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天主教徒的贝多芬,其一生创作中,取材于基督教文化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除了晚期著名的《庄严弥撒》外,他还写过相当多的宗教歌曲,而写于1804年的声乐套曲《盖勒特圣歌六首》无疑是其早期重要的,但却又被人们忽视的杰作。其中的第四分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承接前三首曲子所营造的悲剧性情感氛围,在套曲中作为一个显著的情绪转折点,本曲向人们展现出创作主体从苦涩、哀号中获得拯救力量这样一个心路历程。文章从歌词文本的情感把握入手,继而就其音乐结构形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作曲家在营构新的音响风貌时所采用的工艺手段。最后,试图解释该曲整体外在表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支撑这些情感所依托的宗教信念。

  • 标签: 贝多芬 艺术歌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 音乐形态 宗教情感
  • 简介:由国际当代音乐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ContemporaryMusic)举办的2017ISCM温哥华"世界新音乐周"(WorldNewMusicDays)于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作曲系宋名筑、郭元、施子伟、方芳老师应邀出席,并参加了ISCM代表大会、当代音乐作品展演和学术交流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参会代表就当代音乐创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作曲系 新音乐 温哥华 当代音乐
  • 简介:午休是学生承接繁忙课业的重要缓冲,午休时间的集中性与集体活动性相对于纷繁复杂的课程活动来讲,更有利于学校集中力量进行校园文化的打造。世界名曲是文化中的精粹,鉴赏名曲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午休十分钟与世界名曲鉴赏活动结合的实践探索,分享育人心得。

  • 标签: 名曲 鉴赏 学生
  • 简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展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现由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联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及东莞市文化馆共同举办“我爱你,中国”全国首届“茶花杯”美丽乡村主题歌曲征集推广活动

  • 标签: 乡村建设 中国 征集 歌曲 茶花 启事
  • 简介:2018年4月23日至27日,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由研究生部组织,邀请了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乔建中、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王宁、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韩兰魁、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宋飞五位专家学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多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 标签: 西安音乐学院 学术氛围 研究生 特聘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 简介:2017—2018第一学期开学至今,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刘晖主任、陆苗书记的要求与引领下,在原系内常规学术活动的基础上进步一加强了系内各学科的学术建设与交流互动,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音乐会、不断开展音乐创作等学术活动。作曲系现推出了3个系列的学术讲座: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系列讲座、民族音乐讲坛、影音艺术论坛;今后还会针对不同的学术内容增设新的讲座栏目。

  • 标签: 讲座活动 第一学期 音乐学院 作曲系 沈阳 作曲技术理论
  • 简介:近几年来,手风琴在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在高校中更是发展势头迅猛。本文通过多元化、多角度地分析,阐述了手风琴在高校普及的积极意义与影响。

  • 标签: 手风琴 多元化 多角度 意义
  • 简介:在沈阳音乐学院学院建校80周年之际,特邀著名旅意男低音歌唱家栾峰教授于10月20日举办声乐讲座。本次讲座由科研处主办、声乐歌剧系承办,副院长冯志莲,科研处部门负责人,学院校友、师生,音乐教育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共同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由科研处处长申淑征主持。

  • 标签: 音乐学院 讲座 声乐 学术活动 沈阳 部门负责人
  • 简介:流传至今的中世纪圣徒纪传日课(historia)多达数百部。这些作品具有音乐方面的极大价值,因为它们是中世纪新圣咏创作的范例。本文通过比较两例纪传日课(分别为9世纪无名氏为普瓦提埃的圣希拉里以及15世纪杜费为圣母玛丽亚创作的纪念日课)来说明单声圣咏音乐创作的发展。这类音乐创作渗透着记谱法与音乐理论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比起时间上更早的圣希拉里纪传日课,杜费的音乐更有效地解决了用诗篇歌调吟唱圣咏的老问题,但也比前者更多地反映了不同的创作自由和限制。

  • 标签: 纪传日课 圣希拉里日课 圣母玛丽亚纪念日课 诗篇歌调(psalmtones) 教会调式 素歌记谱法
  • 简介:新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学生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实践平台为支撑,积极为公共艺术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推动美育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活动课程化,让学生美育体验具有成就感、获得感。

  • 标签: 课堂教学 实践化 实践活动 课程化
  • 简介:每一位钢琴家对如何运用现代钢琴演奏早期键盘乐作品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C.P.E.巴赫《为行家和爱好者而作》中的18首奏鸣曲在古典奏鸣曲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具有典型性,通过对其进行演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键盘乐作品及其演奏特点,使我们认识到用现代钢琴演奏早期键盘乐作品的复杂性。演奏者亦可在此基础上思考现代钢琴的演奏手法,结合与声音相关的讨论,建立合理的演奏观念。

  • 标签: C.P.E.巴赫 奏鸣曲 《为行家和爱好者而作》 键盘乐器 现代钢琴演奏 演奏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