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作者在民族国家视角下探讨游牧族群农耕族群互动关系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认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两大族群。因此在概述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内涵及其特点基础上,对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碰撞和重组阶段及其特点做了探讨,认为按照依据游牧行国兴衰历程、游牧族群聚散转变,以及其王朝藩属、农耕族群互动轨迹,可以将游牧行国王朝藩属互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至秦汉时期(公元1世纪之前),匈奴游牧行国出现及汉王朝藩属体系碰撞、对峙和交融。(2)从“匈奴遁逃”到北魏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第二个时期,时间大致从永元三年(91)到永熙三年(534)。(3)从北魏分裂至唐朝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第三个时期,时间大致从东魏太平元年(534)到后梁开平元年(907)。(4)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到明朝建立(1368),是游牧行国发展第四个时期。(5)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大一统”,是游牧行国发展第五个时期,时间是洪武元年(1368)至1911年。

  • 标签: 游牧行国 王朝藩属 族群互动 阶段划分
  • 简介:山东运河遗产廊道遗产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具有较好旅游发展前景,然而目前由于缺乏协作,旅游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以山东运河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协作基础、制约因素,并提出旅游协作策略路径。

  • 标签: 山东运河 遗产廊道 旅游协作
  • 简介: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和上海隔江相望,近代状元实业教育家张謇在此进行实业教育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使南通成为近代远近闻名“模范县”,并形成了遍布全县近代优秀建筑。其中包括用于生产工业建筑,为工业服务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这些建筑现状和未来保护利用是摆在南通人民面前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详细列举南通近代建筑及其保存状况,并阐述了南通为保护工业遗产所做尝试,为相似工业遗产城市保护工业遗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南通 近代建筑 保护 工业遗产
  • 简介:本文在剖析城市自组织系统耗散结构特征基础上,重点从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两种空间尺度解析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驱动力:竞争协同。研究表明竞争协同两种力量共同决定城市系统发展演化,协同性竞争(良性竞争)有利于城市系统发展,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反之,过度竞争或竞争乏力则会导致产生无序状态产生,阻碍城市发展。

  • 标签: 城市系统 竞争 协同 自组织
  • 简介: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名城开封是著名北方水城,目前正在实施“宋都水系工程”,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原宜居城市”重要举措。系统梳理了开封水体景观由来,在调研基础上对该工程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注重水系周边历史文化景观塑造;合理规划和谨慎上马“三期”工程,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对开封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序更新改造。

  • 标签: 开封 水体景观 宋都水系工程
  • 简介:随着人文地理对地方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全球化浪潮对地方景观和地方性巨大影响,因地方"贬值"所表征出来"无地方""非地方"开始受到一些学者关注。国外关于"无地方"和"非地方"研究在概念辨析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文本分析、实证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哲学存在性争论、理论性探索到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分析"无地方"和"非地方"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所表征的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看,国外对"无地方"和"非地方"研究已有一定成就,而对其研究成果辨析和引入将会给国内地方研究带来理论研究新视角以及实践层面的新思考。

  • 标签: 地方 非地方 无地方 研究进展
  • 简介:全球“文化核心化”时代来临,使得国家或城市之间竞争逐渐转向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竞争。以江苏文化自觉为研究逻辑起点,论述了“文化力”向“文化软实力”转变时代必然性.从全球和地方双重视角总结出“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厘清江苏地域代表性文化要素类型特征,并提出江苏文化软实力提升目标定位。最后,从文化区位、文化传承、地点精神和文化资本等方面提出江苏文化软实力具体实现路径,以此为江苏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一种理论上思考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文化自觉 江苏文化 文化软实力 文化资本再造
  • 简介:通过访谈问卷、草图绘制、因子分析及现场路线记录等方法,对西湖周边游客及其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游客对于微观空间意象,并抽象得出了宏观空间结构意象。通过这些数据,试图探讨游客路径选择空间意象是否存在关联度,以及在哪些方面存在何种强度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环西湖游客主要有两种空间活动类型,即全体利用型和周边利用型,主要分布在4个区域。每种类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序,这与图片辨认得分结果及所绘制意象地图中空间意象五要素出现频数相吻合,即旅游者对空间意象感知结果,直接影响到自己路径选择行为,可感知到意象要素越多越能帮助旅游者做出最合理路径抉择。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对西湖环湖景区规划设计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路径选择 空间意象 认知地图
  • 简介:基于六大城市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种贫困测度和多层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大城市居民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城市低收入邻里贫困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广州、西安相对丢失(relativedeprivation)严重且低收入群体层级结构复杂,昆明贫困深度大,而武汉财富集聚相对明显。贫困多层模型表明低收入邻里贫困主要影响因素仍存在于个体层面,个体在家庭制度、市场制度、国家福利供应中所表现特征影响了贫困发生率;城市贫困同时存在邻里效应,主要体现在邻里经济状况和贫困文化影响作用;而城市间贫困差异亦不可忽视。

  • 标签: 贫困测度 贫困影响因素 邻里效应 福利三角
  • 简介:本文回顾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起源、发展历程,评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内涵、目标、概念性框架、运行、障碍及评价研究状况.本文认为,当前研究逐渐“合流”,形成跨学科研究领域,战略研究视角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认为,进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做什么”“怎么做”和“结果如何”问题,应重视引入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

  • 标签: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营销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
  • 简介: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关系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有必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本文从理论基础、方法论、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回顾了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述评展望。研究首先厘清了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研究理论基础;其次从通勤行为、就业可达性测度等方面总结了职住关系测度方法论,并对居住—就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国内外职住关系研究内容进行比较述评,并展望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领域。

  • 标签: 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 简介:移动信息时代与大数据时代到来,促使城市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随着智能手机出现和手机功能不断发展,手机普及率大大提高,基于位置服务应用智能手机数据成为最具研究意义大数据来源之一,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问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方法。本文对该数据特征和以往其应用于城市研究领域方法进行了总结;结合该数据特征和智慧城市研究领域,从城市居民行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管治四个方面介绍了智能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研究应用。文章最后对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并强调手机定位数据研究应与规划实践相结合。

  • 标签: 智能手机 定位数据 城市研究
  • 简介:在分析区域空间体系发展变化轨道交通导向作用基础上,研究重点关注两者关联性要素:城市多样性、土地开发密度混合度、分区规划城市更新、交通规划体制。通过对轨道交通建设如何影响区域内城市结构城市形态、城市用地布局如何影响交通方式、交通需求进行深入阐述,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角度(城市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协调机制、土地交通资源整合)来审视城市发展政策选择。

  • 标签: 区域空间 城市规划 轨道交通 导向型
  • 简介:近几年来,江苏在推进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处于加速推进阶段。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破除。认为当前重点方向是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镇包容、吸纳功能。政策实施重点难点包括: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使用制度、弥合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巨大差距、促进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构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针对当前重点难点,提出加强对基层工作宏观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边界、建立市场化和可持续融资机制、积极化解政策性土地流转纠纷、适度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等政策建议。

  • 标签: 江苏 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 简介:查询13种外文数据库和76种外文期刊,依据文献引用次数和可得性,遴选了1914至2010年间521篇国外港口地理文献,通过梳理近百年相关文献发现,效率评估、空间竞争、体系演化、港城互动、组织管理等构成了港口地理学研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重点剖析了国外港口地理研究研究成果、学者合作、研究区域和研究主题等方面的特点和新倾向。文章最后指出,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港口环境深度变化,海向腹地、港口价值链、物流资源整合等新领域将成为国外港口地理研究新近趋向和前沿领域。

  • 标签: 国外 港口地理 研究回顾 研究展望
  • 简介:引入文化线路概念,尝试通过线性交通联系,将城市中不同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相关联历史遗迹有机联系起来,探索城市线性历史遗产整体保护策略。以重庆渝中区抗战文化线路保护为例,通过挖掘抗战遗址,梳理抗战文化线路,以抗战文化线路复兴为目标,从空间、文化、旅游、管理等四个维度初步探索了城市线性历史遗产整体保护方法。

  • 标签: 文化线路 城市线性历史遗产 整体保护 保护策略
  • 简介:本文提出了“文化景观→文化载体→空间数据库→载体联合→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空间数据库地图化表达模式,为开展系统性文化地理研究奠定基础。蔚县剪纸实证研究中,通过解析蔚县剪纸文化景观,建立了包括艺人、生产作坊、文化受众、网络店铺等10种文化载体空间数据库;通过不同文化载体整合实现艺人分布空间、艺人行为空间、艺术风格空间、艺术传承空间和产销空间等地图表达成果。地图表达为进一步开展景观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挖掘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是针对文化地理研究方法论探讨和实证,通过文化景观抽象语言描述到地图可视化表达,为非物质文化现象时空研究提供了新模式。

  • 标签: 非物质文化 文化载体 空间数据库 地图表达 蔚县剪纸
  • 简介:长长脖颈,尖尖下巴,下塌锁骨和多彩服饰,当然最重要还有圈在脖颈上闪闪发光铜环,这就是生活在泰缅边境上长颈族代表特性.长颈族是我们对其称呼,而KAREN(克伦族)才是他们真正名字.因为战争和生活困苦,他们大多作为难民从缅甸流落到泰国边境.而这种用铜环强制颈部变长残酷传统习俗,却使得长颈族人有了极高旅游观赏价值,并且使其得以在泰国依靠旅游业而生存.

  • 标签: 姑娘 传统习俗 观赏价值 旅游业 克伦族
  • 简介: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抢劫、抢夺犯罪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城市空间环境关系。发现两抢犯罪时空分布呈现显著且稳定规律性。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起居、出行时间密切相关;两抢犯罪高发区往往犯罪目标相对集中、人口流动性较大并且作案后便于逃逸;犯罪低发区多为非生活功能区域。外来人口、商业场所、通勤人口以及交通复杂程度等城市环境因素对两抢案件数量呈显著正向贡献。两抢案件发生要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犯罪目标时空上集聚、较强的人口流动性以及作案后逃逸方便。

  • 标签: 抢劫与抢夺 犯罪 时空分布 城市环 上海浦东
  • 简介:旅游目的地意象是入境游客对目的地认知核心内容,也是其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主要载体.本文以旅华美国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目的地意象为研究内容,通过4批次全程客流跟踪调研方式获取了开放式语句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开放式编码抽取了旅华美国游客对中国意象认知11个主范畴,主轴编码构建了典范模型,继而开发了入境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故事线.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吸引物、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特征是游客目的地意象形成因果条件;目的地所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以及人际互动成为重要中介条件;目的地意象形成主要脉络是情感涉入;游客目的地城市意象会刺激并促使游客产生行为意图.

  • 标签: 目的地意象 扎根理论 典范模型 美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