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熵值法从城镇人口聚落、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方面对山西省96个县市2005和2011年两个时期的乡村性进行测度,并借助ArcGIS10.0软件和Geo-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乡村性空间差异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县域乡村性减弱但各县市差距扩大;乡村性空间格局总体保持稳定,乡村性弱的县市多分布在中南部,位于汾河谷地、铁路沿线,乡村性强的县市多分布在东西北部的山地地区。(2)乡村性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且集聚中心不断强化,冷热点空间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热点区分布在大同东北部、忻州西南、吕梁北部、运城西南、临汾西部,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太原、吕梁、晋中交汇处以及晋城、长治交汇处。(3)产业发展、交通区位、资产投资及空间近邻效应是影响山西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 标签: 乡村性 空间格局 ESDA 山西省
  • 简介:为研究吐鲁番A级景区的空间格局对游客选择的影响,先对吐鲁番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基于点状要素和线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之后对A级景区的空间格局与游客选择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的A级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格局,并且景区靠近主要交通干道和交通节点,景区的空间格局与游客选择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吐鲁番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为该地区旅游开发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吐鲁番A级景区 空间格局 景区出现率
  • 简介:利用百度在线地图和统计面板数据构建物流热度数据和物流热度关联指数,以此探究河南省物流业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地级市尺度上,经测算2005-2015年间物流业重心及其移动距离,发现河南省物流业经历了豫东平稳发展、豫西快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以郑州为核心区带状集聚分布。②县级尺度上,河南省物流业呈现以郑州为发展核心以陇海铁路沿线为发展主轴的“点-轴”空间格局,“点-轴”区域之间存在较弱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即区域内部空间关联程度偏弱。最后,结合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制度导向分析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并从优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物流业的顶层设计和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物流热度 空间格局 物流业 河南省
  • 简介: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构建城市化长效机制。本文从指标代表性入手,在构建旅游化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省际格局。结果显示,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出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东中西梯度递减的格局。这种省际格局的形成是经济水平、服务供给、环境条件、产业实效、资源优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具有经济主导和产业支撑的特征。未来应遵循地域差异与实际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旅游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优化策略。

  • 标签: 旅游化 城市化 耦合协调关系 省际格局 形成机制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科技旅游与科学旅游的不同,发现科技旅游中存在一些不真的现象,并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减真实.科技真实是一种新真实,也是视觉加体感的真实,还是一种科学的原理真实,此种真实适合于满足普通旅游者的求知欲,而不再限于勇敢和有智力的旅游者.本文认为,减真实位于不真之前,在不真的那一面还有造假,而减真实更接近于真实,只有一定程度的不真实,才为科技旅游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可以用连续谱理论去认识并确定科技旅游的位置,以减真实为前提,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从而使旅游者可以获得倍于原真的快乐.最后总结并讨论了科技游乐园的一些技术原理.

  • 标签: 科技旅游 减真实 去危险化 VR技术 体感
  • 简介:产业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对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基本概念,产业竞争机理、要素磁性吸引机理、品牌性市场环境促进机理、交易成本节约机理四大形成机理,操作和制度层面的运行机制进行辨述,对近年国内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发展进行反思,从硬环境方面提出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关联性配置和精确性定制,软环境方面提出设计灵活的政策机制、齐全的功能配套、特色的产业文化以及便捷的生活服务等转型发展路径。成果可为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知识经济 创新型产业 产业集聚空间 转型发展
  • 简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向西南地区推进,山地城市独特的地域风貌正逐渐被现代建筑代替,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特色危机。然而由于山地城市尚处于由数量增长向内涵提升的转型期,城市特色相关理论十分缺乏,亟需规划研究与指导。以重庆巴南区为例,将多维比较的方法引入城市核心特色资源识别,在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市空间三个方面将巴南与重庆其他区县进行比较,凝练出巴南核心城市特色,并通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特色格局,将特色要素融入空间规划,提出培育城市核心节点、梳理山水绿道、规划城市色彩等与巴南相适应的城市特色规划措施。

  • 标签: 山地城市 城市特色 多维度比较 特色格局 巴南区
  • 简介: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竞争力要素,在地方产业优化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由于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思路固化单一,其文化产品、发展模式同质化的问题愈加凸显,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探究资源禀赋与文化资源禀赋、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品服务、文化资源与全球化以及大众文化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重新审视文化资源禀赋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机理,为地方文化产业差异化与特色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资源禀赋 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产业
  • 简介:蒙阴县抓住临沂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好机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配置区域旅游资源和要素,努力打造旅游产业的升级版,全域旅游新格局和新业态逐步形成,旅游产业获得稳步健康发展.但是,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全域旅游发展动能不足、旅游要素配置不尽合理、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

  • 标签: 蒙阴县 全域旅游 问题 对策
  • 简介:红色沂蒙精神,薪火相传。8月22日,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山东红色旅游推广联盟或立大会暨山水圣人红色旅游推介会在临沂隆重举办。

  • 标签: 红色旅游 沂蒙精神 革命老区 传承
  • 简介: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以及经济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日益繁荣,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特点日趋显著,产业由各自为政的分散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群发展的规模发展态势.产业集群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竞争力、增强产业销售能力、形成稳定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济交易成本以及提高产业对市场的灵敏度的强有力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探究,将理论总结和实践相结合,总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特征及形成机理,从而得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化启示(1)利用当地资源,重视文化资源开发;(2)人才建设先导,提升产业创新能力;(3)重视产业链优化,发挥产业联动优势;(4)重视协同合作,利用知识溢出资源;(5)完善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机制.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发展机制 优化启示
  • 简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纲领性要求,我国当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大演化、大变革的关键期,有必要将日本“内生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途径。通过对我国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日本“内生式发展”的关联性进行解读,明确了“内生式发展”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想形态,同时也高度契合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为进一步实践我国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并借鉴日本乡村运动的丰富经验,应从乡村集体资产利用、应地制宜发展特色、活用地域资源自主自立创新等方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居民实现自我充实。

  • 标签: 内生式发展 乡村振兴 融合
  • 简介: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ESDA等方法分析2005-2015年江淮城市群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上,合肥、芜湖、铜陵三地市耦合度较高,蚌埠、淮南、六安等地市耦合度较低;(2)2005-2015年间江淮城市群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度水平是趋于优化,尤其是淮南、马鞍山转型较为典型,生态环境逐渐协调;(3)研究区耦合协调度Moran'sI指数呈现“低-高-低”的倒U型发展模式,即呈现“发散-集聚-发散”的演变特征。随后,进一步分析影响江淮城市群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异机制,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均GDP、科研从业人员数、财政收入总额等,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 标签: 区域发展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江淮城市群
  • 简介:在传统经济面临巨大发展困境的背景下,"新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新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局部井喷式发展的现状,并没有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从"新经济"的内涵出发,首先分析了"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和经济形态。其次梳理了我国"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最后为了培育新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克服当前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避免其陷入相应的困境,提出促进新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新经济 困境 风险 对策
  • 简介:本文梳理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2011年以来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经验,指出工业遗产工作目前在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组织等层面面临的困境,包括价值认定、再利用惯性和工作组织模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我国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对研究实践的全面总结和有关问题的积极思考将有助于国内工业遗产真正走上可持续道路。

  • 标签: 工业遗产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再利用
  • 简介:历史村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我国城乡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梳理了中国历史村镇三十多年的保护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思历史村镇保护发展中应该秉持的原则与策略,即以积极改善历史村镇人居环境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地引导农村居民自主自治地投入其中,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历史村镇走向永续发展之路。

  • 标签: 历史村镇 保护历程 永续保护
  • 简介:兵团在南疆发展的战略意义涉及两方面.其一,不但有利于提升兵团南疆师团的综合实力和维稳能力,改变兵团“北强南弱”格局,改善南疆治理结构,而且有利于加快推进南疆地区发展,改变新疆社会经济“北重南轻”的局面,从而实现南疆稳定与发展的目标.其二,有利于构筑中国西部安全屏障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支点,有效抵御域外反华势力的渗透.兵团在南疆发展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和维护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 标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南疆稳定
  • 简介:基于对咸阳市乡村旅游业的实地调研,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在生态资源、旅游品牌、民俗文化、交通区位方面的优势和在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素质、产品开发层次、游客流量分布、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不足,再结合国家战略、地方政策的支持以及民生需要给其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咸阳市乡村旅游应该丰富产品结构、加强基础设施、提升人员素质、突出特色品牌、强化产业支撑、引领智慧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咸阳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 简介: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新理念、新模式,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总体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对大连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域旅游自正式提出以来,一直得到各界关注。目前国内对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完善。分析大连市全域旅游发展背景和优势,阐述了大连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总结了大连市全域旅游发展需引起关注的问题,为科学务实做好大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大连市全域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全域旅游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大连市
  • 简介:中国是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传承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职责,但是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国际上运河保护发展有不少成功经验,加拿大里多运河和法国米迪运河等就是成功的典型,其经验可概括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促进地方文化与运河文化深度融合、合理组织旅游交通线路、实施分区分级管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明确高效的管理方式和职能分工。上述经验启示北京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发展应深入挖掘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汇集成具有吸引力的运河文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北京大运河对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科学划定运河文化带发展范围,实施分区管治;健全法律体系,坚持依法依规行政;完善政府管理机构,提高治理能力;建立多层次多尺度的旅游线路,提高便捷性和互动性。

  • 标签: 中国大运河 文化带 通州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