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张家港市2008-201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和三间分布。结果张家港市2008-2012年共登记肺结核2520例,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164例,占全市病人总数的46.19%。其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921。年龄分布中,15~24岁组、25~34岁组、35~44岁组发病最多,占全部病人的84.79%。职业分布中,民工发病最多,占病人总数的41.73%。结论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所占比例接近50%,以青壮年为主,应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并保证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经费。

  • 标签: 结核病 流动人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口腔科老龄患者逐年增多,对于老年患者的口腔治疗,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的口腔治疗,除了考虑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外,还应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医疗工作,解除患者的病痛。

  • 标签: 口腔治疗 口腔疾病 老年患者 口腔科医生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30例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其口腔修复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530例患者共802颗牙齿缺损或缺失,其中牙齿缺损比例73.94%明显高于牙齿缺失比例26.06%,上颌牙齿缺损或缺失比例71.89%明显高于下颌牙齿缺损或缺失比例2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30例患者中活动义齿修复比例70.75%明显高于固定义齿修复比例2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口腔修复时要根据患者口腔疾病特点选择修复方案,临床主要通过活动义齿进行口腔修复,修复重点在于重建咬颌或抬高咬颌、预防食物嵌塞和颞下颌关节病。

  • 标签: 老年患者 口腔修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发放流动人口计划免疫情况调查表,在我市流动人口生活密集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和专访,探析当前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现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程度偏低,主动接受免疫的人群较少。分析认为,要改善当前流动人口免疫现状,就必须加大政府监管、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群主动获取免疫的意识。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免疫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仍是部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的治管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防治和管理患者,控制疫情,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提出相关控制策略。

  • 标签: 流动人口 结核病人 治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中草药预防及治疗老年人口腔粘膜溃疡病,减轻患者溃疡疼痛达到治疗目的。方法采用中医中药方法,中医认为与火相关,分实火型和虚火型,治疗老年人口腔黏膜溃疡病。结果我们在临床观察了187例老年人口腔溃疡病,临床治愈率达92.7%以上。结论我们采用中医中药方法,以实火型与虚火型为原则,根据临床分型可随时加减,预防及治疗老年人口腔溃疡病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溃疡病 中药预防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胃癌手术病例72例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特征肿瘤大小(按最大直径计算)、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总结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结果72例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合计12例,转移率16.7%。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密切,临床医生可以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寻找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 标签: 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孕妇孕中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流动人口孕妇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3月在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的100名健康流动人口孕中期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流动人口孕妇连续3日的膳食情况,运用“知易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和“EXCEL2003”软件对膳食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与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流动人口孕妇的热能及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其中维生素A、B2、钙、铁、锌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结论本地流动人口孕妇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促进孕妇健康,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流动人口 孕妇 营养 膳食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法律法规出发,探讨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分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管理模式 问题 对策
  • 简介: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监测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婚前怀孕的比例占42.7%[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行为的教育活动[2]。

  • 标签: 流动人口 孕产妇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供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建筑工地等场所调査流动人口405人,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6.88%,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知晓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38,P〈0.0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高于高中以下,来自省内流动人口高于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人群美沙酮替代疗法知识正确率仅为27.65%,明显低于艾滋病治疗和无偿献血知识。梅毒、丙肝相关知识中青年和文化程度较高者回答正确率较高,部分梅毒和丙肝非传播途径知识未超过20%。结论不同年龄、文化、户籍等均是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流动人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与丙肝 流动人口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西宾阳县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血糖及空腹糖耐量减低情况、糖尿病分布情况,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取机构内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若1个部门不足所需样本量,随机抽取其他部门进行补充,保证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科学性。调查对象为广西宾阳县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即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调查对象空腹过夜10-12小时采集空腹静血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利用x2检验、u检验统计方法,对血糖均值、空腹糖耐量减低率、糖尿病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宾阳县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男性血糖均值、空腹糖耐量减低率、糖尿病阳性率均比女性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分组上,血糖均值、空腹糖耐量减低率、糖尿病阳性率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并具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是糖尿病高风险年龄。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尿病 性别 年龄组
  • 简介:摘要本文就我国流动人口的相关特征及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强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在管理服务上的质量和水平,稳定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低生育率,进而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管理和服务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剥原因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黎平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胎盘早剥患者Ⅰ度早剥占19.23%,Ⅱ度早剥占23.08%,Ⅲ度早剥占57.69%;早剥并发出血6例(23.08%),并发子宫卒中3例(11.54%),无孕产妇死亡;死胎率为20.00%;26例胎盘早剥患者孕周小于28周20例,占20.00%,孕28~37周占16例,孕周>37周20.00%;26例患者中妊高征占20.00%,外伤占20.00%。结论妊高征和外伤是胎盘早剥的主要锈因,应加强孕期保健,防止妊高征和外伤情况发生。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视神经脊髓炎的平扫及增强磁共振影像资料,寻找其特征性表现。结果病灶仅累及颈髓3例,颈胸髓6例,仅胸髓2例。矢状位呈线样损害1例,线样损害合并弥漫性损害6例,弥漫性损害4例。结论MR对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有特征性,可作为检查首选。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不同时期阑尾炎变化,分析阑尾炎不同时期病因病理变化。得出结论急性阑尾炎(以下简称AP)早期症状肠道出现影像学改变,而此时(AP)未出现明显变化,转移性右下腹痛是炎症局限于阑尾的常见症状,阑尾炎病理改变从粘膜下开始浸润到浆膜下及周围组织。

  • 标签: 阑尾炎 影像学 病因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脑卒中患者中继发性癫痫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以男性多见,好发部位为颞叶,继发性癫痫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脑出血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较脑梗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位于脑叶的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与脑卒中类型、部位及发作时间等关系密切,临床应根据病情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继发性癫痫 脑卒中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