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日本自古以来就注意向外引进,尤其注重引起中国先进的东西。比如在文化方面,日本规定,大中学生每年必看一次本国的保护性剧种——歌舞伎或能乐外,还必须看一次外国第一流艺术。去年,日本文化部门把中国京剧作为世界最优秀的剧种,向日本大中学生推荐。引进了上海京剧院的《弼马温》、《秋江》、《三岔口》、《青石山》等戏。为让学生看懂中国的戏,翻译介绍剧情,并通过角色介绍生旦净丑常识、关节之处,翻译在话筒里“旁白”,进行解释,他们的引进,可谓细致,因此,学生喜闻乐见,在神户大学演出,两千个座位座无虚席,学生只得买站票观看。

  • 标签: 上海京剧院 中国京剧 生旦净丑 文化部门 神户大学 青石山
  • 简介: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十九岁的女青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酷爱越剧艺术。去年第六期《上海戏剧》封底是徐玉兰《皇帝与村姑》的剧照,想托您代我买一本,可以吗?许多戏曲爱好者不仅喜欢看戏,而且喜欢学戏,还很想演。针对人们这种愿望,贵刊能否对戏曲唱、念、做的基本知识给予讲解?此外,要想争取更多的读者,还要增加刊物的趣味性,文章最好短而精。特别是“信箱”之类的专栏,是连接读者和刊物的最佳桥梁,更要办好,

  • 标签: 皇帝与村姑 上海戏剧 徐玉兰 曲唱 一本 女青年
  • 简介: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会议。佐临先生1986年的时候邀请我来上海,那时我还很年轻,只有29岁,是一个实验戏剧的导演。佐临先生听说我在演讲中把梅兰芳作为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实验戏剧家的榜样,觉得非常好。继而他请我到上海来谈谈布菜希特以后的新的戏剧观念。我印象最深的是黄佐临向我介绍他执导根据莎剧《麦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他向我介绍的不仅仅是昆剧,还有各种剧种,非常慷慨。在我跟他的谈话中,我发现他对当初欧洲戏剧的核心指向充满了好奇,非常想了解他们的实验。同时我也从他那儿学到很多诸如萧伯纳、圣丹尼等人的戏剧实践。我居然到上海来向黄佐临学习欧洲戏剧。

  • 标签: 实验戏剧 《麦克白》 创新意识 戏剧观念 黄佐临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