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心理焦虑与困惑“穿上”春困外衣在春天爱犯困本是自然现象,但是一些不善于调理自己情绪的人,又对自身期望很高,不能接受春天里疲倦的状态,于是产生自我挫败的观念,导致心理障碍。情绪波动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勇于面对,并积极寻找方法调整。

  • 标签: 心理焦虑 春困 情绪波动 自然现象 心理障碍
  • 简介: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强敌:焦虑。然而,它并非简单存在,而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那,妈妈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场景1刚满月的甜甜似乎有超强感知能力,只要妈妈一离开身边,就会很快从熟睡中醒来……场景2妞妞妈有些头疼,希望赶紧把妞妞哄睡,然后自己也休息一下,可3个月大的妞妞今天比平时更难以入睡,在妈妈怀中来回扭动着,

  • 标签: 人格发展 焦虑情绪 防御机制 难以入睡 身体原因 就这样
  • 简介: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人们对老、病、死的恐惧并不像现代工业社会里的人那么强烈。当文明越进化,竞争性越来越强,要求的“自我”越来越突出时,人们必须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要显示自己比别人更能干、更优越。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焦虑大大增加。怕老、怕病就是其中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因为“老”“病”意味着很多优势的丧失,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 标签: 焦虑 病死 竞争性 意味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及脑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焦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焦虑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脑SPECT显像,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焦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额叶、部分颞叶和丘脑的rCB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焦虑症对脑血流灌注有重要影响,SPECT脑灌注显像可作为焦虑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

  • 标签: 焦虑症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局部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计划生育手术对象焦虑的具体护理对策。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82例育龄妇女,根据数据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n=42例,术前、术后均给予护理干预);常规组(n=40例,术前、术后未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前、术后焦虑程度进行对照。结果术前,研究组焦虑程度评分(25±3.5)分,常规组焦虑程度评分(24±2.8)分对照无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焦虑程度评分(10±1.7)明显低于常规组(18±2.6)分(P<0.05)。结论临床在评估计划生育手术对象焦虑期间,对其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手术对象焦虑、恐惧及紧张等消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划生育 手术对象 焦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ERCP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6位即53对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且进行常规术前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最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情绪的产生。

  • 标签: ERCP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 简介:目的观察对老年意外伤患者创伤早期出现的焦虑和躯体化症状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以80例意外伤后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得意外伤7天内的心理变化特点,实施护理干预,3天后再次通过SCL-90心理自评表进行9项因子测量,比较城乡老年人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变化。结果城乡意外伤后7天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感觉和焦虑方面,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后3天再次测评,得出结果农村和城镇老年人躯体化症状和焦虑接近全国常模(P〈0.05)。结论城乡意外伤早期老年人存在有躯体化感觉和焦虑明显异常,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明显缓解老年人意外伤造成的心理变化。

  • 标签: 老年 意外伤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是人们对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他人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又称正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爱、愉悦、满足、自豪等,使人感到有信心、有希望、充满活力:消极情绪又称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忧愁、悲伤、痛苦、恐惧、紧张、焦虑等,过度的消极情绪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 标签: 焦虑症 抑郁症 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主要表现 情感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的方式,观察并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9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并且每组各45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的护理举措,针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情况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其获得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推动患者康复。因此,在临床实践护理中应推广应用。

  • 标签: 亲情护理 焦虑症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妇女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4—12月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健康女性,采用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放问卷542份,有效539份,调查对象焦虑平均分为(48.53±9.83)分,与国内常模相比,P〈0.01,焦虑评分≥50分258例(47.9%);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孕次、不同产次、不可靠避孕方法知晓程度、怀孕后担心家人知道、担心传染性病的人工流产者之间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传染性病(OR=3.857,95%CI:1.381~10.773),职业中以学生(OR=2.55,95%CI:1.055~6.164)、无业(OR=2.186,95%CI:1.276~3.743)、服务员(OR=2.03,95%CI:1.067~3.866)的焦虑发生危险度较高;不可靠避孕方法相关知识得分越少焦虑发生率越高(0分,OR=2.112,95%CI:1.288~3.464);产次≤1次(OR=1.986,95%CI:1.187~3.321)焦虑发生率较高。结论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妇女是焦虑的高发人群,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应重视门诊人工流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 标签: 人工流产 焦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焦虑症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和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HAMA评分和SA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HAMA评分及S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对象我院首次行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每组55例,比较两组护理后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舒适度、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36.28±8.15分低于对照组54.13±10.11分,SAS评分37.27±12.55低于对照组57.63±14.36分,焦虑21.8%少于对照组61.8%,疼痛27.3%少于对照组78.2%,失眠25.5%少于对照组90.9%,拒绝再次透析0少于对照组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率80.0%高于对照组30.9%,非常满意率89.1%高于对照组32.7%,总满意率100%高于对照组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首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依从性高,舒适度好,满意度高,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首次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1例。结果护理前后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和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和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更优(P<0.05)。结论根据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降压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标签: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刺治疗失眠症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共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抑郁程度与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程度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针灸 失眠症 焦虑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慢性心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减少(P<0.05),但实验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 心力衰竭 焦虑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梗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心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心梗患者发生焦虑与环境因素、医疗服务因素、疼痛因素、疾病知识等因素有关,在实施护理干预时可以采用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结论在心梗患者的护理中,要重视患者发生焦虑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度过危险期。

  • 标签: 心梗 焦虑的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1月间普外科手术治疗的焦虑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外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负性心理压力,且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普外科 焦虑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不适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选择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况在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即0级患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基础上,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疼痛不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输液室患者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采用S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输液前及输液后的焦虑情绪变化。结果输液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输液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于输液室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 焦虑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