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涂片结合培养在临床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住院且留送检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的患者共计560例,将送检样本采取培养,涂片结合培养两种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培养组检出致病菌率为46.43%,而涂片结合培养检出致病菌率为70.89%,涂片结合培养的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P<0.05)。结论涂片结合培养具有更高的致病菌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可靠的诊疗数据,值得推广。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季也蒙假丝酵母菌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涂片镜检测,探究涂片镜检对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结论标本涂片镜检验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 标签: 涂片培养 痰标本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液标本涂片镜检与液培养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40份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与培养,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经涂片镜检与培养后发现,121份不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34.71%;122份可接受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80.33%;97份理想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82.47%。结论涂片能够降低培养结果误差,提升培养阳性率,与指导临床用药与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结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涂片分离培养抗酸杆菌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肺结核可疑患者500例及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每位就诊者均进行涂片检测及其培养检测。结果600例参检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6.2%,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1.5%,培养的检出率高于涂片,统计学差异显著(χ2=5.582,P<0.05);500例参检的肺结核可疑患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5.4%,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4.6%,培阳显著高于涂阳(P<0.05)。结论在检测肺结核患者标本及可疑患者涂片抗酸杆菌时,分离培养的准确度较涂片结果更为准确,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痰分离培养 抗酸杆菌
  • 简介: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据新近结核病报告,2012年全球有86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及130万例结核病死亡患者,死亡率在传染病中位居全球第二[1]。结核病的发现率在结核病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涂片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培养仍是确诊肺结核的传统方法,但涂片阳性率在我国总体不高,仅为10%-30%[2],而Mtb培养却需要6-8周。

  • 标签: 结核病 痰涂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涂片培养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600例,其中200例为疑似肺结核病,另外400例患者确诊为肺结核病,对每个患者的涂片培养进行检测,查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并查看培养和涂片的阳性率。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对比,患者的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阳性率(P<0.05),但是在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中,涂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的阳性率(P<0.05)。结论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而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涂片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阳性率;培养的抗酸杆菌经过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涂片的抗酸杆菌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 标签: 肺结核病 痰涂片 痰培养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涂片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病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77/1048);其中培养阳性(培阳)61例,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6例,培阳4例,阳性率分别6.32%(16/253)和1.58%(4/253),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疑肺结核者培阳高于涂阳,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病人涂阳高于培阳,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检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涂片以及培养检测对肺结核病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肺结核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将全部患者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分别采用涂片以及培养检测,观察对其检测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涂片的检测阳性率,A组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培养的检测阳性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涂片检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是对抗酸菌检测存在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染性相比培养要低。所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对其检测方法,从而保证对其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肺结核病 检测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抗体与涂片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涂片检验,给予实验组患者结核抗体检验,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84.09%,对照组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31.82%,实验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88.64%,对照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70.45%,对照组患者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确诊肺结核的过程中,与涂片检验相比,结核抗体检验结果更准确,能够有效降低涂片检验呈阴性患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抗体 痰涂片 检验对比
  • 简介:摘要涂片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而且符合国家关于结核病控制中的成本-效益原则,本文主要研究结核病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方法,结合具体的工作经验,对涂片检查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提出一些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够实际的涂片检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结核病 痰涂片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样本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对结核病进行预期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提供是肺结核还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之外的分枝杆菌(MOTT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导致的疾病进行确定诊断。高达50-60%的临床样本制备的涂片显示阴性,而AFB培养为阳性。因此,培养技术在分枝杆菌疾病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结果涂片阳性率为35%,960培养阳性率为58%(290/500),960污染率为2.8%结论960分枝杆菌培养对分枝杆菌的检出优于涂片

  • 标签: 痰涂片 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抗酸杆菌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 000例,取其夜间、晨各1份,共8 000份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及液基细胞学涂片法进行检验,记录两种方法对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及直接涂片法对清晨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33%(2 426/4 000)、21.55%(1 724/4 000),对夜间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34%(1 787/4 000)、12.40%(992/4 000)。与夜间相比,两种检测方法均对清晨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清晨、夜间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000份液标本中,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唾液、黏液、血、脓性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2%(108/744)、12.09%(429/3 548)、65.49%(334/510)、49.00%(1 567/3 198),直接涂片法对唾液、黏液、血、脓性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6%(22/744)、8.26%(293/3 548)、42.35%(216/510)、36.34%(1 162/3 198)。与唾液、黏液、脓性相比,两种检测方法对血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对唾液、黏液、血、脓性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酸杆菌检测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可有效诊断肺结核,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液基细胞学涂片法 抗酸杆菌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涂片是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为了发现结核病人。方法收集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13年结核门诊病人,初诊就诊者要求全部进行检,取即时、晨、夜间、挑取可疑液进行涂片,姜一尼尔抗酸染色法染色,尼康E2000型显微镜油镜100X镜检,查300个视野,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呈蓝色,结果按标准报告法报告,当天出报告,镜检结果统一登记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上和化验报告单上。结果共查21321例,男性12992例,女性8329例,阳性2239例,阳性率10.51%,在2239例阳性中,男性1430例,男阳性检出率11.02%(1430/12992),女阳性检出率9.72%(809/8329),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年龄分7个组,≤20岁212例占9.47%,21~30岁561例占25.11%,31~40岁529例占23.63%,41~50岁358例占15.99%,51~60岁265例占11.84%,61~70岁205例占9.16%,>70岁109例占4.87%,21~40岁约占50%左右,说明结核感染主要是青壮年。讨论目前结核病的常规诊断依据主要是X光和涂片涂片优点多,但也有不足,影响因素太多,容易漏检,善待一种新的方法TB-SA酶标法的推广,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就是普通抽血和其它体液都可以检查,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结核门诊、体检、普查、初筛,结合临床,提高结核的检出率,降低工作人员的风险。

  • 标签: 结核 痰检 镜检 抗酸杆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涂片的微生物检测,为检测阳性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结核病实验室2014至2015年期间所有标本当中,随机抽取210份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资料,并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2014的标本,110份;B组为2015年的标本,100份。分别对两组标本进行抗酸菌检测。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210份标本的抗酸杆菌检测有52例为阳性,结合涂片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为24.76%。两组涂片在总检出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性质的涂片,其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大(P<0.05)以干酪的阳性检出率最为显著。结论结合患者的涂片微生物检测应当选取肺部深处的进行检测,特别是干酪或者粘液,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