对传统史学持否定态度的。持这种看法的朋友,至今还是有的。这也不足为奇,研究学问的人,总是会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我想文化是有传承性的,史学也一样。全盘继承是不可能的,全盘否定恐怕也不行。在文化(包括史学)发展的长河中,人们的“现代”,并不是以不承认“过去”来实现的;人们在学术上的进步,也不是以全盘否定在当时也是进步的历史遗产来实现的。在这里,重要的问题在于,一是历史地看待历史遗产,给其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创造,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 标签: 中国史学 西方学者 中国传统史学 伏尔泰 李约瑟 黑格尔
  • 简介:在郭沫若诞辰百周年的1992年,人们欣喜地看到,在郭沫若研究(或“郭学”)的书架上,平添了不少有份量、有特色的好书。税海模的《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以下简称《郭》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就是其中相当引人注目的一本。它篇短而意深,体轻而质重,对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精深、独到而又全面的研究,相当透辟,精彩的论述,言“郭”而旨远,说古道今,纵横捭阖,雄辩中饱蕴着对世事人生的深切关注和思考,精见迭出,能够给读者带来许多启迪,为郭沫若研究这一仍旧略嫌单薄的学术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说古道今 文化心理 一本 忍苦耐劳
  • 简介:“气”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弈论中的“气”,一方面禀承了文论和其他艺术理论的思路,力倡棋手的精神之“气”。另一方面,在围棋中,“气”更是其生存之本。“气”也与中国文论、艺论中的“虚实相生”说有关。当然,棋论中的“虚”与“实”、“形”与“势”,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棋论、文论与其他艺术理论,在思维与言说方式上往往有共通之处。但言说对象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独特性。

  • 标签: 围棋 文论 艺论 “气” 文学评论
  • 简介:<正>汪曾祺的小说很好读,有点文化的人都能读。他写得平淡。平淡不是淡而无味,姜白石评论陶渊明说过“散而庄,淡而腴”的话;汪曾祺的小说就这样。假如他写一个人的庸俗、无聊,通篇就是那个人的日常起居,一些习惯和癖好,包括怎么接电话,如何轧朋友、过礼拜天之类。有一搭无一搭地描述,构不成故事,却很有些人生况味。他很少采用讽刺,更不用外国小说中常见的那种“灵魂拷问”的笔法。这和“宽容”形诸散淡的笔墨很是表里相宜。作为一种叙事态度,这本身就含藏丰富的意味。当然,“丰富”只是感觉的说

  • 标签: 汪曾祺小说 诗学精神 中国传统 陶渊明 灵魂拷问 人生况味
  • 简介:<正>《四世同堂》以沦陷时期的古都北平为背景,通过对居住在一条普通的小胡同里的各种人物的刻画,不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展现了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中国人民受苦受难的生活图景,以及逐渐滋长起来的反抗,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性的审视。《四世同堂》是一部被征服者的“愤史”,更是一个思想家对于民族历史与未来的沉静思索。在抗战后期开始涌现出来的反映抗战这一伟大时代的众多长篇小说中,《四世同堂》以她继承“振兴民族精神,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新文学传统,继续高张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大旗而独树一帜。

  • 标签: 《四世同堂》 瑞宣 理性审视 中国传统文化 北平 小羊圈
  • 简介:郭沫若对老学的批判──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一杜蒸民在现代史上,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郭沫若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其进行系统批判的先驱和开拓者。其中,他对老子和老学的批判,构成他对先秦诸子批判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研究他对老子和老学...

  • 标签: 郭沫若 《老子》 文化现代化 中国传统 《道德经》 民主主义
  • 简介:尽管中外文论均曾强调:对于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来说,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是两个不可偏废的重要支点,然而,具体到当下散文创作的实践中,散文家要真正处理和把握好此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能保持和谐的互补与均衡的张力,却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笔者之所以表示这样的看法,并非仅仅因为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作为一对文学范畴,在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同时,原本就包含着彼此矛盾、对立乃至冲突、排斥的元素;而这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王充闾 散文创作 继承传统 苏东坡 文学范畴
  • 简介:“五四”以来,不少民族新文化建设的先驱者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研究工作。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杜国庠、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研究工作,无例外地,重点都放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对先秦社会与思想的研究方面。郭老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诸多史学成就中,以先秦研究用功最勤,成就最大。这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这一

  • 标签: 史学成就 翦伯赞 吕振羽 古史研究 瑚琏 中国古代史
  • 简介:<正>讨论中国新诗的“传统”,这在今天人们的心目当中会引发出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中国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一是中国新诗自身所形成的“传统”。这两种意义上的“传统”都关乎我们对于中国新诗本质的把握,影响着我们对于其未来发展的估价。

  • 标签: 中国新诗 古典诗歌 中国现代新诗 中国古代诗歌 西方诗歌 白话新诗
  • 简介: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

  • 标签: 杂技艺术 历史传统 中国 新石器时代 劳动技能 杂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