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制抗肿瘤药物是为了根除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癌症和艾滋病的日益蔓延,研制抗肿瘤药物便成为了医学界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传统的抗肿瘤药物,进而分析了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最后对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深刻的分析。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恶性肿瘤疾病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来由新发现的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新发虫媒传染病是新发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呈现流行加剧形势。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虫媒传染病研究的经历,较为简要论述了新发虫媒传染病流行趋势,提出了预防控制对策。

  • 标签: 虫媒传染病 微生物 流行 疾病控制
  • 简介:随着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治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药物支架和长球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内膜下成形术以及多种新的技术和器械问世并应用,明显提高了长段闭塞性病变开通率。本文就对该疾病临床特征、临床检查方法、TASCⅡ分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治肺结核病人耐药趋势,评价现行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为今后的初治结核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制定可靠的防治方案。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比例法,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744例初治患者进行耐药性测定,探讨其耐药发生趋势。结果以S、H耐药为主,初治耐药率有所下降,耐多药病人发现有所上升;耐单药者2011年比2010年有所升高,2012年比2010年有所下降;耐两药与耐单药者情况类似;耐三药者保持平稳;耐四药者呈下降趋势。各种形式的耐药明显高于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其高耐药趋势值得关注。结论继续加强结核病患者的规范管理、推行医生直接面视下的全程督导化疗,抓好初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才能使耐药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分支杆菌 结核 药物敏感性 比例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Compact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菌株,采用MIC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布调查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406株,其中肠杆菌科546株(38.8%);葡萄球菌95株(6.8%);真菌470株(33.4%);非发酵菌285株(20.3%);肠球菌10株(0.7%)。MRSA2012年度、2013年度检出率分别为54.5%、52.6%;产ESBLs的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25.7%、33.3%;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4.3%、21.1%;阴沟肠杆菌分别为10.5%、16.7%;产酸克雷伯菌分别为15.8%、20.2%。MDR阳性率分别为12.5%、16.3%。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状况十分严重,葡萄球菌中MRSA菌株也逐渐增多,而MDR亦呈上升趋势,因此实验室应加强对这些菌株感染的监测,院感部门也应加强对其监控的力度,防止播散。

  • 标签: 医院感染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呼吸病室病原菌菌群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儿科呼吸病室收治的398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送检2988份标本,标本分布为痰标本1693份,血标本855份,其他标本440份。共分离病原菌386株,阳性率12.92%。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57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66.58%;分离革兰阳性球菌93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24.09%;分离念珠菌36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9.33%。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产ESBLs的肺炎克雷白杆菌31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5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结论儿科呼吸病室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呼吸病室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增高趋势得到缓解,真菌感染上升趋势得到遏制。但仍应引起临床重视,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应根据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及预防深部真菌感染。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性 细菌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温江区常见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方法回顾性统计成都市温江区2004年1月至12月与2010年1月至12月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年发病前几位的恶性肿瘤的顺位没有变化,居前4位的分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但2010年病例数明显增多,增加了284.38%,肺癌仍然是首位,增长最快的是结直肠癌,其次是子宫颈癌,再次是白血病和鼻咽癌。只有膀胱癌发病有所减少。结论成都市温江区常见恶性肿瘤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病前4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念珠菌引起院内感染的临床种类与特点,分析其药敏状况与耐药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TTC沙保罗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采用ATB-Expresion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ID32C鉴定试条以及ATBFungus药敏试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检出的158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13株(71.5%),热带念珠菌16株(10.1%),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均为10株(各6.3%);在临床送检标本中,痰的检出率最高,为44.9%,次为尿液、分泌物和胸腹液,分别为19.6%、12.0%和11.4%,血液也有4.4%的分离率;在送检的临床科室中,ICU的检出率最高,为53.8%,普外科、感染科和呼吸内科也有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12.7%、7.6%及5.1%;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的平均敏感率最高,分别为100%利99.4%,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也有较高的平均敏感率,分别为97.5%和96.8%。结论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念珠茵的感染机会;加强对念珠菌的耐药性监测,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念珠菌 临床感染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如何培训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关于护理能力培训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随机抽取我市的200名护理管理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的10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相关能力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将此100名护理管理者通过相关培训后的能力强度与对照组未接受培训的100例管理者进行能力比较,并分析相关管理能力培训的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力培训的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及综合能力明显高于未经过培训的相关管理人员,P<0.05,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管理者进行相关培训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理性判别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因此通过有效的培训方法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工作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管理能力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文山市2010-2013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文山市2010-2013年HIV/AIDS疫情报告和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报告HIV/AIDS983例,HIV感染者617例,AIDS患者366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20-40岁病例占73.65%,性传播占89.52%,开化镇病例占67.04%。结论文山市HIV/AIDS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病例集中在城区,发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和监测范围,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为干预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我国公共部门在观念上往往对人力资源的流动持保守态度,表现为人才流动机制的僵化,缺乏灵活性和竞争性。

  • 标签: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参与的细菌感染性病例会诊特点及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细菌感染性病例,包括会诊数量、病例特点、感染细菌、感染药物应用情况以及会诊效果等。结果2011-2013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细菌感染性病例会诊312例,其中2013年会诊所占比例为71.5%,无细菌培养以及药敏结果病例最多,治疗有效率明显上升。结论当前临床药师参与的细菌感染性病例的会诊范围、数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有明显提高,但其中仍有经验不足、知识水平落后等情况,仍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临床药师 细菌感染性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屏县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顺位和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屏县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前三位死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6.73‰、16.14‰和11.29‰,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疾病、意外死亡和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重视对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水平,增加抢救成活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死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盲法复检结果评价贵州省县级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工作。方法分析贵州省2006-2011年县级结核病实验室痰检盲法复检结果。结果2006~2011年6年合计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分别是96.98%、99.14%,年度间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符合率呈年度上升趋势(P<0.05),各年度阴性符合率均高于阳性符合率(P<0.05);2011年度各符合率均超过99%,未出现1例高假阳性和高假阴性。结论盲法复检能反应实验室痰检质量的真实水平,定期分析盲法复检数据能为拟定提高痰检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结核 痰涂片 盲法复检 EQA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东兴区9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发病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11年东兴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数据分析采用X2检测。结果2003-2011年东兴区丙肝发病率在0.24/10万~8.17/10万之间,年均病发率为3.24/10万,2003年最低为2例,随后上升;东兴区绝大部分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少数乡镇发病率较高,但乡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087,P=0.297,P>0.05);丙肝发病在30-49岁的青壮年人居多,占总病例的47.48%;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病例以农民居多,占总病例的44.96%。结论东兴区的丙肝发病率2003年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今后要加强病情控制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为主,逐步建立起综合防范措施。

  • 标签: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塔城市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2007-2011年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对塔城市各所幼儿园2007-2011年的年度体检的体格发育指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身高体重达标率呈缓慢上升趋势,龋齿贫血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全托幼机构的管理机制,加大对托幼机构的管理力度,同时要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定期开展对集居儿童的膳食管理和营养指导以逐步减少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儿童的发病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福建省死因监测系统2007-2011年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对性别、地区、年龄分布特征及死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死亡为2007-2011年福建省居民首位死因,年均死亡率为149.80/10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71.329,P〈0.01)。无论男女城乡,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χ2男=60.88,趋势χ2女=13.72,趋势χ2城市=17.20,趋势χ2农村=54.03,均P〈0.01)。男性死亡率(200.77/10万)明显高于女性(97.46/10万)(χ2=3703.97,P〈0.01),城市死亡率(157.49/10万)明显高于农村(147.10/10万)(χ2=28.827,P〈0.01)。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胰腺癌。肝癌为男性和农村首位恶性肿瘤,肺癌为女性和城市首位恶性肿瘤。结论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监测重点,应考虑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来制定防控措施。

  • 标签: 死因监测 恶性肿瘤 死亡 流行病学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隆安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制约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常规报表、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和评审资料对隆安县2001~2012年12年间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隆安县2001~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由30.31/10万上升到52.11/10万,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3.46/10万;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主要影响因素①交通、经济、文化等滞后导致部分孕妇不能住院分娩;②孕妇保健意识差,存在整个孕期没有产前检查现象,医疗保健机构保健意识不够强,高危孕妇管理不到位;③县、乡两级产科人员处理产科危急重症能力偏低。死亡评审由于个人及家庭知识技能及态度问题,决定就诊延误和家庭分娩是导致可避免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大县乡产科能力建设力度,增加产科人员编制,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及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与转诊是进一步降低隆安县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孕产妇 死因构成 死亡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