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惊闻老友叶一苇已撒手人寰,缅怀40多年来的交往,止不住一阵悲从中来。叶老是我国当前最年高德隆的篆刻家和印学理论家,在诗词与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著作等身,风行海内外。尤其是为人谦抑淡泊,乐于育人、助人,堪为我等楷模。所以,斯人虽,精神长存。

  • 标签: 精神 悼念 理论家 篆刻家
  • 简介:5月29日晨,罗师姐报来继祖师于昨夜辞世的消息.对此,我并未感到愕然.半月前,我曾与单位领导专程去大连解放军210医院探视,见先生病体沉疴,翻身仰卧都要有人帮扶,已知先生将不久于世.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噩耗传来,回首与先生四十三年的交往,想到师生间由岁月凝成的深厚情谊,仍禁不住悲从中来,泪落如雨.

  • 标签: 辞世 风范 怀念 解放军 交往 大连
  • 简介:里的位置和里份布局及其开发商楚里原名宝里.在早期汉15里份中并无特色.但却因为其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历史长河中泛起浪花。楚里位于今胜利街西北侧.合作路与兰陵路之间,当时的俄租界西北角。里份总面积6300平方米,有6条纵横巷道。主巷道为东北——西南走向,长120米,宽约3米,主人口在胜利街。支巷道在合作路有两个出口,在兰陵路有三个出口。全里份共有29栋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二层楼房。三面临街的房屋,一楼皆为铺面。

  • 标签: 历史事件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 开发商 巷道 石库门
  • 简介:<正>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尤为兴盛,南朝帝王及一般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与佛教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他们思想上、文学创作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学者关注较多的一向是与佛教渊源较深的谢灵运、颜延之,沈约等人,相对而言,生活在南朝刘宋时期的大文人鲍照与佛教关系不是很密切,尽管后人对他的研究已经涉足多个方面,却唯独很少关注他与佛教的联系;尽管我们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鲍照是一位佛教徒或

  • 标签: 南朝刘宋 创作思想 文学创作 南朝文 惠休 庐山东林杂诗
  • 简介:南传佛教较早传入我国并得到发展,现流传于我国云南,是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主要宗教信仰。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南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都出现了世俗化现象,这是佛教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 标签: 南传佛教 传入与发展 世俗化
  • 简介:学宫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乐街道惠新中街1号(今惠阳高级中学)。该学宫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后几经修建与易址,至今仅留存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的戟门和大成殿。

  • 标签: 学宫 高级中学 惠城区 惠州市 广东省
  • 简介:<正>藏传佛教佛教重要流派之一,最初形成并流传于我国藏族地区。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自今尼泊尔和我国中原两个方向传入藏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奉佛教,曾建大小昭寺,并请印度人俱萨罗、尼泊尔人向达尔及汉人大天寿和尚等开始翻译佛经,倡行佛教,乃佛教“前弘期”的开端。赤松德赞(742—797)时期,大力推行佛教,兴建寺院,建立僧伽制度,并组织译师译出密乘经典数十部。还曾召集佛教徒与苯教徒进行辩论,以抑苯兴佛;又举行南僧与汉僧的辩论,以统一信仰。到了赤祖德赞(806—841)时,以强力手段维护佛教利益。由于当时佛教还局限在吐蕃王朝上层,而在民众中尚未扎下根来,且僧侣集团的地位又过分提高,促使与贵族集团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公元9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在贵族势力的支持下兴苯灭佛。至此佛教前弘期终止。佛教在藏区一度沉寂,达100多年之久。

  • 标签: 藏传佛教 噶举派 格鲁派 苯教 密宗 宁玛派
  • 简介: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大乘佛教中又分显宗和密宗。由印度传入西藏并广为传播的是大乘佛教,其中密宗较为兴盛,提倡显密共修,先显后密。藏语称密宗作'桑俄',意为'秘密真言'。密宗的发达是藏传佛教重要特

  • 标签: 密宗 大乘佛教 金刚乘 噶当派 成佛 赤祖德赞
  • 简介:6世纪中叶,突厥人从阿尔泰山地区迁徙到中亚平原,建立了从中国西北部到咸海东部地域广袤的第一突厥汗国。他们的宗教保留了对天、地、祖先崇拜的痕迹。突厥汗国与中亚平原许多王国的命运一样,很快分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布民可汗被认为是突厥汗国的奠基人,也是东突厥的第一位统治者。他的兄弟室点密(Istami)统治着西突厥。

  • 标签: 突厥人 中亚 佛教 突厥汗国 祖先崇拜 西突厥
  • 简介:通》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理论名著,它在诸多方面为我国的史学批评开辟了道路。在《通·补注》篇中,刘知几总结了唐朝以前史注的主要成就,划分了注的种类。他褒扬训解式注而贬低补阙式注,鄙弃自注。这些观点引发了后代史学家许多争议,开创了注研究的议题,客观上推动了注批评的发展。

  • 标签: 刘知几 史通补注 裴松之 三国志注
  • 简介:(一)在先秦哲学家中,墨子和庄子都正面提出了时间的概念,虽然他们并没有用"时间"这个词.墨子所谓"久",就是时间的意思.:"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久,合古今旦莫.宇,冢东西南北.""久"与"宇"相对而言,前者显然指时间,后者显然指空间."久"包括了古今旦暮各个不同的时段.中分别用宇和宙指空间和时间,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本剽就是本末,没有本末就是没有始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实而无处不在的,是宇;不断延续而无始无终的,是宙.关于宇宙,有更明确的解释,可以对照:"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

  • 标签: 墨子 先秦哲学 庄子 哲人 相对 时间
  • 简介:承曾慧龙君之托,第二次为其创作的工笔花乌画作口叩写序,曾慧龙同志退休前把中国书画创作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到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学习,坚持研究实践,善于吸收借鉴求师问道,终于成为有作为的专业画家。

  • 标签: 工笔花鸟画 创作实践 业余爱好 书画创作 探索学习 退休后
  • 简介:括字无咎,号应斋,宋太宗七世孙,江西隆兴人。生年的上限为宣和三年(1121),卒年的下限为嘉泰二年(1202),详见下文考辨。进士及第,知常熟县,通判平江府、知鄂州等地,官终朝请大夫。在政见上倾向于恢复,与辛弃疾有词唱和,风格相似,属辛派词人。著有《应斋杂著》。赵括散文在南宋文坛中较有特色。

  • 标签: 括散文 散文考 赵善括
  • 简介:佛教音乐是佛教传播的重要方式,两者具有着不可分离的一体化关系,梁慧皎《高僧传》载鸠摩罗什的话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见佛之仪,以歌赞为贵”。佛教音乐传人我国晚于佛教经卷的译入,它向我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佛教化了的西域诸国的中介而进行的,故“佛教——西域音乐”就成为进入我国佛教音乐文化的基本形态和基本模式。从其发展看,可看作三个阶段与一个过程。

  • 标签: 佛教音乐 《高僧传》 佛教传播 鸠摩罗什 基本模式 基本形态
  • 简介: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 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三年(1262)十一月 敕圣安寺作佛顶金轮会。十二月 作佛事于昊天寺七昼夜。至元二年(1269)三月 僧机为总统,居庆安寺。六年(1269)十二月 己丑,作佛事于太庙七昼夜。十三年(1276)九月 壬辰朔,命国师益怜真作佛事于太庙。十四年(1277)二月 丁亥,诏以僧亢吉祥、怜真加加瓦并为江南总摄,掌释教。十六年(1279)十二月 帝师亦怜吉(真)卒。敕诸国教师、禅师百有八人,即大都万安寺设斋圆戒,赐衣。按:此处似是帝师八思巴卒,见《释老传》。十七年(1280)三月 乙卯,立都功德使司,从二品,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并吐番军民等事。

  • 标签: 帝师 西僧 十二月 佛教 搠思吉斡节儿 五台山
  • 简介:<正>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蒙古帝国时期;第二阶段是蒙古封建阶级衰落时期;第三阶段是满清统治时期。在蒙古帝国时期,蒙古的封建领主出于政治目的,始终保护着佛教。在此时期,蒙古的王公们开始信奉佛教,游牧部落开始放弃萨满教。曾有一些喇嘛编年史家企图把佛教在蒙古的传播说成是成吉思汗的所为。有关他派遣使者到西藏大喇嘛公噶宁布那儿去的事情常常被人记载下来。不过,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证据。

  • 标签: 阿勒坦汗 封建领主 传入蒙古 佛教 萨满教 西藏
  • 简介: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有关饮茶的起源,最早见于唐陆羽在其《茶经》中指出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并引《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说明我国饮茶,是始于遥远的史前时代。

  • 标签: 史前 神农氏 佛教 时代 陆羽 起源
  • 简介:佛教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乙方对甲方的借鉴,或者是图式,或者是造型,又或是细节构成,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以及技术背景,决定取舍。不过图式的接受与观念的接受并不成正比,而观念被改变的可能性更大,乃至有时只有图式,而观念竟是缺席。本文举出的净瓶与授水布施,可以算作一例。由象舆之例则可见图式自印度而中亚,而新疆,而东传到了敦煌,象背所设之舆,在借鉴与演变的过程中大致形成的三种样制,即中土化的结果。

  • 标签: 净瓶 授水布施 象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