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养老旅游已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老年人基于生命历程框架而产生的养老旅游动机,可细分为宜居环境、社会关系、老年服务、经济动机等4种类型.养老旅游的时空特征、行为特征介于观光旅游和长期性迁移之间,在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社会整合等方面具有独特规律.通过规范和引导,养老旅游能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养老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养老旅游研究还相对薄弱,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理论政策研究,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 标签: 养老旅游 季节性迁移 老龄化 人口结构变迁
  • 简介:为防止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应尊重其再社会化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实现再社会化的理想模式。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视角,借鉴社会嵌入客体——即社会关系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制度秩序嵌入、组织间制度嵌入、人际嵌入,对比分析中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会嵌入程度发现,我国在三个层面的社会嵌入均低于日本,老年人再社会化程度也低于日本。为此,必须加快养老事业的法制化、鼓励多种非营利组织加入、培育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营造多样的社会交往活动,同时需要重视老年人的潜在资源价值以及老年人主动选择社会的交往意识。

  • 标签: 社会嵌入理论 再社会化 社会关系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 简介: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领域和地域的逐步扩大,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但地域分布很不平衡.文章从地区和城市这两个层次分析了其分布的总体特征,并认为影响外资金融机构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规模、政策导向、人力资源、信息流通、历史传统和地缘经济等.今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步向内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数会不断增加,但现有的总体分布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外资金融机构仍然会向几个主要的金融中心集聚.

  • 标签: 外资金融机构 区位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以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哈尔滨赴海南的养老旅游者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的3个维度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亲密性、养老旅游者感知的受欢迎程度、养老旅游者对目的地居民的认同感;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通过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重游意愿。

  • 标签: 养老旅游者 目的地居民 情感凝聚 重游意愿
  • 简介:本文选取首届亚洲能源论坛秘书处作为案例,运用社会网络方法,通过档案法和深度半结构访谈法获得数据,从整体视角研究会议筹办机构内部信息沟通结构的特点。研究发现,会议筹办机构内部的信息沟通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实时性,其信息沟通结构的规模与组成模式存在阶段性变化,而且愈临近会期,结构成员愈加紧密地围绕着核心成员和部门进行更频繁的沟通合作。

  • 标签: 会议 筹办机构 信息沟通结构 社会网络
  • 简介:大运河申遗启动以来,立即在全国特别是运河沿线及相关地区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在诸如申报对象、申报内容、怎么申报;保护什么、怎么保护等关键问题上,各种意见分歧很大。虽然现在各地都把重点工作放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制订,保护规划的启动上,离开正式讨论如何申报尚有一段时间距离。本文想就上述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清理,以抛砖引玉。

  • 标签: 大运河 文物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 污染情况 合理性
  • 简介:从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出发,将近现代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划分为单体到街区、街区到城镇、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三个时期。以《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为例,探讨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整体保护理念与方法的实践应用。

  • 标签: 历史文化 整体保护 自然环境 莲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