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的基本情况、病因和救治情况等,进一步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水平,不断降低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收集整理浦东新区南汇地区7家助产医疗机构2007-2010年成功抢救31例危重孕产妇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1例危重病例中,外地孕产妇占93.55%,主要病因是产科出血和子痫等疾病。结论要对所有孕产妇实施全覆盖、全程孕期管理,不断提高危重抢救成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危重孕产妇 抢救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方法应用专题小组访谈(FDGs)的方法.结果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AIDS/STD的预防和自我保护的知识;男性流动人口对待性的态度较为开放,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的倾向.流动人口有获得健康教育干预的需求,喜欢的干预方式为发放小册子、观看VCD和与专业医生座谈等方式.结论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AIDS/STD的预防和自我保护知识.

  • 标签: 上海 浦东新区 流动人口 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知识
  • 简介: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ROCCIPI方法,从规则、过程、机会、能力、交流、利益、意识7个方面系统分析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在上海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政策的建议。

  • 标签: 收支两条线 社区卫生 ROCCIPI技术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游泳运动的普及发展,游泳场馆已成为人民文化生活、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洁的池水可以传播多种介水传播的传染病.为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游泳者的健康,2004年我们对我区2004年游泳池水质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游泳池水质 上海市浦东新区 监测分析 人民生活水平 2004年 介水传播
  • 简介:目的了解大型商场空气质量现况.保障其公共卫生安全。方法以上海浦东新区所有大型商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家进行采样及检测,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抽取4家大型商场其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0)、可吸入颗粒物(PMl0)、甲醛(HCHO)、空气细菌数等指标合格率均为100%;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4家大型商场空气质量均为Ⅱ级(未污染),指数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4家大型商场空气质量均为I级(良好)。结论目前浦东新区大型商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空气质量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上海市伤害报告卡资料,调查社区内居民伤害发生的现况,为社区伤害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对就诊的意外伤害患者填写上海市伤害报告卡。对2008-09两年内的就诊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内来社区医院就诊的病例共填写1385张报告卡。伤害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挫擦伤(占36.03%)、扭拉伤(占28.52%)、骨折(占24.33%).发生伤害的男性637人(占45.99%)、女性(748人次,占54.01%),男女比例约为11.17.男性和女性都是以跌倒坠落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0.0%和76.3%。男性钝/锐器伤的发生率为27.5%,高于女性的12.4%。除>60岁年龄段以脱位、扭拉伤的发生最高外,其他各年龄段均以挫擦伤的发生率最高。骨折的发生率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开放性伤以16-30岁的人群发生率最高。离退休人员的伤害发生率最高,占调查对象的41.01%.钝/锐器伤主要受伤部位为手指和脚趾(占67.50%)。结论离退休人员是伤害发生率最高的人群,主要是在家中跌倒坠落导致下肢骨折,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致跌环境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意外伤害 人群
  • 简介:视力低下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病中发病率及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该人群疾病控制中的重点及难点。为了解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视力低下问题的现状,掌握视力低下问题的发展趋势,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2006年对浦东新区部分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情况进行了纵向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上海市浦东新区 监测结果 学生视力 视力低下 学龄儿童 疾病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2012—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全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探讨手足口发病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当地同期气象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并探索二者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数38707人,年均发病率为179.21/10万;就全年发病情况看存在明显峰值,发病人群均集中在散居儿童、幼拖儿童和学生,周发病数与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有较强相关性;“梅雨时节”与非梅雨时节相比,周发病数、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相邻两年呈“一高一低”的发病趋势。“梅雨时节”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与全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象因素间的差异可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梅雨时节 流行病学 气象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对浦东新区≥15岁常住居民共10657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浦东新区成人糖尿病、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20.18%、11.39%和5.32%(标化率分别为9.94%、6.59%和3.04%),新诊断糖尿病比例占4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向心性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变量为糖尿病患病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浦东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有糖尿病家族史、向心性肥胖、有高血脂或高血压的人群是浦东新区成人糖尿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2008—2014年浦东新区公立医疗机构医师配置和医疗服务量状况,为浦东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师配置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相关卫生统计资料,对浦东新区内所有区属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4年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人均医疗服务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21.06%和49.91%;农村地区区属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人均医疗服务量上升更为显著。结论: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人均医疗服务负荷显著增加,且城乡差异显著,需提高农村地区区属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配置。

  • 标签: 医师 配置 医疗服务量 浦东新区 公立医疗机构
  • 简介: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数据质量成为了影响平台应用的关键因素。如何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并有效提升数据可用性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实际,对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后续的数据质量管理提出思路。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化 数据质量 数据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产后半年内妇女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浦东新区产后半年内妇女进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对15个人口社会学因素和17个医学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8个维度逐一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产后半年内妇女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有:距离分娩时间短、缺乏社会支持、夫妻感情不良、由丈夫单独照顾产妇、初诊建卡时间晚、产妇有尿失禁、产妇文化程度高、婴儿出生评分异常和婴儿人工喂养,各影响因素作用于生命质量的不同维度。[结论]距离分娩时间长短是产后半年内妇女生命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及相关部门应从个人、家庭、社会各个层面给予相应的关注及支持。

  • 标签: 产后妇女 生命质量 健康调查简表 妇幼卫生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和伤害发生时的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8131例老年人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70.32±8.78)岁,男女性别比0.85∶1;老年人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或咬伤或开放伤(28.39%)、挫伤或擦伤(27.76%)、颅脑外的其他骨折(25.36%),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或坠落(55.73%)、刀或锐器伤(23.90%)和钝器伤(7.71%);老年人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58.62%),易受伤害的活动为家务活动(40.92%)。结论浦东新区老年人伤害主要是在家中跌倒或坠落受到的伤害,因此老年人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预防。

  • 标签: 伤害 监测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上海浦东机场地区蚊幼种类分布和习性。方法捞勺和水网法。结果野外采集的蚊幼在室温条件下饲养羽化成虫4174只,共4属11种(按蚊属1种,库蚊属8种,伊蚊属1种,阿蚊属1种);致倦库蚊、淡色库蚊和迷走库蚊幼虫主要孳生在洼地积水、水坑与电桩积水,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二带喙库蚊、凶小库蚊、红胸库蚊和褐尾库蚊孳生在芦苇沟与水沟,白纹伊蚊孳生于小型容器积水,骚扰阿蚊孳生于粪池。结论浦东机场蚊幼孳生地较为广泛,应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

  • 标签: 蚊幼 孳生地 调查
  • 简介:目的评价上海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了解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2011年10月1日前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18人,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将被调查者分为血糖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5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7.46%,各项指标检测的平均值均超过ADA推荐的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史长,腰臀比异常,超重或肥胖等因素为血糖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上海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血糖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浦东新区全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为浦东新区卫生人力发展和配置提供决策信息。方法:收集卫生统计资料和以往浦东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数据,通过专家咨询获得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并采用VensimDSS软件构建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结果:在政策环境不变的条件下,设定上海市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平均水平为目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预测模型,预测2020年浦东新区将配置卫生技术人员37330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6.433。结论:按所设定的目标,2020年浦东新区卫生技术人员仍将短缺,应当调整卫生人员的招聘成功率。同时,浦东新区应在卫生政策和管理制度上有所突破。

  • 标签: 卫生技术人员 系统动力学模型 浦东新区
  • 简介: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它与艾滋病、疟疾共同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传染性疾病在浦东新区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肺结核的发病情况依然严重,每年报告的新发肺结核患者数位居浦东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前5位,是该地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

  • 标签: 结核 流行病学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浦东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单次和重复感染的发生率、人群特征及分布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整理浦东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单次及重复感染时间、地区、人群、病例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浦东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报告感染病例37699例,重复感染发生率2.72%。单次与重复感染高峰均在5~7月份;两次感染时间间隔平均16.04个月,80%的重复感染发生在初次感染24个月内;重症、轻症病例重复感染率分别为5.56%、2.71%;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重复感染发生率为6.56%、2.73%、3.77%。结论患儿的性别、初次发病年龄影响重复感染的发生率,城乡幼儿、不同户籍幼儿、不同病例类型患儿重复感染率无差异;应加强重复感染病例的病原学监测,适时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型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对上海浦东新区浦东2005~2010年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应用SPSS16.0软件对样本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告知承诺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样本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中告知承诺合格率总体呈现年度上升趋势。(2)不同经济类型告知承诺合格率不同,个体工商户承诺合格率最低。(3)管理不到位,卫生设施缺乏或不齐全是造成告知承诺合格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事后监管,完善相关配套许可文书,完善告知承诺条款、提前介入指导等措施总体对提高告知承诺合格率有效;需针对不同经济类型、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指导和行政处理方式。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许可 告知承诺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