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承德地震台工作实际需求,编写了承德地震台业务自动处理软件。软件采用Autoit语言编程,以承德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处理为例,模拟台站人员值班过程,实现电脑自动执行中国地震前兆数据处理软件系统(2014集成版)收集数据、处理分析等功能。

  • 标签: 形变观测 自动处理 程序设计
  • 简介:本文用AlphaGUARD测氡仪进行真空状态下静置时间氡浓度关系实验,以总结AlphaGUARD测氡仪测试氡值最佳稳定时间段及氡值变化是否符合氡衰变规律;通过对平行样品观测,分析了AlphaGUARD测氡仪FD.125测氡仪一致性问题。结果表明,在静置时间70min以内,氡值变化比较稳定,70min之后氡观测值逐渐降低,基本符合氡放射性衰变规律;AlphaGUARD测氡仪FD-125测氡仪结果具有一定偏差,平均相对偏差小于约10%。据推测可能是两个仪器系统测试误差造成,另外FD-125测氡仪自身存在校准氡源活度样品浓度差距过大而导致测试结果偏离等缺点。以上实验结果为AlphaGUARD测氡仪在地震系统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 标签: AlphaGUARD测氡仪 FD-125测氡仪 静置时间 对比观测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灾情信息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术、RIA技术、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等,设计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式分级分层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网页、手机APP、手机微信、短彩信等方式实时快速地发布地震应急过程产生各类灾情信息,可为指挥人员、应急专业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快速灾情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灾情 信息服务 发布平台 网页 手机
  • 简介:主要分析了河北数字地震台网近年来记录到华北区域近震中6种常规震相(PN、PG、P11、SN、SG、S11)基本特征,分析总结了该区震相特点。利用编目震例库动态分析演示系统软件,建立了河北台网典型地震震例库。为新人快速了解该区域地震波形特点和应注意问题提供了图文、声音、视频并茂基础数据。

  • 标签: 数字化近震记录 震相分析 典型震例库
  • 简介:深井盆地是山西断陷盆地带北段内部一个规模很小次级盆地,为中更新世以来发育三角型山间小型盆地。盆地附近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深井盆地南缘断裂为主控边界断裂,控制着盆地发展演化。本文通过对地形地貌、断裂剖面、地层测年及地震活动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了断裂活动时代和活动速率等参数,综合阐述了断裂空间展布及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深井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期间仍在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断裂具有分段性,西段长约6km,多处可见断裂错断晚更新世地层剖面,属正断倾滑性质;东段表现为盆地黄土斜坡直接接触,由西向东断裂地貌表现逐渐减弱,未见明显断裂剖面,止于NW向构造,附近发生4次4%级地震该段断裂关系密切。

  • 标签: 深井盆地 活动断裂 第四纪 活动性
  • 简介:砂土液化判别是地震地质灾害判定和预测一项重要工作,判别方法以规范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规范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本文在查阅大量唐山地震震害资料基础上,选择3个典型工程场地,根据实际钻孔现场标贯原位测试数据,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方法进行液化判别,发现规范判别结果与实际震害现象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分析认为,抗震设防烈度实际地震动不同、地下水位变化、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局部场地效应、地震动持时以及实验造成的人为误差等,均是造成差异原因。分析结果也表明,规范中判别方法具有较普遍适用性和较强实用性,但由于基础数据局限性及判别公式本身存在定性异常,其判别结果合理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这也是造成判别结果与实际震害现象存在差异原因之一。本文研究结果对地震液化机理认识、判别方法完善,均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液化 规范 震害 唐山地震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地震行业地面骨干网应急卫星通信网运行现状及互联存在路由问题,讨论了实现两网互联路由设计目标和策略,根据OSPF协议BGP协议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统一互联接入方法,以及联合使用OSPF和BGP协议解决两网互联路由问题具体方案,经网络仿真平台测试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 标签: 地震行业地面骨干网 应急卫星通信网 OSPF BGP 互联
  • 简介:分析认为玉树地震台井水温2015年3月出现异常很可能与尼泊尔8.1级地震有关。进一步分析玉树井水温自2007年以来观测数据,发现这口井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2009年11月12日德令哈Ms5.0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前均出现较明显前兆异常,分析这口井对应不同地震异常曲线形态,得出这口井在尼泊尔地震前异常形态汶川、德令哈和玉树地震前异常形态不同结论。

  • 标签: 玉树水温 尼泊尔8.1级地震 前兆异常
  • 简介:本文系统介绍了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设计思路,包括多源数据处理集成方法、查询方式结果展示方式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关键技术等内容。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将来源于不同部门影响我国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各类因素数据纳入统一管理平台,向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和相关地震应急人员提供便捷直观信息查询服务,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桥梁,有效缓解了部门之间数据孤立壁垒。

  • 标签: 地震应急救援差异性查询平台 多源数据 WEB专题图
  • 简介:结合地震应急中对专题图产出要求,研究“天地图-陕西”切片方式和服务方式,在ArcGIS中实现了天地图瓦片数据矢量数据相结合。通过研究数据库监听技术、基于Python语言和ArcPy包出图技术,实现地震三要素自动获取和影响场产出,并最终实现了基于天地图数据地震专题图自动产出,完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专题图出图效率。

  • 标签: ArcPy 天地图 地震专题图
  • 简介:简单介绍了通渭地震台观测条件,并对通渭台近几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级地震发生前,通渭地电阻率资料出现明显波动异常,波动异常持续1年多,震后恢复正常年变形态。

  • 标签: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地电阻率 异常变化
  • 简介:2014年云南景谷先后发生MS6.6、MS5.8和MS5.9中强地震,云南强震动台网获取了丰富加速度记录。本文整理了各次地震中固定台和流动台获取强震动加速度记录资料,分别进行了地震动衰减关系和加速度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所观测到加速度峰值比云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值高,反应谱谱值随震级增加有增大趋势。最后将益智强震台作为典型台站,分析了该台站在地震中场地放大效应。

  • 标签: 景谷地震 强震动记录 衰减关系 场地效应 H/V谱比
  • 简介:本文依托西安地铁5号线某区间工程,针对矿山法隧道盾构法隧道接口处断面突变条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当两者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为3.5m时,隧道横向强度变形、纵向抗拉抗压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随着隧道断面高差增大,结构变形也相应增大,接口处为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当接口处矿山法隧道断面增大时,地表位移及盾构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差略有增大,而矿山法隧道拱项、拱底相对位移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当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介于4-7.5m时,矿山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明显增大,不利于结构抗震。因此为确保地震作用下不同断面隧道相接处结构抗震满足要求,建议断面高差控制在4.0m以内,可将矿山法隧道设计成刚柔结合复合式衬砌结构,同时可考虑加固地层、设置变形缝或柔性接缝,并在条件允许时适当减少衬砌结构厚度等。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地铁 盾构法隧道 矿山法隧道 断面突变 地震响应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MS8.1级地震,给人们提示是:在发生过强震地方,有可能再次发生同样强度地震。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台湾就发生过两次MS8.0级大地震,遗憾是对两次强震均未获得强震加速度记录。上海是目前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城市。本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合成台湾MS8.0级大地震,通过合成得到加速度时程来估算对上海产生地表面波强度。将来台湾一旦发生MS8.0级大地震,其面波对上海高层建筑影响也将最为显著,本文给出估算强度旨在为地震应对和应急救援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经验格林函数法 地震动 高层建筑
  • 简介:介绍了皖23井基本情况,立足于皖23井水位仪对于强震映震现象,根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皖23井强震映震效应与强震震级、震中距关系,并给出回归方程。

  • 标签: 地下流体 映震效应 特征分析
  • 简介:利用WebGIS技术,在ArcGISServer平台下构建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共享系统,通过局域网向局内用户提供地震应急数据服务,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能够进行数据浏览、查询、空间及统计分析等,系统不依赖于桌面GIS软件,具有成本低、跨平台、应用简单特点,访问快速高效,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得到更广泛应用,为地震局各部门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地震应急 数据共享 WEBGIS ARCGIS SERVER
  • 简介:采用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产出观测报告,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兴海地区2008年以来中小地震进行了精定位。结果表明,精定位后丛集地震更加集中,并显示出北东或北北西向优势分布。丛集地震展布特征断裂构造存在较好联系,①区地震哇洪山—温泉断裂及其次生断裂有关,②区地震印证了重力和航磁资料联合推测扎列里龙洼—塔秀断裂存在,③区地震受控于哇洪山—温泉断裂。震源深度改善了初始定位结果分层现象,①区和③区深度主要分布在0km-15km,②区深度分布在0km-25km,深度分布范围异同所属构造性质有关。

  • 标签: 双差定位 兴海地区 地震构造
  • 简介:利用测震数采器对昌平台CZB钻孔倾斜仪开展了100次/秒高频采集实验,记录到了可靠观测资料,其中蕴含地震信息也更加丰富。同时利用十三陵台测震资料昌平台钻孔倾斜高频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仪器都记录到了地震波响应,但由于频响特性差异,钻孔倾斜仪记录地震波所对应P波震相较弱;通过频谱分析估计钻孔倾斜仪频响偏低频,其频率上限大致在0.1Hz以内;对于一个近地震事件,钻孔倾斜仪响应表现出测震仪完全不一样形态,其低频响应明显优于高频响应;对于远震,随着震中距增加,两者响应特性逐渐趋于一致。

  • 标签: 钻孔倾斜仪 测震仪 高频观测 频响性能 地震波
  • 简介:本文给出了唐山地区强震动记录应用研究两个实例,提出了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时选用强震动记录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唐山地区强震动记录分析处理,得到了其峰值加速度及加速度反应谱,确定了本地区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时选用强震动记录;研究了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唐山响堂三维强震动观测台阵,以唐山响堂台阵2号测井(地下32m)基岩强震动作为输入,通过2号测井土层剖面,利用2个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得到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并把计算结果与同次地震相应地表强震动记录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强震动记录 时程分析 三维台阵 土层地震反应
  • 简介:对2012年和2013年浚县地震台测震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影响数据连续性原因以及故障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对提高测震数据连续率以及提高测震系统整体工作质量提出建议以及改进方法。

  • 标签: 观测数据 影响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