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上海国际乐器展"于10月11日圆满落幕,这是舒曼钢琴连续13次参加该展会。同样的参展位置,不同的是舒曼钢琴年年提升的钢琴品质和日益完善的品牌定位。就钢琴行业来说,2014并不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业内一直在经历着品牌和品质的洗礼。受大环境影响,本次展会的人流量较往年少了很多,外商也有明显减少。

  • 标签: 上海国际乐器展 钢琴 舒曼 现场 品牌定位 环境影响
  • 简介:2014年5月29日至31日,“首届国际萨满艺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该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仪式音乐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以及加强跨境、跨民族、跨学科的研究,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与韩国汉阳大学东北亚音乐研究所共同合作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力邀中国、韩国、匈牙利、日本、蒙古、菲律宾、哈萨克以及港澳台等20余名学者参会,学者们围绕萨满与萨满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发言与讨论。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首届国际萨满艺术研讨会 萨满 萨满艺术
  • 简介:一个世纪的天籁之音——巴黎男童合唱团音乐会2013年12月7日晚,与维也纳男童合唱团、德国托儿策童声合唱团并称世界三大男童合唱团的巴黎男童合唱团,应“2013-2014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之邀,在上海大剧院唱响“一个世纪的天籁之音”。

  • 标签: 上海大剧院 汉唐文化 音乐会 国际 述评 合唱团
  • 简介:上海市闵行区梅陇中学是一所转制高级中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管乐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一系列学生业余训练队伍。校领导达成共识,新世纪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二期课改的宗旨所在,所以,学校将坚持“校本、人本、成本”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深化二期课改,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 标签: 音乐教学 数字化 学生素质 上海市闵行区 全面发展 优化育人环境
  • 简介:在刚刚结束的“第44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青年歌唱家比赛”中,我院声乐一系副教授张茂林老师喜获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该项赛事被誉为世界十大声乐赛事之一,在世界乐坛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届比赛竞争异常激烈,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青年歌唱家们同台竞技。经过层层选拔,在最后的决赛中只剩下张茂林老师唯一一位男低音,最终,张茂林老师以精湛的音乐表现和出众的演唱技巧获得本届比赛最高分。特向张茂林老师及其指导老师杨士华教授表示热烈祝贺!

  • 标签: 指导老师 张茂林 歌唱家 四川音乐学院 意大利 副教授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性重建迫在眉睫,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部分理念与模式在与西方音乐交流的文化选择中,既不追问"我是谁",也不追问"我不是谁",一定程度造成了在当今音乐院校专业教育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的"主体性缺位"和以西方音乐为标杆的"依附性发展"。在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从集中、标准化生产转向分散、多元化生产的当口,一方面增强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性认同和主体性自觉,一方面重拾起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积淀,建构起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音乐的观念体系、乐学体系、乐律体系以及表演体系,已然成为当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所面临的现实课题。

  • 标签: 全球化 中国传统音乐 教育 主体性
  • 简介:用管弦乐队伴奏的戏剧艺术歌曲是马勒的独创,《青年流浪者之歌》作为他的第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艺术套曲,一方面继承了以舒伯特为典范的浪漫主义利德歌曲的传统,另一方面开创了乐队艺术歌曲的崭新形式。本文在《青年流浪者之歌》的文本分析基础上,重点将此曲与舒伯特的《冬之旅》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艺术歌曲乐队之后的本质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创作和表演带来的影响。

  • 标签: 马勒 艺术歌曲 乐队化 《青年流浪者之歌》
  • 简介:音乐剧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从它的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剧在中国出现得较晚。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排演的中国西部音乐剧《花儿与少年》成功在北京演出。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在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和现代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是我们现代音乐剧要走的方向和道路。一个成功的音乐剧,它所具备的要素是多重的。剧本、音乐创作、演员这些都是硬性的,同时也绝对不能忽视了音乐剧中灯光、舞美等这些从视觉与听觉中给人以冲击的效果。使它最终做到艺术享受与商业价值双赢的结果。

  • 标签: 音乐剧 民族化 花儿与少年
  • 简介:胡琴与交响乐队是杨立青先生热衰于创作实践的体裁形式,本文选择作曲家公开出版的三部同类作品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管弦乐语言变迁的过程与创作经验,探讨作品渗透出的"现代中国之声"的手法与技术。

  • 标签: 体裁 胡琴 管弦语言 不协和节奏 织体肌理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是我国交响乐发展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大多数作曲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对象,反其道而行之的作曲家王西麟却在此时创作出了一部具有风俗性与色彩性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试以王西麟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为切入点,从音乐的本体分析简要概括作曲家民族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个性的运用,并进行历史的审视及解读。

  • 标签: 《云南音诗》 民族音乐元素 王西麟 音乐创作
  • 简介:面对复杂而变换的20世纪音乐,新流派、新技法层出不穷,它们以新的结构秩序和逻辑关系为标志将自身与传统音乐相脱离。在这些新的秩序和关系中,最具结构组织力量的是“核心”概念的建立。核心音、中心和弦作为阿沃·帕特(PairtArvo,1935-)钟鸣作曲法秩序建立的起始点和归宿点,围绕着“核心”按既定的规则和模式使看似纷繁复杂的事物变得有序,并在相互运动中发挥最大作用以形成技法的主体。

  • 标签: 阿沃·帕特(Part Arvo) 钟鸣音乐 钟鸣作曲法 M—voice T—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