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特色是设计中的关注点之一。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成为当代中国设计应对全球竞争、树立中国设计形象的主要途径。但是,设计幕普遍存在着滥用和乱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民族性、民族化等概念的辨析,进而对设计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正确运用民族文化符号这一问题作出尝试性的研究。

  • 标签: 设计 民族性 民族化 文化符号
  • 简介:<正>《矿工》这幅套色水印木刻,是1940年我在太行刻的。那时我还是个娃娃,这幅木刻当然是萌芽状态的东西,是“豆芽菜”。但四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到它,引起我不少回忆。1938年冬,党中央号召延安的干部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抗日根据地。鲁迅艺术学院也成立木刻工作团,派往前方去工作工作团成员有:胡一川(团长)、彦涵、华山和我四个人。工作团任务是:举办

  • 标签: 工作团 水印木刻 延安 艺术学院 生活源泉 创作经验
  • 简介:20世纪90年代,美国艺术在社区的实践经验就已经有量化的方法论文献被整理成册。社区作为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迁与城市进程有着直接关系。反观中国,从许村、碧山、石节子到羊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涌入乡村,对介入式、参与式艺术创作方法的探讨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艺术介入社区,其介入的对象、方式、结果如何?社区中的艺术又带来了哪些新的话题?社区和乡村同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有着不一样的发展面貌。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的美国社区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特征,通过案例来剖析社区艺术在美国实践的现状和所面对的问题。

  • 标签: 社区 艺术 政治
  • 简介:在中国油画业界总会碰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一谈到"民族化"抑或"中国油画"就会对此嗤之以鼻,似乎"中国油画"就是在当今中国特殊时代语境理论匮乏、思想保守以及民族主义的狭隘意识中的特殊产物,这种现象的确值得三思。一、精神之灵魂离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画家?从民族传统文化中要弄出有现实意义艺术的可能性是否还存在?这是否极为狭隘和保守?"民族化"误导性是否不言而喻?也就是说,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需要积极参加其中并超越自身传统文化的界限,开创我们特定时代的特定艺术,发现更多问题,创造出更多的解决方法。很显然,立足传统文化与艺术绝不是朝向狭隘的地域和过去的传统中去发展,艺术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最终价值决不仅仅表现为审

  • 标签: 中国画 民族化 文化艺术 中国油画 中国绘画 传统文化
  • 简介:20世纪初期的民族危机使西北从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转变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文化疆域.我们不得不转向西北,去寻求“生命线”和新建立新的国家民族观念.对照“万国”我们渐渐明晰了“国家”的概念;抗击侵略,我们才用多民族的中华民族代替了汉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之中,我们便不能简单地将关山月西北写生的行为和创作视为单纯的艺事,其中印证了时代观念的转向,同时,这些作品也隐喻、表述和塑造了新的思想.

  • 标签: 关山月 西北图像 民族观念 写生
  • 简介:米格尔·安杰尔·里奥斯的视频短片中出现的动物和玩具的有趣形象影射了复杂的社会现实,为拉丁美洲的暴力与贫困成因提供了间接的思考。去年秋天,在坦佩的亚利桑那州国家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米格尔·安杰尔·里奥斯"内陆"装置艺术调研展开幕时。

  • 标签: 游牧民族 游戏 艺术博物馆 亚利桑那州 社会现实 贫困成因
  • 简介:本文对“民族化”的概念进行探讨,进而讨论”油画民族化”概念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讨论了”油画民族化”与当代多元文化与艺术家个性创造的关系.提出要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当代问题。

  • 标签: “油画民族化” 个性创作 多元文化 意识形态 民族艺术
  • 简介:有一位素描教师,他教学生将画面都画成淡淡的调子,教学检查中同志们觉得他那班成绩弱,画面平,缺乏立体感、空间感,表现不充分。这位教师的意见是要走素描民族化的道。记得一九五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素描时,有人主张民族形式的特征是线,要我们在素描教学中执行“线描”教学,连天窗顶光下的白石膏像也一定要用线画。这两种努力都是为了要使外来的画种民族化,意思是好的,但效果不好。外来画种要民族化是我们的正确方向,也是

  • 标签: 绘画教学 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民族化 线描 基本练习 顶光
  • 简介:幼儿园是社区不可或缺的部分,社区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和社区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亲密关系。

  • 标签: 社区资源 民间美术 美术文化 利用 传承 幼儿园
  • 简介:回看1949年建国后的中国当代美术史,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或者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主流美术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认可与迷恋。这种认可与迷恋不仅表现在主流美术对少数民族命运生活的关怀与接纳上,更表现在主流美术的少数民族化方面。

  • 标签: 美术史 民族情结 少数民族题材 1949年 中国当代 民族命运
  • 简介:在我国美术界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许多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文字艺术介入游戏来做当代美术作品,这可算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85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两位艺术家谷文达和徐冰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通过文字实验,开创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形式,以此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级大师。

  • 标签: 文字艺术 当代性 实验 民族化 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当代艺术
  • 简介:一、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演进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明清之际,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到中国传教,同时也将油画带了进来,随后又有郎世宁等。

  • 标签: 油画 中国 民族化 写意性 天主教传教士 价值
  • 简介:随着当今入世后的国际一体化,信息时代的传播模式,文化上的多元化趋向,我国的雕塑艺术也进入了变革的时代。现代雕塑概念的界定开始变得很模糊,新的模式出现,新的审美标准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民俗艺术也需要自身的突破。越是民族的越是现代的,这已成了文艺界的共识。要想在现代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融会外来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作为传统雕塑艺术形式的“泥人张”,也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 标签: 民族艺术 泥人张民族 艺术保护
  • 简介: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避开西方文化的影响来谈论现代性建设的观念和方法。在当今的国际艺术舞台上,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标准依托其强大的经济背景和庞大的美学批评理论与展览运作体系而独步世界,中国艺术过去100年来所发生

  • 标签: 民族情怀 当代 艺术实践 现实主义 文化精神 审美理想主义
  • 简介:波澜壮阔的海洋,白雪皑皑的冰川,茂盛的森林,茫茫的大漠……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人类本身便天然地具有色彩的特征,如黑、白、黄、棕色等人种,无一不是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将色彩作为反映环境、认识环境、改进环境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色彩文化,并给色彩赋予意义,将自然色彩符号转化为本民族的语言识别,例如:红色象征喜庆、热烈,黄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

  • 标签: 乌江流域 民族文化 色彩 少数民族服饰 文化功能
  • 简介: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幅美术作品轰动了全社会,被举国上下广泛关注,那是一幅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的壁画。1979年10月,新建成的首都机场大厅赫然展出一组壁画,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壁画共7幅,其中《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和《民间舞蹈》均为少数民族题材。《泼水节》中三个正在沐浴的傣家女的裸体形象,成了当时引起轰动的焦点。

  • 标签: 少数民族题材 美术创作 《泼水节》 改革开放初期 美术作品 民族生活
  • 简介:巴中石窟是我国现有的保存完好,艺术特色鲜明的宗教艺术宝库之一。精美的佛帐形龛是巴中石窟中佛龛的主要形式,雕刻精美,结构清晰,造型疏密有致,形式手法多样,图案纹样丰富多彩,龛檐、龛楣、龛柱艺术形式多样而统一,装饰性极强,是研究我国传统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的重要史料,对四川及整个南方石窟艺术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筑、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标签: 巴中石窟 佛帐龛窟 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