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药浴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探索对老年失眠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途径。方法对30例老年失眠患者每晚睡眠前取温热的自治中药助眠药液加入温水中浸泡双足15~30min,疗程6个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进行睡眠质量的评定,并随访观察抗失眠药物的使用变化情况。结果PSQI评分比较显示,中药足药浴治疗后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p<0.050)。随访显示中药足药浴治疗后患者使用抗失眠药物剂量下降,13.3%的患者停用抗失眠药物。结论中药足药浴能够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抗失眠药物的使用。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障碍 中药足浴 抗失眠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眠汤对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57例失眠症患者,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47±15岁,病程1-12年,平均6±4年。给予失眠汤口服,每日一付,分早晚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服用失眠汤4周后,失眠症患者近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87%。服药前后夜间睡眠时间与日间觉醒时间比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调查评分等项指标经自身比较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失眠汤对失眠症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失眠汤 失眠症 药物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举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病人48例计算其有效率。结论中药针刺配合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 标签: 针药并举 失眠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综合疗法治疗老年人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了441例诊断为失眠的老年患者中医针灸、中药,少量西药及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其中151例完成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结果采用综合治疗老年人失眠,总有效率可以达到89.57%。60~69岁的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容易患失眠。老年失眠患者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其中以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为多见。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老年人失眠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失眠症 综合疗法 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失眠为脑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的结果,通过按摩头部穴位,可以起到镇静安神、调理阴阳平衡而治疗失眠。现代医学研究,拔火罐可以通过对机体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标签: 拔罐 失眠症
  • 简介:摘要失眠是指上床难以入睡持续两周以上。有焦虑症的患者经常诉说总是心烦意乱,莫名的紧张感,坐立不安,胡思乱想,并伴有头痛、失眠、多汗、心悸等现象。目的讨论焦虑、失眠的药物治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对于焦虑失眠的患者只要找到失眠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服用一些抗抑郁剂、抗焦点药,再配合心理疗法是完全能把自己从失眠中解脱出来的。

  • 标签: 焦虑 失眠 药物治疗 药物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鸣病人不仅采取药物治疗和掩蔽治疗,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提高疗效,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6例门诊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给予药物和耳鸣掩蔽治疗,实验组106例还给予心理护理,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实验组耳鸣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70%。结论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对耳鸣病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指导,可提高耳鸣治愈率。

  • 标签: 耳鸣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研究表明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失眠占绝大多数。失眠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整夜不眠,并可反复数年不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代治疗失眠症一般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诸多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依赖,以及损害肝、肾功能等,因此不宜长期服用。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对失眠症的治疗独具特色和优势。

  • 标签: 失眠 现代治疗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手参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失眠症患者运用复方手参丸治疗,疗程7d。通过SPIEGEL量表比较治疗前后积分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复方手参丸对轻中度失眠症疗效较佳。结论复方手参丸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 标签: 失眠症 复方手参丸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失眠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失眠是指一种持续长时间对失眠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常见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多梦早醒、醒后感到不适或疲乏等。由于失眠,大脑及人体的系统未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恢复,降低机体抵抗力,大大延缓了疾病早日康复。依靠药物(如安定、舒乐安定)效果并不满意。我科在2009年对80名失眠患者进行了彻底的原因分析与总结,并根据不同的患者,制订了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失眠 原因 心理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病人约95%伴有失眠的情况,失眠不仅影响病人的健康,还可诱发脑卒中的再发。对失眠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失眠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8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接触交谈,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入睡困难66例(35.48%),早醒53例(29.12%),时睡时醒9例(4.95%),整夜不眠17例(9.34%);失眠与精神症状、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躯体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及时控制精神症状,消除疼痛和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控制失眠的有效措施。结论做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监测,可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病 患者 失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1853例失眠患者中的1234例进行了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的病例的疗效,并统计分析了560例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结果,以及314例脑血流图检查结果。结果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失眠总有效率89.63%。失眠患者以中年人特别是女性多见。560例失眠患者中有76.07%心理测查异常,其中以躯体形式障碍、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为多见。而失眠与脑血流量减少、脑供血不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结论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失眠临床有效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失眠症 针刺 电针 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脑血流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病人失眠原因,提高住院老年病人睡眠质量。方法对住院老年病人进行睡眠的护理干预,包括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睡前护理,睡眠药物的应用等。结果护理干预后有效提高住院老年病人睡眠质量。结论住院老年病人的睡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住院老年病人睡眠质量,可促进和帮助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老年病人 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