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带时间与两种封液及方法对PICC导管堵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需置入PICC的30例老年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应用10u/ML肝素钠+0.25万/支尿激酶封每周2次,周四和周六,余下时间应用10u/ML肝素钠封)、对照组(15例,应用10u/L肝素钠封每日一次)。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导管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69.24±3.78)d]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长,对照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40.19±3.61)d]P<0.05;实验组患者堵发生率(6%)相比对照组(20%)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10u/ML肝素钠+0.25万/支尿激酶封的效果较10u/ML肝素钠更佳,PICC导管堵现象更少。

  • 标签: 带管时间 封管液 PICC导管 堵管
  • 简介:摘要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是骨科手术后常见治疗手段,因为骨科手术多为麻醉手术,术后患者常常会有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给予留置尿能够有效缓解病人术后不适、膀胱充盈等症状,且患者麻醉过后,具体留置导尿时机对疾病恢复及预后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了解及认识到最佳留置导尿时机,为之后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特对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时机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帮助骨科术后患者康复。

  • 标签: 骨科术后 留置导尿管 拔管时机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焦虑情绪、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循证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手术期间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循证组40例手术期则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焦虑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组术后24h疼痛评分、焦虑评分(SAS)、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循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知,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循证护理干预 焦虑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硅胶双路置入法在下泪小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对下泪小断裂11例(11眼)施行RS硅胶双路置入吻合术,术后3月拔,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治愈9例,占82.81%,好转2例占17.19%。结论本文的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不影响美观,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RS硅胶管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次根与一次性根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们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98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根治疗。结果一次性根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分次根的治疗方式。结论一次性根治疗的疗效明显,用时短且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具有很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分次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髓根尖周病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根显微技术在复杂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临床治疗中搜集的217个根,包括C形根、钙化根、弯曲根管及细小根等类型,采用根显微技术进行治疗。结果采用显微技术治疗复杂根,可放大根,全面了解根系统,减少遗漏根等情况的发生,能够更好取得根治疗的效果。217个根共有174个疏通成功,总成功率达到了80%。结论根显微技术在牙体牙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根管显微镜技术 C形钙化根管 遗漏根管及根管钙化
  • 简介:摘要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十分重要。尤其,休克病人因末梢静脉塌陷,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常常较为困难,有时因为静脉通道未能及时建立,而延误了抢救危重病人的最佳时机。因此,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该方法在神经外科、手术室、血透室、ICU、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静脉置引流腹水的护理体会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对患者采用静脉输液、肠外营养、静脉压力等检测方法,深化静脉管引流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开展有效合理的肝硬化腹水治疗,确保肝癌、肝硬化治疗的有效性。结果100例深静脉置引流腹水均一次成功,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深静脉置引流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腹水治疗和护理,有效的改善肝癌、肝硬化的腹水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深静脉 置管引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人员在患者留置尿期间对家属的正确指导,提高家属家庭护理留置尿的技能,降低并发症。方法护理人员60例患者家属进行有关留置尿管护理方法的宣教和专业指导。结果患者家属进行留置尿管护理的正确实施率达到95%。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家属的有效指导,提高了家属在家庭中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减少了并发症,使患者在家中得到较好的护理。

  • 标签: 留置尿管 患者家属 家庭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PICC置在临床的使用日趋广泛,既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导管的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置周围皮肤发红、渗液、瘙痒、疼痛等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导致患者不适。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粘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资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部位发生的炎性反应,所导致的湿疹样改变可促进皮肤表面细菌繁殖,不但影响导管使用,而且还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负担。我科2017年1-12月共收治PICC置患者32例(其中外院带入18例,科内置14例),其中有4例发生置周围皮肤发红、瘙痒,及时处理后均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医院耗材使用的流程化管理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耗材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制度流程、耗材计划、耗材使用必要性的管理,从严管控,大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以降低医院成本及患者费用为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 耗材 必要性 管理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容易,质地柔软,无血管穿孔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良好的封技术是留置针作用的关键,对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治疗疾病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查阅文献法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静脉留置针封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封液和封方法上进行展示。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治疗与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提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处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治疗手术;参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根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疗方式,其并发症少、治愈快、成功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安全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拔除尿对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恢复影响。方法术前进行床上排尿训练,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后于拔尿前行间断夹闭尿膀胱功能锻炼,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方法尽早拔除尿。结果60例术后患者拔除尿后没有一例发生尿潴留,均在佩戴腰围后能够自行解小便、较快下床活动、积极参与功能锻炼。结论对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排尿护理、重视术前排尿锻炼,早期拔除尿能有效促进腰椎术后功能恢复。

  • 标签: 腰椎术后 早期拔除尿管 功能恢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胆总管探查T引流术是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良恶性病变引起胆道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和重要手段,且术后T管护理是配合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T形管用于引流胆汁,一端通向肝,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术后放置T的目的主要是减压、防止胆管黏膜水肿、胆管梗阻及引流残余胆汁。其次是支撑作用,防止黏膜炎性渗出,造成胆管切开处粘连狭窄,更便于泥沙样结石的引流。

  • 标签: 胆总管切开引流 T 型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带双“J”出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带双“J”出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定期复诊,观察组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再入院人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腰胀痛、双“J”移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个月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为带双“J”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及再住院风险,护患沟通更为频繁,更易获得患者认可。

  • 标签: 带双&ldquo J&rdquo 管出院 延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研究牙科手术中根治疗中牙科手术显微镜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181个因根钙化、根管内充填物、根管内器械折断、遗漏根和根管壁侧穿导致的困难根为研究对象,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1个困难根中,治疗成功率为78.49%,其中根钙化、根管内充填物、根管内器械折断、遗漏根和根管壁侧穿成功率分别为74.03%、84.48%、72.73%、80.00%和85.71%。各类型困难根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治疗各种类型困难根均可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成功率均较高。

  • 标签: 牙科手术显微镜 超声器械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在泪小断裂后吻合快速寻找泪道断端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粘弹剂的粘滞性封堵泪道断端,手术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结果利用压迫泪囊,迫使粘弹剂自泪道断端溢出寻找其鼻侧泪道断端,结论此种方法简单易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粘弹剂 泪小管 吻合术
  • 简介:CT球是CT核心组成部分,而球的正常运行是图像质量的保障。针对1例HiSpeedDual双排螺旋CT(美国GE公司)球气泡导致CT图像伪影故障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螺旋CT 气泡 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留置导尿且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外科患者采取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并总结体会。方法抽选作为研究对象的留置导尿且处于昏迷状态的100例脑外科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为整体护理干预方案,从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留置导尿且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外科患者极其有利,真正做到了将“以患者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护理中,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少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导尿管 昏迷状态 脑外科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