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国(1951~),字子孺,号“无为子”,安徽无为县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9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历任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副主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部主任。2003年‘人才引进'上海任教,为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校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级硕士点申报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专家。

  • 标签: 刘正 中国艺术研究院 安徽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艺术研究所 学科带头人
  • 简介:从大学时代接触第一部作品开始,徐可出道至今已经饰演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这次在《幻城》中饰演的星旧也是收获了不少好评和人气。一直充满着能量在这个圈子里积极向上的不断尝试与突破,成为像自己榜样一般的存在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 标签: 能量 大学时代 人物角色 《幻城》 榜样
  • 简介:冬季大人风刚过,今时今日,潮流圈开始返老还童,萌系style大热。“太”、“萝莉”当道,玩萌可不是扮猪吃老虎,如何抓住萌点是关键。千万不要以为制服和梨花头的搭配就可以萌翻人,所谓萌有萌道,近观日系一众萌系艺人,小池彻平、小仓优子分别作为艺能界太、萝莉代表人物绝不为过,优质的外形,阳光的笑容,萌点一目了然。

  • 标签: 小池彻平 着装 服装搭配 服装设计
  • 简介:第三节日本雅乐中的西域分成左右的舞乐中国、朝鲜的乐舞,正式流入日本,肇始于天宝二年(1702)设置治部省雅乐寮。经过天平直到平安朝初期的大同年间,其内容不断扩大,登记乐种达到:和乐、唐乐、三韩乐、伎乐、度罗乐、林邑乐共六种。此外,尚有散乐(乐户,奴隶阶级)。后来又增加了

  • 标签: 日本雅乐 正仓院 大食调 奴隶阶级 乐种 平安朝
  • 简介:本文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立足道教音乐文化自身的规律,对当今一派与全真派音乐进行对比研究。一派与全真派从大的方面看同属道教一个体系之内,就教理教义而言并无本质区别,两派都以“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祖。两派都贵生、重生、倡导性命双修,以成仙得道为目的。因此两派在斋醮以及道士宣教、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用之音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金元后随着一、垒真两大主流道派的逐渐确立。其各自在传统的教义教规以及在修持上有着不同侧重。一派以斋醮、符策见长,偏重斋醮;全真派以修身养性为其特点,侧重清修。加上两派所受民间音乐影响的程度不同,传承方式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音乐风格上的不同,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音乐形态特征。本文仅从两派道乐的特色、异同及其形成的缘由作一比较分析。

  • 标签: 正一 全真 道乐 研究
  • 简介:2011年12月21日至22日,由全国政协京昆室主办的"两岸四地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北京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本次论坛是继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澳门、香港、台湾论坛之后的第四届论坛。来自港澳台及内地一百多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研究学者及相关人士出席了会议,就"戏曲艺术保护与理论构建"、"戏曲艺术院团建设与市场开拓"、"戏曲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戏曲艺术传统与对外交流培养"四个专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本刊特设栏目,上辑登出了全国政协孙家正副主席发言,本辑继续刊登部分大会论文。

  • 标签: 戏曲表演艺术 全国政协礼堂 艺术院团 艺术教育 艺术传统 艺术传承
  • 简介: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俗禁戏,在苏州、杭州、南京、松江、山阴等江南市镇发动起来。在戏剧教化论的辐射影响下,以告示、官箴、乡约、士绅言论、家训等形式出现的地方法则和社会舆论,对弥漫于民间祀神、婚丧、节日游艺活动中的演剧活动,对较远离政

  • 标签: 地方性 基层社会 明代 民间 乡约 杂剧
  • 简介:<>今天讲学的题目是“仓院乐器的起源”,如果增加一个副题的话,那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最近,我以“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为题,写了一本书。早在二十多年以前,我曾写过一部《唐代音乐的历史研究》。这是一部长达一千页的大部头著作,已由台

  • 标签: 乐器 丝绸之路 唐代音乐 日本 古代 起源
  • 简介:明中叶后,宫廷与上层禁戏诏谕、律令相对减少,而文人士大夫参议、家训官箴、功过格等社会舆论禁忌增多。导因于官方戏曲教化论影响,禁戏的言论将戏曲传演看做一切罪恶的渊薮,看做风俗奢靡、道德堕落的罪魁祸首。随着明代后期士宦蓄养家乐家班风气兴起,

  • 标签: 明代后期 地方性 戏曲演出 万历 功过格 社会舆论
  • 简介:近年来,中国戏曲的“河南现象”引起了戏剧界的普遍关注。不但出现了以李树建为领军人物的一批优秀表演艺术家,而且涌现出姚金成、陈涌泉等一批优秀的剧作家。经过豫剧人的团结协作,

  • 标签: 剧作家 陈涌 专访 求新 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曲
  • 简介:罗莉、太,09年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容花样少男少女的代言词,那些可爱的,萌的、又略带幼齿感的少男少女们,在日剧狂轰滥炸的趋势下,一夜之间便被“萝莉”、“太”两词所取代。那么当这些花样少男少女相遇之时,他们的“萌”意又是如何爆发的呢?好男儿秦炎仕、王传君、东方天使戴燕妮和张燕妮告诉你,“萌”是这样Play的!

  • 标签: PLAY 少女 可爱 出现频率 燕妮
  • 简介:文章透过1880—1887年间威尔第所写书信及受访记录将其歌剧观解释为“守创新”,并通过对《奥赛罗》中卡巴莱塔、回忆主题、帕兰特等元素的分析对此加以进一步阐发。笔者认为,威尔第一方面在写作实践中保留着传统歌剧的分曲原则,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对歌剧连续体的追求。

  • 标签: 《奥赛罗》威尔第 “守正创新”
  • 简介: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并认为重视愉悦的教学模式和效果。

  • 标签: 音乐教学 欢乐体验 愉悦效果
  • 简介:随着对各种钟形音乐性能的掌握,从春秋中期开始,编镈与甬钟、钮钟之间由礼乐形式上的搭配转为音乐演奏上的接合,这种接合拓宽了音域、丰富了音色,还一定程度地增强了演奏与旋宫转调的能力。至春秋晚期出现更多的是8件组编镈与9件组钮钟或甬钟的接合。从镈钟的发展过程来看,4件组镈钟与钮钟的接合是流行于以郑国为核心的中原地区的典型接合模式,而后来8件镈钟与9件钮钟或甬钟的接合模式即为这种模式的扩充。后者控制的时间长,从春秋中期出现以来一直影响到战国早期。

  • 标签: 编镈 钮钟 音列形态 接合
  • 简介:强化管理 拓宽渠道努力做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西安音乐学院院办供稿孙卫国执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院对外文化交流日趋增多,是我院建校45年来空前活跃的一个新阶段。从1986年至1994年,来我院访问、交流、...

  • 标签: 对外文化交流 西安音乐学院 外事工作 中青年教师 孙卫国 传统音乐文化
  • 简介:评书,传统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表演形式简单、内容通俗易懂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它成型于唐宋,兴起于明清,至清朝初叶,形成了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两大系统。北方评书以北京评书为主,发源于北京,盛行于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等地。自明清以来,

  • 标签: 东北三省 李鑫荃 袁阔成 于明 于京 连丽如
  • 简介:教育、管理与服务是高校学生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在音乐表演类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强化服务意识,把提供服务与思想教育、制度管理有机结合,按类型、层次对受教育对象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法。

  • 标签: 学生工作 教育管理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