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梅花拳作为民间社会的一种武术传统与信仰组织,在冀南广宗乡村地区有着长期稳定的传承。梅花拳文场组织形态的自秘性与社会实践的灵活性,是其在乡村社会中的立身之本。作为一种乡村自治方式,它是对中国社会礼治传统的承接与活用,并试图以"在野之礼"的角色对国家政治有所助益,因而能够不断地焕发生机。深描其文化形态与实践运作机制,对于如何在当代国家治理与地方民俗发展之间建立良性的共生互动关系,促进中国礼治传统的合理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民间武术 礼治 冀南 梅花拳 文场
  • 简介:二十世纪初,俗语受到学者重视,黄侃得时代风气之先,留心于此。他选录了《蕲春语》,将现代俗语与《集韵》所载中古汉语相印证,评点清代翟灏《通俗编》。但他反对用白话俗语来创作文学作品,不过重视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俗语材料,训释《文选》中任防《奏弹刘整》的俗语词,对宋词中的俗语进行研究,拟撰《唐宋元文辞常语类考》。他的俗语研究具有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意义,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黄侃 俗语 民俗学
  • 简介:浙江农村地区民间宗教的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民间宗教在世俗化大潮中,如何通过宗教市场实现社会整合的案例。在传统民间宗教礼俗的基础上,围绕着宗教产品的生产、消费,村落内部资源实现了代际流动和阶层流动,达到了去社会分化的效果。同时,代际之间、阶层之间在宗教消费和获得面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过日子”的价值和意义,重塑了村落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实现了内部整合。

  • 标签: 民间宗教市场 宗教产品 佛纸 宗教消费
  • 简介:作为网络社会中的新叙事文本,IT笑话是在信息技术引入中国、技术群体逐渐崛起、专业知识术语开始出现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民间叙事体裁。IT职业群体以内部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框架重新解释日常生活实践,进而把对信息技术本身、人、自然以及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传达给行业内部以及行业外部群体,对于这一知识的讲述和阅读就是IT笑话的生产过程。IT笑话重返了技术与民俗的关系这一主题,技术与民俗并不是一组相对立的范畴:技术并没有终结民俗,相反技术却进入到民俗的叙事结构中。网络社会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叠加,一并成为民俗传承的空间,民俗因技术而获得了历史的连续性。

  • 标签: IT笑话 新民间叙事 网络社会 IT职业群体
  • 简介:我国学者对民间故事的语言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在对讲故事的结构要素、互动序列和话语性质进行分析时,可以引入雅各布森、萨克斯、巴赫金的语言理论,关注多种实际语境、不回避局内人视角的研究视点。从调查时间的角度,可以将对故事讲述活动的田野调查分为三种作业法,录音的文字转写则是田野调查十分重要的一环。

  • 标签: 民间故事讲述 话语互动 田野作业 录音转写
  • 简介:生态人类学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的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古往今来,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羌族民间形成了种种信仰及习俗,其中蕴含着积极的生态意识,这种意识跟当今世界人类崇尚的生态理念不乏相通之处,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 标签: 羌族 小传统 民间信仰 生态意识
  • 简介:举香祭拜,几乎为汉人宗教信仰的特色。香于汉唐之时由西域与南洋传入中国,逐渐在原有的佛教用香文化之上,发展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香火"观念与象征。香灰与香炉也成为神圣的结晶与器物而受信徒珍惜与膜拜。台湾民间庙宇流行前往老庙或大庙谒祖进香,仪式过程中,庙方或信徒无不向老庙神明进贡高级香材,也迎回珍贵的老庙香灰回去供奉。进香仪式核心价值在于香火传承,在于获取老庙的历史记忆与象征的灵力。让老庙与新庙得以建立尊卑关系,让民间信仰中的人情伦理与知识技术得以永续传承。

  • 标签: 香火 香灰 香炉 进香
  • 简介:以年节和村落为表演时空的落子活动,在组织者、表演者和观众的"戏乐"参与下凸显为一种乡土村落的民间狂欢。在不同历史时期,落子表演的运行机制和发生过程有很大差异,表现出民间舞蹈与社会情境的密切关联。落子展演的仪式活动特性具有活动组织的秩序性、人员构成的随意性、表演要求的严格性与年节展演的娱乐性。"跑落子"活动被反复展演的目的,出于乡民群体在年节期间的仪式性庆典活动中对"戏乐"的追求,人与人、村与村的互动关系一起建构了落子活动的内在秩序。

  • 标签: 民间舞蹈 沧州落子 年节庆典 乡村艺术
  • 简介:传统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一大特点即是以农为本,一年之中人们总是以农事节律为基本轴心展开各相关活动。就传统上海县而言,以棉花种植周期为基础,在年度时间生活上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忙闲交替节奏,即夏秋棉忙、冬春农闲。而在农忙与农闲期内,人们分别会有不同的活动要从事,从而使各项活动以农事活动为核心,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年度时间轴上。

  • 标签: 乡村民众 年度时间生活 以农为本 上海县
  • 简介:探讨传统宗教信仰与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关系,是宗教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尝试。传统宗教信仰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祖先崇拜和村庙信仰具有特殊重要性,从祖先崇拜到其它神明信仰是一个义务和情感逐渐减少、功利逐渐增多的现代版“差序格局”。这种差序性的影响在于塑造了一种差序化的社会责任观:一、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时以血缘、地缘为关系本位,对族人亲戚和同乡照顾较多,是地方公益事业的一股重要力量;二、企业家对利益相关者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使得有违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劳资关系和谐的事件时有发生。传统宗教信仰无法产生普世化的社会责任,它无法为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提供根本动力。

  • 标签: 传统宗教信仰 祖先崇拜 企业家社会责任 差序格局 社会责任的差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