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离不开农村群众文化的支持,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落地生根,一方面关系到“文化自信”层面的重要意义。因此,探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供给方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特色文化培育、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农村文化供给的基本方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建设是基本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而又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既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镇街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村级经济、整治村容村貌等同步建设,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群众文化供给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以本人所在的镇为例,加以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随着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战略的实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格局。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国家加大了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新建镇综合文化站 1 个,面积 100 余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 10 个、“农家书屋” 12 个。资源共享工程得到延伸,农民党员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相得益彰,实现共享。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热潮不断,农村文艺演出,观看群众常常达到上千人。各类棋类比赛、球类比赛、秧歌比赛、书画展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剪纸、手工编织等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积淀了镇村农村文化底蕴。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斷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18 周岁— 35 周岁的农村青年初中文化程度者约占 85%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约占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五)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和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我镇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年均 25% 的速度增长,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依然薄弱。资金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还仅限于部分试点村,全镇 22 个行政村,只有 10 个村建立了标准化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多数村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套设施齐全,藏书仅为 100 余册,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镇村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比较好,而经济较困难的村文化活动开展的较少。   (三)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地域特色。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地域文化形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服务方式沿袭传统模式多,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群众文艺创作力量比较薄弱,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严重不足。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热爱文艺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导致农村文化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作为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的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并且文化干部身兼数职,行政事物繁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个别镇文化站甚至成了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三无”文化站。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投入,加强农村综合文化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化站要科学性的理解习总书记的讲话,要将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融入这个作品中,通过收集、整理、展出等不同的方式建设农村综合性文化站模式,进而前面落实“文化自信”的要求。把农村文化站室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保证镇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挖掘、整理、加工农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产品,打造品牌走向市场,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二)加强农村特色化区域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文化活动内容决定着文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成效。农村文化要由“小文化”发展成“大文化”,促使城乡文化协调发展。镇文化站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利用方便农民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组织开展农民喜爱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要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要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引导群众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彰显本地特色。例如,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上,可以根据每个村落的不同发展史,建立不同的文化品牌,如该村樱桃种植比较广泛,那么在实际的发展中该村文化发展要集中围绕樱桃文化。区域化发展所注重的是一个地区内文化体系的构建是否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地域环境、资源环境等背景,在推动文化发展之路上能不能与经济、政策相互统一协调,形成系列性的发展模式,而群众文化建设上可以以镇政府做担保,鼓励创建民营企业文化等,并且可以形成文化、科技、经济同步发展的文化发展规模,以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有较大知名度的群众文化品牌。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采取有效途径和办法,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综合文化站。要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要向专职化发展,要积极为他们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其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推进健康、向上、和谐的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要组织开展“十百千”活动,选拔 10 名文化拔尖人才为带头人,培养 100 名优秀专业人才,带动 1000 名骨干分子,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为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综合所述,“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特色文化培育、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农村群众文化发展阵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文化发展之路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所以,对待现阶段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严格落实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领会农村群众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一方面丰富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落实“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刻把握其内涵要义和重点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牢把握创新体制机制这个主要着力点、形成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切入点、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根本着眼点、促进绿色发展这个重要关切点、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本立足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本篇论文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这一形势,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分析。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给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借鉴。

  • 标签: 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转型升级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轨道交通主机企业供给质量风险,阐述了其风险危害性,给出了风险管控方案与管控要求,提出了实用且可操作的物料采购供给质量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给出的供给质量风险管理实践案例和工作效果分析,可为相关企业的供给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轨道交通 车辆制造企业 供给质量 质量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我国养老产业创新发展的契机,为养老服务供求匹配以及专业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加快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速度,提高养老产业供给效率,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主要是就互联网+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养老产业 互联网 供给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GBT失效研究是提升功率器件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搭建符合实际条件的IGBT测试工装,实际测试了相同规格、不同晶圆品牌短路耐的测试数据。结果表明短路耐越大时,相对应市场维修率就低。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短路耐可以表现出器件的强壮性,可以抵御大电流冲击的能力,而市场失效是和大电流的冲击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

  • 标签: IGBT   短路耐量   市场维修率 失效分析
  • 简介:摘要需求侧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不能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建筑企业面临资金周转不畅、订单数量不足、高效员工短缺、项目管理粗放等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供给侧的大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文章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究,并提出可行的策略。

  • 标签: 供给侧 建筑施工 转型升级
  • 简介:介绍伸缩梁的使用原理,并通过顶梁窗口尺寸、顶梁内部距离与伸缩梁上翘角度的分析,指导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控制要素。

  • 标签: 液压支架 伸缩梁 上翘角度
  • 简介:摘要:为了充分了解几何测量数据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用齿轮检测数据为参考,对齿轮检测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并简单概述使用几何检测数据统计方法对齿轮检测的数据结果进行研究总结,对几何测量数据统计方法进行实际的检测运用,证明其检测的合理性。

  • 标签: 几何量检测 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
  • 简介:摘要:在电厂的能源消耗中,锅炉燃煤消耗占主要份额。如何降低锅炉消耗,降低机组耗氨,是电厂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运行方式,以提高锅炉效率,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 标签: 优化 耗氨量 运行调整
  • 简介:摘要随着出生人口的逐步下滑,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未富先老的问题逐渐严重。多个省份已出现养老资金的亏空。在于如此巨大的养老负担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难以承担养老的任务。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东莞逐步构建以机构为主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本文通过对东莞养老机构服务评价的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议及对策,对改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养老服务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某工程背景下对砂石骨料生产加工流程的简要以及砂石骨料生产过程的分离控制方法和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应用进行分析,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 标签: 砂石骨料加工 含泥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换热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列管式换热器作为化工常用的一种换热器类型,根据使用材质的不同,其应用范围也不相同,广泛的应用在化工、 轻工、冶金、制药、食品等行业,其应用特点非常明显,其占地面积小,具有无毒性,不易结垢,适应性强,高效节能等特性,适用于高温高压等设备。本文结合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结构特性分析影响换热器冷的各种因素,具有指导生产工艺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列管式换热器 冷量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如果砂石骨料当中的含泥比较高,投入 到相应的工程当中使用 ,将会 对最终生产 的水泥混凝土的相应耐久性性能以及使用 性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减少相关的砂石骨料当中的高含泥,降低甚至消除对拌制成的 水泥混凝土的相关耐久性能以及使用 性能 的不良影响,就需要在砂石骨料的实际 生产过程当中控制好料源 的含泥,同时保证 其中的相应石粉含量。本篇文章主要对相关的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带去一些启发,对砂石骨料生产行业的技术质量提升做出一点贡献 。

  • 标签: 砂石骨料,含泥 量,技术
  • 简介:摘要:工程清单是招标人编制控制价、投标人编制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实际上,工程清单就是对税收、流程、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整理的列表,最终所设计的列表能够满足于图纸对各项材料以及花费的需要。最终清单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在此中标有相应的注意事项。科学合理的计量清单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完整的数据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因计算失误所带来的计价影响。工程清单作为目前市场流行的计价模式之一,由于其自身存有诸多优势而被市场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浅谈招标工程清单计价的价值,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招标 工程量清单计价
  • 简介:摘要:工程造价管理由“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价分离”的市场模式转变,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把价格的决定权交给参与市场的各方,并最终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从而真正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工程造价。这对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促进工程招标、投标机制的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 招投标 企业定额
  • 简介:摘 要:习总书记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全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东莞市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东莞市一方面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走向高端制造业,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东莞市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本文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东莞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对策进行研究,为东莞市提升就业给出自己的建议,对东莞提升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东莞 产业升级 就业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政治保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基本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的制定。这些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中,土地制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的土地的方面的政策法规在20世纪社会经济及生产条件下,给予了农村土地的保护和农民的利益带了极大的保护,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下,这些政策法规已经无法匹配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给农村经济的腾飞带来了掣肘。鉴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仅关涉乡村治理现代化,而且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短板。

  • 标签: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 土地利用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