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海拉尔市文物管理所沙宝帅同志在民间收集到一枚十二生肖铁钱,据说是在海拉尔西山沙坑里捡到的。铁钱重76.8克,直径5.92、郭厚0.62、穿宽1.1厘米。正面穿上一人头戴似尖顶皮帽(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帽子形状相近),骑在一个动物上面。穿左、右、下各是三...

  • 标签: 十二生肖 辽代 铁钱 加官进禄 巴林左旗 蒙古人民
  • 简介:铜镜是中国古代人照面饰容的器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各时段铜镜的时代特征相当明显,其镜背所装饰的各种花纹和铭文实际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尚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众多类型的中国古代铜镜中,出现于隋、盛行于唐、延续至宋辽,直至明代的生肖铜镜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此类铜镜出现的背景,以及持续时间久远的原因与人们赋予此类铜镜的特殊功能有很大关系。目前有关生肖铜镜的讨论不多,除孔祥星等作了初步论述外,几乎没有专门的讨论。本文将在收集整理历年各地考古出土的十二生肖铜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展开相关讨论。

  • 标签: 古代铜镜 十二生肖 日常生活 思想文化 社会风尚 持续时间
  • 简介:1982年,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岳家嘴的隋墓中,出土了一组形制别致、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隋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灰陶俑。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式,本文就其十二生肖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所展现出来形制的不同,试析古代生肖俑的演变历程。

  • 标签: 十二生肖 灰陶俑 赏析
  • 简介: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梳妆用具。远古先民以盘之类的容器盛水当做镜子照其像,古代称“鉴”或“照子”,后来才叫“镜”,取其能照影像而名。《释名》所谓:“镜,景也,言有光景也”。镜在古诗文中又叫“菱花”。

  • 标签: 十二生肖 敦煌市 铜镜 星宿 馆藏 日常生活
  • 简介:十二生肖(属相)相传起源东汉,是我国传统民俗中一个重要部分。生肖邮票家喻户晓,生肖硬币则寡为人知。这是因为生肖邮票发行量大,随邮政流通;而生肖硬币多为收藏用金银币,藏于密室。

  • 标签: 生肖硬币 传统文化 “羊”币 图案
  • 简介:花钱即厌胜钱。古代厌压相通,所以也称压胜钱或押胜钱,它是五花八门的、花色品种繁多的非流通钱形物的专称。花钱源于汉代时期,形制类似钱币,穿孔形式也基本与流通钱币相同,历经上下两千多年,历代官方和民间均有铸造。

  • 标签: 花钱 钱币 形制 官方 生肖 汉代
  • 简介:今年岁次乙酉,依照中国传统就是鸡年,特拓示宋铸雄鸡生肖钱,以飨读者,并祈诸君鸡年大吉。所示生肖鸡钱出自我国早期铸造最为精美的一套生肖币.主要特点是动物形象生动,构图饱满,且传世稀少。在收罗宏富的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中仅列蛇、虎二种。就笔者井见,目前公私庋藏约为10种,尚缺猴、羊二种。该钱除了钱体厚重,另一个共同点即穿背均为棱穿。为官炉所铸。

  • 标签: 生肖 斗鸡 宋代 中国传统 形象生动 主要特点
  • 简介:十二生肖自诞生以来,就因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而广为流传。以“十二生肖”为主题铸造的花钱,在我国历史上很有特色,它既可以供人们收藏和玩赏,也可以用作纪念和馈赠。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着本命年佩戴本命生肖花钱的风俗,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中佩戴者为数众多。

  • 标签: 花钱 十二生肖 纪念 风俗 民众 流传
  • 简介:<正>“曹盖”(或叫“跳曹盖”,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盖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 标签: 十二相 白马藏族 山寨 面具艺术 马人 祭祀舞
  • 简介:在朋友处见到新近收集到12枚丝绸之路钱币,拓了来,介绍给读者供研究。

  • 标签: 钱币 丝绸之路 朋友
  • 简介:1973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基出土了帛书《五十二病方》,学术界关于其成书年代有三种说法。本文从此书的内容、文字、语言等方面予以考证,认为《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应在战国晚期。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五十二病方》 成书年代 战国晚期
  • 简介:中国的历史很长很长,有文献可考的就有五千年。有关这五千年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了解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从文献人手,最直接,最科学的办法是翻阅廿五史。但是在廿五史的第一部即大家所熟知的《史记》中,对早期的历史的记载也有诸多缺环,至少是语焉不详,所以导致后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不但怀疑三皇五帝为子虚乌有,连夏商王朝也认为多属虚无飘渺。文献既不可全信,从二十世纪起,中国学者找到了一种了解过去真实历史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从西方引进的近代考古学。如果将瑞典人安特生早期在中国所做的工作计算在内,田野考古学在中国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了。

  • 标签: 三皇五帝 田野考古学 近代考古学 商王朝 《史记》 文献记载
  • 简介: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命名的美学原则初探张亚杰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保护最好的皇家园林,1994年12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1703年始建,1790年竣工,占地546万平方米,分为宫殿区和...

  • 标签: 避暑山庄 美学原则 十二景 建筑主题 六景 自然风景区
  • 简介:一、江苏县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江苏县级博物馆建设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博物馆名录中,江苏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88座,其中,县级(省财政直管县)和市辖区建设的各类博物馆。

  • 标签: 博物馆建设 “十二五” 县级 江苏 2010年 国家文物局
  • 简介:今年春节过后召开的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吸收“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为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单位的报告》。这是中国钱币学会1982年成立以来吸收的第一个民间钱币收藏团体,既是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当代民俗钱币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件大事。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中国民俗 常务理事会 会员单位 钱币收藏 文化研究
  • 简介: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1948年12月1日,迄今已逾半个世纪,它共有12种面额、62个品种。如今要想集全此套人民币非常不易。藏家认为:集得40种即为中级水平;收集50种,可达上等水平;50种以上,就该算是出类拔萃的了。想集齐最后12种,特别是最后6种纸币,难度最大。因为,一套币中的十二珍品实在是身贵价昂。它们是:伍圆中浅青蓝的水牛券,壹佰元中咖啡色的帆船券,贰佰圆中浅青的割稻券,伍佰圆中浅咖啡的瞻德城券,

  • 标签: 人民币 市场行情 面额 中国 收藏价值
  • 简介:在闻名中外的吴城商代遗址所在地吴城村,有一位从事业余考古十二年的回乡知识青年黄水根。他热爱考古事业,勇于实践,多次受到文物部门的表彰。他跟随省文物工作队的老师,跑遍江西三十余个县、市,调查和钻探遗址、墓葬、窑址二百余处。他的钻探技术很高,经他调查钻探的遗址、墓葬,有三处填补了江西考古的“空白”。

  • 标签: 考古工作 吴城商代遗址 钻探技术 探方 吴城遗址 古文化遗址
  • 简介:鲜花,在马来西亚不稀罕,像无处不在的大树小树藤草,总不一样绿又总是流溢蓬勃,像太阳和星星交替巡行,会插进薄云和雷雨,可随即又灿灿烂烂光光彩彩,马来西业只有夏天!美丽衣服在吉隆坡不稀罕,繁荣大街无疑被世界品牌占住,可马来妇女抬着头匆匆走过,随意的沙笼披肩在赤日湿风里一动,橱窗里的任何服饰都只能掉价。

  • 标签: 马来西亚 国家画廊 妇女 展览工作 服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