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护理的100例焦虑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生活整体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焦虑症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前不久,UC大数据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数据显示,妈妈焦虑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一、二线城市,其中最焦虑的当属上海的妈妈们。其次是北京、深圳、南京、广州、武汉、西安、天津、杭州、济南的妈妈们。“80后”妈妈作为首代独生子女,成为最焦虑人群,超过“90后”与“70后”妈妈。在职业方面,从事金融、互联网行业的妈妈们焦虑人数远超从事其他行业的妈妈们。

  • 标签: 焦虑指数 育儿 数据显示 独生子女 互联网 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医生焦虑、抑郁与其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某地区三甲医院440名临床医生,分别采取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等调查临床医生焦虑、抑郁以及采取防御方式情况。结果临床医生抑郁总体得分为(44.86±10.21),检出103例,检出率为23.40%。从高往低排序,重度8人,占7.76%,中度15人,检出率为14.56%,轻度80人,占77.66%。临床医生焦虑总体得分为(40.45±8.32),检出人数为68人,检出率为15.45%。从高忘低排序,重度1人,占1.47%,中度4例,占5.88%,轻度63例,占92.64%。调查结果显示,患有焦虑临床医生在不成熟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非焦虑临床医生,在掩饰因子、成熟防御方式以及中间型防御方式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抑郁临床医生在中间型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得分均高于非抑郁临床医生,在掩饰因子、成熟防御方式等因子方面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在对临床医生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定期在院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有关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防御方式,最大限度帮助临床医生减少焦虑和抑郁发作,进一步提高其应对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能力。

  • 标签: 临床医生 焦虑 抑郁 防御方式 关系
  • 简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面临高度压力的境况时,会觉得周围的环境中有股臭味.通过绘制人们的嗅觉分布图,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和压力会暂时性地将大脑的嗅觉中心与情感中心连接在一起.因此,本来中性的气味开始有了恶臭的特性.

  • 标签: 压力 周围 焦虑 感觉 威斯康星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日间手术模式是临床新型的医疗治疗方式,符合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日间手术的发展能够满足患者看病困难,住院困难,等待手术治疗时间较长,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等实际问题,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

  • 标签: 日间手术 心理焦虑 焦虑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量表(SAS)评测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创伤骨折 焦虑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科患者口腔焦虑症(dentalanxiety,DAordentalfear,DF)的作用。方法采用挂号登记后和治疗前两次,进行焦虑值的测量和血压、脉搏、呼吸的测定,及WHO疼痛分级标准。对2016年~2018年在我门诊就诊需要行牙体治疗的74例口腔焦虑症患者,按照挂号序号,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登记后的两组患者的血压、脉搏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脉搏低于对照组,P<0.01.。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在缓解患者焦虑,镇痛等效果方面是一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口腔焦虑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予以乌灵胶囊口服,一次0.99g,一日3次;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片,一次20g,每日1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AMA评分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分别为(4.2±1.4)分、(6.0±1.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灵胶囊治疗焦虑症疗效可靠、应用安全。

  • 标签: 乌灵胶囊 帕罗西汀 焦虑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开展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开展个体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个体化护理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优质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临床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纳入86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入院登记顺序,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4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针灸联合优质护理,对比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优质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况,效果可靠。

  • 标签: 针灸 优质护理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普通组,一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1.6±0.3)分,SDS评分为(1.7±0.6)分,两组数据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患者情绪稳定,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有益。

  • 标签: 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伴发的焦虑状态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立存在焦虑状态的实验组及无焦虑状态的对照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NIHSS评分获得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相应评分,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最终时间点的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卒中评分与焦虑评分存在正相关且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伴发的持续焦虑状态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并合理的药物干预可以减轻该不利影响,应该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并予及时、长期的正规药物治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焦虑状态 长期预后 文拉法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4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2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各项因子以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今年高考结束,17岁的冯冰显得有些异常:她总是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是坐在窗前发呆;以前活泼的她变得情绪十分低落,父母与她说话,她也不爱搭理;吃饭、睡觉很没规律,人—下子变得十分憔悴……

  • 标签: 高考 焦虑 考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研究观察探讨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抑郁焦虑患者和无胃肠道症状抑郁焦虑患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将就诊于我院心理科,无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焦虑患者设为A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经消化内科确诊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不理想,转诊至华西医院心理科就诊者设为B组。两组患者当天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并经精神科副高以上医师认为同时符合ICD.10抑郁或者焦虑诊断。患者性别、年龄不限,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6周。治疗后第l、2、4、6周末复评HAMD17、HAMA14。总分减分I>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得分≤7为治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年龄、病程均大于(长于)A组(P<O.O1)。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用帕罗西汀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A组HAMD、HAMA降分快于B组(P<0.01),而且这种趋势持续至疗程结束。组内比较,A组治疗后第l周末HAMD17、HAMA14得分下降明显(P<0.01)。而B组治疗后第1周末HAMD、HAMA得分下降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HAMD、HAMA得分下降明显(P<0.01)。A组治愈21例.B组治愈15例,A纽治愈率高于B纽(P<0.05)。结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抑郁焦虑患者病期长,年龄偏大且疗效差。

  • 标签: 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焦虑症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焦虑症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70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为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对比两组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完全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中进行使用。

  • 标签: 焦虑症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以及交流谈话方式调查我院2015.01~2016.01接收的7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为轻度焦虑抑郁组和重度焦虑抑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引起其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病情了解程度、经济条件、婚姻状况和环境及医护态度均是导致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导致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临床应加以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将焦虑抑郁程度降至最低。

  • 标签: 化疗期 乳腺癌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妊娠及分娩作为特殊的生理进程,不仅给孕产妇带来生理上的改变,同时易造成其在妊娠期间和产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变化,导致孕产妇生命体征出现波动,对其分娩质量和产后恢复造成影响。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表明有效的产科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孕产妇分娩质量,且有助于缓解围生期负性情绪,促进产后恢复。

  • 标签: 产科护理 产妇焦虑 分娩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社会功能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2013年3月到2014年9月选取我院救治的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150例,对患者进行社会功能以及焦虑,抑郁的检测。将出现社会缺陷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实行心理治疗和常规的治疗,其中实验组中还需要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中有40.00%出现社会功能缺陷,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的患者中有83.33%出现社会功能缺陷。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容易出现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以改善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社会功能 抑郁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