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进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纳入课题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n(观察组)/n(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安排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安排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效果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为解除尿潴留及保持尿失禁患者的局部清洁,预防皮肤并发症发生,常采用留置尿的方法。根据本科住院患者统计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给患者留置尿51例次,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超过4年(入院前已留置)。规范导尿的置入和护理,从而提高护士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长期留置尿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根管内感染是根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实施根再治疗术,在严格控制根管内感染之后,严密充填根阻止根再感染,有望保存患牙。对于根治疗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既往根治疗后疾病的情况和根充填的质量、根再治疗医生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术前评估等等。

  • 标签: 根管治疗 根管再治疗 根管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在B超引导下接受PICC置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后对应激反应的改善以及对置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本院接受B超引导的PICC置患者120例,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行全程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置成功率、置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B超引导下PICC置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疼痛感,改善置效果。

  • 标签: 全程心理干预 PICC置管 B超引导 置管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泪道再通治疗慢性泪囊炎,鼻内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泪道再通支架手术植入治疗,再通支架留置3~6个月后取出。结果38例除2例泪道探通及泪道扩张手术失败改为其他治疗方案,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有效率90%。结论泪道再通支架植入术可用于治疗鼻内阻塞、慢性泪囊炎。

  • 标签: 泪道再通管支架 慢性泪囊炎 鼻内管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胃非计划拔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132例,随机将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化管理;集束护理组实施集束化管理。就两组家属满意度、护理管理评分和胃非计划拔率进行比较。结果集束护理组胃非计划拔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集束护理组家属满意度、护理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胃非计划拔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胃非计划拔率,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 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胃置入法提高球麻痹患者一次性置成功率。方法患者处于右侧卧位,经左侧鼻孔插入胃,插至14~16cm(约咽喉部)时,另一名操作者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停顿数秒,仔细观察病人呼吸状态,待病人呼气末,护理人员轻柔而快速沿咽后壁稍加旋转顺势加压,将胃呈C形弧度以l~2cm长度插人,胃置人16~18cm,用压舌板轻轻下压病人舌根部,证明胃通过会厌部进人食管,若置管有阻力,旋转胃90~180°,然后将胃轻缓置入胃内。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置成功44例,占73.3%,观察组一次性置成功56例,占93.3%。结论改良胃置入法操作简单安全,在球麻痹患者护理中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胃管 球麻痹 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法根治疗与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价值体会。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法根治疗方法,研究组接受一次性根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时间、疼痛评分、咀嚼功能评分、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为(4.50±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t值=12.3213,P值=0.0000;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为(2.55±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15.1824,P值=0.0000;研究组的咀嚼功能评分为(95.75±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32.1732,P值=0.000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5.0051,P值=0.025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6.0606,P值=0.0138。结论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更高于多次法根治疗方法,且治疗安全性更高,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次法根与一次性根治疗在牙体牙髓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一次性根治疗,对照组行多次法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效果理想,不仅有利于病情的快速恢复,同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PICC置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间接收的PICC置患者134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n=67)和常规护理组(n=67),分别接受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置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以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置管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PICC)置维护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的80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对照组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的PICC置期间,加强对管道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重要的支持。

  • 标签: PICC置管 维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治疗及常规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9例患者均给予一次性根治疗方案,对照组49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根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根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相应较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疗的效果,相应优于常规根治疗方案,可更好的降低患者牙疾病痛,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 常规根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多次法根治疗和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痛苦程度。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术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瘤患者。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淋巴瘤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结论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瘤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CT诊断 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根治疗结合手术方法治疗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32例给予根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单纯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8.57%,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根治疗联合手术能够提高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治疗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根尖周囊肿 根管治疗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路径式护理对院内感染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期间在我院综合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制定院感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以及调查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院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护理能有效减少住院病人的院感率。

  • 标签: 院内感染 管控效果 护理路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水法放置空肠营养在胃癌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12月我院154例胃癌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试验组采用注水法置入空肠营养,对照组不注水。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一次置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插管时间为5.3±4.1min,一次置成功率89.7%(70/78),对照组插管时间为9.3±1.3min,一次置成功率64.4%(4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4,χ2=10.84,P<0.05)。结论注水法在空肠营养置入中能有效提高置成功率,减少置时间,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置方法。

  • 标签: 胃癌 食管癌 空肠营养管 注水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泌尿外科内置双J的护理措施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泌尿外科内置双J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有40例。参照组应用基础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内置双J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泌尿外科内置双J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内置双J管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寸带固定胃在口服中毒患者洗胃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入急诊科洗胃的自服中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胃,观察组采用寸带固定胃,比较两组胃固定后脱出发生率、洗胃时间。结果观察组胃固定后脱出发生率、洗胃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寸带固定胃可以在洗胃过程中对胃固定起较好的作用,减少胃脱出发生率、缩短洗胃时间,减少毒素吸收,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寸带 胃管 急诊 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