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读明,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卷十四·六朝(齐)》,其中云:竞陵王字云英,武帝第二子童百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

  • 标签: 诗钟 源流考
  • 简介:一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周作人的乡先贤,同时又是周作人非常推重的一位小品文作家。周作人曾在《旧书回想记·三不朽图赞》中列举所藏的张岱著作及版本。其中《琅嬛文集》六卷,有光绪丁丑王氏刊本。此书今庋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标签: 周作人 文集 师范大学图书馆 藏本 浙江绍兴 小品文
  • 简介:中国俚语不论是骂人恨人,还是喜人爱人,都会用'冤家'一词。若不听全,恐怕不明其意,尤其是两性之间的斗骂,更耐人寻味。到底是真恨,还是假恨,人们不仅要结合语境,还得察言观色,方可做出正确的判断。就通常语义而言,'冤家'意指敌人、对手和仇人。在《说文解字》中,释'冤'为屈也。从兔从冂。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无路可走,曲折不堪。家,为居住之地。合而引申为使人难受、痛苦或枉曲之人.

  • 标签: 菩萨摩诃萨 陀罗尼
  • 简介:小说叙事依赖于空间与时间,没有空间,叙事就会缺少可承载的容器,失去存在的根据;没有时间,叙述语言、故事等就会缺少计量工具,走向杂乱无章,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基本维度。在这个意义上,巴赫金将小说称为"时空体","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的整体中。时间在这里被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

  • 标签: 空间叙事 网络小说 论略 小说叙事 叙述语言 计量工具
  • 简介:摘要张昭的生活年代跨越了大唐、五代十国、北宋等多个朝代,尽管生活在易代之交,但他与不仕二朝的遗民不同,是个入仕经历很丰富的官员。从现存的传世资料来看,《宋史·张昭传》和《东都事略·张昭传》中的记载是研究其生平事迹最可信的资料。本文从名字、籍贯、生卒年、家世、著述和藏书以及仕历等方面入手,对张昭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的考证。

  • 标签:
  • 简介:王斧,广东琼山县人,晚清多产的革命派小说家,出版有小说集《斧军说部》,惜已亡佚。相关史料,现存晚清报刊中仍有王斧小说30种,其中收入《斧军说部》者18种,未收入者12种。另,《斧军说部》所收小说中有7种未找到原载之处,故王斧于晚清实创小说至少37种。再,现存晚清报刊中还有疑似王斧小说6种。

  • 标签: 王斧 《斧军说部》 晚清小说
  • 简介:汉魏"情赋"作品可以分为"闲情赋""神女赋"和"好色赋"三个谱系,每个类别都有不同的作品模式和主旨。"闲情赋"谱系是其中数量最多、模式最清晰的一类,张衡《定情赋》是这类作品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篇"情赋"作品,代表着赋家开始了对男女之情的体察和表达。"神女赋"谱系以建安文人的《神女赋》作品为代表,这类作品是"闲情赋"谱系的姐妹篇,其中的情感模式弥补了"闲情赋"谱系中的失落,并对两性关系和情感世界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好色赋"谱系以《登徒子好色赋》为代表,这篇作品以"德色并重"的名义表达了对美色的推崇,这一新的审美观念表明作品的产生时间应为汉魏之际。从总体上说,汉魏"情赋"作品是"人的觉醒"的产物。

  • 标签: “闲情赋” “神女赋” “好色赋”
  • 简介:一从乡下祭祖回来,小品就闷闷不乐。这天早上,本该在大街上跑车的吕春树,忽然把出租车开回家了。到厕所里撒了泡尿,他对周秀媛说,我想去一趟白石桥。周秀媛当时正在厨房煎鸡蛋,油锅里吱吱作响,她说,不年不节的,去白石桥干什么?吕春树说,小品回家都一个月了,我准备带他去看看爷爷奶奶。周秀媛说,就不能等到清明再去?

  • 标签: 小品 出租车 春树 回家 石桥 清明
  • 简介:地涌金莲进入海拔3000多米志书有记载的36寺72庵渐露檐角白云朵朵囤积在黛青色的山脊之上忽然前方坡地出现,耀眼夺目的地涌金莲在近似芭蕉叶形的宽大树冠下水碗大的黄金花朵如莲王绽放蜜蜡的花苞,妖冶、壮硕,花盖密集有力欲向天空发射之势。气贯长虹啊。

  • 标签: 鸡足山 目的地 青色
  • 简介:和合神这一奇妙的神像,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文化文政年间繁荣的江户都市。当时的人们称呼这类美术作品为“Wagojin”。或者根据画中的题记称其为万事吉兆图。在江户市井.和合神作为象征“夫妇和合”和“子孙繁荣”的神仙而大受欢迎。

  • 标签: 和合 时代文化 美术作品 江户 繁荣
  • 简介:乾隆三十二年春夏间刻竟的十八卷本《聊斋志异》,是稍晚于青柯亭本的第二个《聊斋志异》刻本。选刻者王金范的生平家世,陈乃乾、袁世硕两位前辈学者,已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今由江苏金坛《义门王氏族谱》,得见王金范生平家世新材料,略作申说,以就正同道。

  • 标签: 聊斋志异 十八卷本 王金范 生平家世
  • 简介:滇南群山中,很多兄弟民族的母语均系孟高棉语系。从外形上看,该语系的字符类似于密码,也似杂草丛生的地方铺天盖地的羽虫,细碎,迷幻,互相勾连,感觉它们除了字符本意之外,还别有奉命。如果你进入了这个语系的覆盖区,

  • 标签: 基诺山 诗意 地名 语系 字符
  • 简介:吉水县是有名的农业大县,农耕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中滋生出来大量丰富多彩的民俗与民艺。是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特殊媒介,尤其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记得幼年在农村上小学时,生活贫困,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天出奇地冷。母亲用自己穿破的一件花棉袄给我改成一双棉鞋,鞋垫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纳的干层底,技术虽直率简单,但一丝不苟,那是凝聚了对孩子无限疼爱的心思。今天想来应该是笔者接触最早的民艺。

  • 标签: 吉水县 考察记 村民 日常生活 地域文化 农业大县
  • 简介:法式善是乾嘉时期著名的蒙古族学者、诗人,平生交游广泛,与满洲才子铁保相交甚密。索法式善与铁保二人的文学交游:一是借助诗文寄托彼此的情谊,抒发仕宦心态上的情感共鸣,交往的记忆谱成了二人诗文创作的交响曲;二是诗作领域中的频繁互动、切磋琢磨,在八旗诗选《熙朝雅颂集》上的相互助力,成就了清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八旗诗歌总集;三是在乾嘉诗坛唐宋诗风论争的背景下,二人大体相似的诗学观,成为维系二人多年友情的因素之一。

  • 标签: 法式善 铁保 《熙朝雅颂集》 诗学观
  • 简介:鲁迅对我国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尤为重视,《古小说钩沉》就是其辑佚最早的一部,也是其在古代散佚小说整理、辑校方面的重要贡献。"异文是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同一文献的文本在别处的引文用字的差异。"(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8页)鲁迅辑录的这些古小说由于历经辗转抄录、刊刻,同一小说的不同版本以及同一小说的文本在别处的引文用字都存在较多的异文现象。

  • 标签: 《古小说钩沉》 异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辨 整理研究 同一
  • 简介: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戚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 标签: 中国人 农民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物 塑像 经济体制改革
  • 简介:盛唐教坊曲《抛球乐》,由于其名称与"抛打令"术语中的"香球""抛打""抛打曲"等名称较为相似,前人对这些名称关系的认识多有混乱,多将《抛球乐》曲调的起源直接归于"抛打曲";甚至将《抛球乐》曲名与"香球令"名称混为一谈,主要是因为"抛打曲"的含义及其产生时间的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抛打曲"一词最早出现于元稹与白居易诗歌的自注中,其本义指行"抛打令"时的伴奏曲,产生于贞元、元和年间,是随着"抛打令"的兴盛而产生的一类曲名称呼,其曲调多来源于盛唐教坊曲。《抛球乐》非起源于"抛打曲",相反,是产生于中唐时期的"抛打曲"借用了盛唐时期的教坊曲《抛球乐》,以用于行"香球"抛打令,而流行于中晚唐时期。

  • 标签: 《抛球乐》 抛打曲 抛打令 教坊曲
  • 简介:《醒世姻缘传》(或称《恶姻缘》)的评点者葛受之应为明末清初人。据《德平葛氏族谱》《光绪德平县志》等文献记载,山东德平葛氏家族的葛元祉字“受之”。从生活年代、家学渊源、人生经历、方言土语等方面,可以断定葛元祉即是《醒世姻缘传》的评点者葛受之。通过葛元祉的生平,可以界定其评点时间的范围、《恶姻缘》的成书时间下限和东岭学道人写作“题识”和刻印《醒世姻缘传》的时间上限。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断定“东岭学道人”与葛受之并不相识,而是从第三人的转述中得知其名字的。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评点者 葛受之 考证 德平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