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抗日战争结束、内战烽火初起时的广场《凯旋》,它喊出了当年全国老百姓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的心声。这个戏在许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人们心中至今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原西南联大剧艺社的几位老同学聚在一起回顾了半个世纪以前创作和演出《凯旋》的经过和这个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感触良多。以“反对内战”为主题的广场《凯旋》,在1945至1947年间从昆明到北平等地曾先后演出数十场,场场都使观众深受感动。《凯旋》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河南黄泛区农村的一个悲剧:“中央军”班长张德福抗战8年后跟着部队“凯旋”归来,到达河南中部某县的一个村镇上,他的部队以“剿共”为名向当地人民的抗日少年自卫队发起了攻击。

  • 标签: 学生运动 国民党军 “一二·一”运动 学生自治会 广场剧 大中学校
  • 简介:或许,挥开那些自怨自艾,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张电热毯呢?卡秋是我在安娜卡布里时的私人酒店管家,需要什么帮助或者服务的话,不是电话给客房部,而是她。她会在5分钟之内,穿着黑色管家制服出现在房间门口,一头如假包换的金发整齐得总让我想起"严丝合缝"这

  • 标签: 电热毯 地中海 布里 管家 着黑色 鱼子酱
  • 简介:每一次被伤害,每一次被误解,从童年阴影到即刻发生的难过事,都可以变得渺小,化为一个段子的素材--这就是脱口秀的力量。

  • 标签: 演出 脱口秀 表演艺术 艺术工作者
  • 简介:战斗社在解放战争时期纪事[上]———从参加土改、作战到创作演出《刘胡兰》等多部佳作□陈播[一]序言战斗社诞生于大革命时期,1926年夏天,周恩来派出周逸群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队,到第九军第一所(贺龙所辖的部队)进行文艺宣传工作。随后周逸群...

  • 标签: 解放战争时期 刘胡兰 晋绥军区 宣传队 部队 陕甘宁边区
  • 简介:战斗社在解放战争时期纪事[下]———从参加土改、前线作战到创作演出《刘胡兰》等多部佳作□陈播[七]参加荔北战役当我们从黄河禹门口西渡,来到新解放的河西重镇韩城。在这里见到了久别的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同志,他告知我们,前方部队早就盼望能看到...

  • 标签: 解放战争时期 刘胡兰 军政大学 文代会 全国解放战争 陕甘宁边区
  • 简介:1947年6月,武汉大学发生"六一惨案",学生运动一度处于低潮。8月中旬起,武大助学运动开始发动,地下党组织依靠进步社团组成武大助学筹委会,并与武大教授会、武汉社会民主人士、基督教青年会和学生公社等取得联系,争取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当年底,武大地下党总支建立,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组织读《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等。这期间有人读高尔基的三部曲:

  • 标签: 珞珈山 基督教青年会 成武 地下党组织 我的大学 社会发展史
  • 简介:人常说,科学家重理智,艺术家重情感。此话不谬,因为以情动人不仅是艺术创作上的金科玉律,而且也是触动人类心灵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许多名流们甚至认为,唯有诗才是艺术的最高形式,而接触到人类灵魂奥秘的诗才是最美的诗。成名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戏剧理论家安道南·阿尔托对此深以为然。只不过他这位“言情派”所推崇的情却是“冷酷”、“恐怖”之情,他这位狂士所讲的诗却是光怪陆离、刺痛人心的诗。他希望借鉴东方戏剧中以情动人的特色,用动作、表情等去取代西方戏剧中过多的理性与说教。他的论文集《戏剧及其背影》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他所设想的以震惊人类心灵和神经为目的的“冷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然后又具体地考察了表演、灯光、布景、语言、舞台、动作等因素,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且“胆大如斗”的观点,教人在吃惊之余又不得不佩服他“敢想敢说”。据说荒诞派戏剧的产生便与他的理论颇有渊源。法国当代著名导演让·路易—巴鲁还称赞他说:《戏剧及其背影》是当代戏剧理论上最重要的著作。以下译文摘自该书。

  • 标签: 戏剧 以情动人 动作 表演 语言 观众席
  • 简介:2013年6月1日上午,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理送给到访的习近平主席两件礼物,其中一件是英文版的童话书《皇帝、新娘与龙袍》,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桑丽。1996年,桑丽从她的祖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以下简称特多)来到北京就读。此前,桑丽是特多一家国家级报社的记者。作为特多共和国到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桑丽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这所大学为了让留学生熟悉中国文化,经常安排他们到长安大戏院看京剧。留学生们看完戏,总要和现场懂英文的中国观众交流一下以便加深理解。

  • 标签: 丽莎 国礼 加勒比共同体 朱伟 加勒比国家 多巴哥岛
  • 简介:1997年金秋9月,正是五谷垂穗,硕果飘香的季节,北京传出好消息:大悟县楚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革命历史楚剧《中原突围》(以下简称《中》)晋京演出成功,受到中央首长、戏剧专家和首都观众一致好评,声誉鹊起。这部精品是怎么诞生的?它凝结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笔者为此采访了《中》编剧、主要演员、县楚剧团负责人。他们首先谈起大悟县文体局局长胡凡明,都说没有他的重视、组织、策划,《中》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艺术成就。胡凡明年近四十,年富力强,方正的脸上透着坚毅与自信,说话谈锋雄健,行动风风火火,仿佛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就任县文体局局长以后,始终把“出人才、出精品”当作工

  • 标签: 中原突围 楚剧 中原军区 大悟县 李先念 新闻发布
  • 简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支持和援助。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离开人世,而有一名国际友人依然健在,她和她的家庭跨越世纪的中国情缘令人感动,她就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伊白·柯鲁克。

  • 标签: 国际友人 理县 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人民 革命斗争
  • 简介:朱生豪在贫病交加译剧中仙逝,校友虞尔昌替朱生豪了却了心愿。见《世纪》1999年第3期上《首译的患难夫妻》一文,写的是朱生豪宋清如夫妇翻译、整理莎士比亚剧作一事,但是,朱生豪因病于1944年12月26日去世,未能将氏全剧译完。194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朱生豪生前所译氏剧作为27种。译完氏包括《约翰王》在内的10部历史的是台北大学教授虞尔昌。台北世界书局于1957年出版了朱生豪、虞尔昌

  • 标签: 剧作虞尔昌 氏剧作 续译莎氏
  • 简介:张鲁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歌剧《白毛女》曲作者之一。他不仅曲写得富有民族风格、民间特色,咏唱抑扬上口,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他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歌也唱得好,尤其是民歌戏曲,如陕北道情、信天游,陕西的、秦腔,山西、河北、河南梆子,山东柳琴,东北...

  • 标签: 张鲁 音乐伴奏 歌剧《白毛女》 成仿吾 解放区 民族风格
  • 简介:1956年3月,春暖花开之际,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回故里泰州演出,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一段佳话,至今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梅兰芳回乡访问演出”。时光虽逝,但许多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与梅先生接触较多,深感梅先生品德高尚,对人诚恳谦虚,艺术上则一丝不苟,风范长留。

  • 标签: 访问演出 梅兰芳 艺术大师 接待工作
  • 简介:《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 标签: 《长征组歌》 创作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演出 长征胜利 北京军区
  • 简介:"相声艺术驰中外,五十年来侯宝林。"侯宝林,幼时曾学京剧并搭班演出,16岁改学相声,创作整理《夜行记》、《离婚前奏曲》、《关公战秦琼》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传世精品相声,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被誉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毛泽东曾称赞道:"侯宝林是个人才,是个语言研究家。"1985年5月,他曾来泰州演出,本文就讲述其间发生的几件轶事。

  • 标签: 侯宝林 夜行记 秦琼 王寿山 语言研究 经济管理权限
  • 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成为京剧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全国各地的剧团集中力量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北京京剧团(今北京京剧院的前身)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就是其中之一。从1964年《沙家浜》的前身《芦荡火种》公演、获得成功算起,到今年已然是整整50年了。

  • 标签: 《沙家浜》 现代京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北京京剧院 演出 排练
  • 简介:伴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演出行业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同时也加剧了演出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氛围;文化艺术演出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性。本文将主要探讨在演出营销的过程中,艺术管理具有怎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制定艺术管理策略。

  • 标签: 艺术 社会文化 演出 艺术管理
  • 简介:“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这段激情满怀的《金缕曲·留别祖国》,正是津门才子李叔同别离祖国,东渡日本探索人

  • 标签: 李叔同 春柳社 中国留学生 黑奴吁天录 日本 话剧史
  • 简介:2009年,中国文化界失去了好几位大师级的人物,如任继愈、季羡林、钱学森。这一年的11月,戏剧界也失去了杰出的剧作家、戏剧活动家马少波先生。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著名诗人贺敬之曾这样评价马少波:“身历烽火路,笔开艺苑春,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关”、“田”指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和当代戏剧家田汉,马即指马少波。著名戏剧家黄宗江则戏称马少波为“当代大痴”。

  • 标签: 当代 中共中央宣传部 戏剧活动家 2009年 戏剧家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