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失眠治疗中芳香疗法,为芳香疗法科学、有效、安全使用提供指导,促进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提升。方法: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失眠病因病机,明确芳香疗法应用效果,掌握芳香疗法使用办法,形成综述。结果: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眠”、“不得卧”范畴,治疗以补虚泻实、阴阳调和、益气镇惊、养血安神等为主,芳香药物可通过嗅觉吸入、体表渗透等方式,进入机体,充分发挥情绪调节、身心放松、血液循环改善、镇静促眠等作用。加之芳香疗法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易于推广。结论:芳香疗法的科学使用利于失眠改善,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芳香药物,并通过吸入法、香薰法、蒸发法、按摩法、滴药法、泡澡法等进行镇静催眠、情绪调节,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芳香疗法 失眠 睡眠质量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失眠患者给予针灸疗法对失眠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给予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针灸疗法的观察组各3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3.10.2)低于对照组(7.60.3),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改善失眠作用显著,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失眠症 针灸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主观性失眠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失眠短程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取80例主观性失眠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失眠短程行为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的PSQI评分更低;研究组经治疗后的失眠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主观性失眠 失眠短程行为治疗 PSQI评分 失眠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翻来覆去睡不着。谷副县长躺床上.不用看表,闭着双眼也知道,已到夜里十一点一刻了。果然,谷副县长的老伴就准时来到了床前。老伴左手端着一杯白水.右手捏了两粒药片,金黄黄的,若两粒没长满的玉米。是“感冒灵”。

  • 标签: 失眠症 双眼 感冒 药片 左手 右手
  • 简介:不夸张地说,三十岁前,我不知失眠为何物。当然,不是没有精神劲儿十足而一时无法阖眼的时刻。事实上我得说,那时候振奋的夜晚未免是太多了些。有时候,不是睡不着的问题,是根本不想睡的问题,是如何多霸占一点时间的问题。但是,最后总能自然地沉到梦乡中去,得到平静,或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振奋。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以上、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丢失为特征的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失眠是ALS患者中广泛存在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还可能反映了ALS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文中概述了现有ALS研究中报道的失眠问题,并对ALS患者存在的失眠相关的躯体因素及中枢神经系统改变进行归纳,以期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失眠 睡眠呼吸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于焦虑症失眠的疗效。方法通过在院内张贴海报,睡眠中心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招募有失眠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接受CBT-I治疗,对照组接受失眠相关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7例完成研究。治疗组接受CBT-I干预后的失眠严重程度量表(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接受干预后的睡眠效率与深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I既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失眠,也能改善其焦虑症状

  • 标签: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 焦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在恶性肿瘤患者失眠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6名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比对照组有优势。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肿瘤患者 失眠症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耳鸣失眠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工具,将患者随机分配至舒适组与常规组,分别采取舒适护理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舒适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舒适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改善耳鸣患者的失眠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耳鸣 失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通过对失眠的患者进行系统针刺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失眠得到明显改善,表明针刺在缓解失眠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揭示了针刺可能通过调整神经递质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睡眠激素分泌等途径,对失眠产生治疗效果。本研究为针刺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质性的临床支持,为深入探讨针刺治疗失眠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标签: 针刺疗法,失眠症状,临床疗效,机制研究
  • 简介:失眠,很多人都经历过,人们常视为小恙。又因为认识不足或治疗不妥,往往造成睡眠障碍或难治性失眠,如今临床上屡见不鲜。近三年来,笔者曾对失眠专科门诊1000例病人作跟踪随访,发现有54.8%的病人属难治性失眠,其中大部分是乱投医,或自以为是滥服药所致。

  • 标签: 失眠 失眠症 药物治疗 病因 抗焦虑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加安眠枕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65例,随机分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熏洗加安眠枕治疗,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加服思诺思或舒乐安定。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药熏洗组加安眠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安眠枕护理治疗失眠疗效理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洗 安眠枕 失眠
  • 简介:目的:探讨"478呼吸法"对改善耳鸣患者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因耳鸣出现失眠的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教授"478呼吸法"辅助睡眠。干预2个月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早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患者睡眠恶化情况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结论:针对耳鸣患者实施"478呼吸法"辅助睡眠,能够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478呼吸法 耳鸣患者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息刮痧联合平衡火罐在失眠治疗中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息刮痧联合平衡火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全息刮痧联合平衡火罐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全息刮痧联合平衡火罐应用于失眠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睡眠。

  • 标签:   全息刮痧 平衡火罐 失眠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与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律不齐患者失眠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我院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的心律不齐并伴有失眠的患者共 100 例,通过计算机筛选,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50 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 50 例,常规护理)。 结果: 经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逐周递增,且增幅较大,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为 4% ,常规护理为 16% ,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失眠,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并发症较低,应予以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律不齐 失眠症状 应用
  • 作者: 刘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23
  • 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7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应用及症状转归。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到本科室治疗失眠的患者共7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用艾司唑仑片口服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进行跟踪调查比较。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高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治疗模式对患有失眠的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症状转归时间较短,该治疗模式比常规治疗失眠患者的模式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大有益处,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此治疗模式更值得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耳穴贴压 睡眠症 症状转归 应用效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不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失眠的影响。方法:经严格纳排标准,选择100例心律不齐患者(收集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做分组处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估失眠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开展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且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心律不齐患者,在改善其失眠的同时,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取得理想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律不齐 失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