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高如宏教授治疗特异皮炎的经验。高如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于脾不运化,内生湿邪,或外感风湿热毒,蕴于肌表,故此成病。临床上可分湿热内蕴、脾虚湿蕴、血虚风燥、心脾积热几种证型辨证论治。

  • 标签: 特异性皮炎 湿热内蕴 脾虚湿蕴 血虚风燥 心脾积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非特异慢性腰痛患者采取小针刀+康复锻炼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所接收的70例非特异慢性腰痛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单纯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单纯组采取单一的小针刀治疗,联合组则在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进行联合干预,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腰椎曲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曲度等指标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曲度等指标均优于单纯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特异慢性腰痛患者采取小针刀+康复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 标签: 小针刀治疗 康复运动 非特异性 慢性腰痛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接收儿童急诊科72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活性药物 感染性休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对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的影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分析学的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并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眼睛,贯穿于工业药学和临床药学研究的始终。文章重点就药物科学研究中药物分析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药物科学研究 药物分析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144例患者分为各72例的试验组与参考组;参考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状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各自72例患者的两组中,5例试验组患者治疗无效,14例参考组患者治疗无效;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06%显然高于参考组患者的80.56%,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83.33%显然大于参考组患者的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能够更加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联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我国的药物毒理学研究开展较晚,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整体而言,我国的药物毒理学研究与国际上的药物毒理学研究实践以及我国新药研发的发展水平相一致。文章重点就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现状及与创新药物研究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药物毒理学 研究现状 创新药物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展开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于春季发病率最高,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所有患儿改善效果较为显著,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保证临床治疗效率时,予以相应的辅助性措施,对改善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还能够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病特点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的不良反应,来作为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78例在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存在不良反应)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分析每位病人的疾病程度、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结果:经过整理数据发现,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会发生: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种类较多,所以在进行药物配伍时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减少用药副作用的前提下,做到安全可靠用药.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副作用
  • 简介:服药期间不建议饮用咖啡,因为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干扰药物的代谢,还可与多种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一般建议,服用下面几类药物时更需注意。喹诺酮类抗菌药常见的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不宜与茶碱及咖啡因同时服用,它们可抑制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

  • 标签: 咖啡因 类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物代谢酶 左氧氟沙星 服药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对儿科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间收治)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舒适组(n=30,舒适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运用效果。结果舒适组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应用舒适护理的可改善患儿康复进程及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讨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对冠心病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心血管科的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将这7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他汀类药物,评定标准:血脂水平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冠心病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药物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2009—2011,2013—2015)上海某医院对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采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AUD明显下降。管理办法实施前(2009—2011年)AUD值分别为92.23、83.35、85.45,实施后(2013—2015年)AUD值分别为67.48、73.94、70.70。【结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下降,少数药物使用比较集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简介:例:在男科门诊,常有患者咨询备孕期间服哪些药物会影响精子质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虽然睾丸与其周围血液之间有一个生理防护层——“血睾屏障”,但是某些药物能透过这层屏障,影响睾丸的生殖功能。

  • 标签: 药物 生殖力 男性 血睾屏障 精子质量 周围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及治疗后患者激素水平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雌二醇(E2)、孕酮(P0);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LH、E2及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心衰(HF)作为一种难治性心脏疾病,需要长时间药物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而心力衰竭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本文通过从治疗心衰药物的发展阶段出发,综述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机理以及疗效的侧重点,展望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衰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全球约有2.85亿人视力受损,其中2.46亿人患有低视力(严重或中度视力障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水肿(AMD)是导致视力下降的第三主要原因,也是发达国家排名第一的未被治疗疾病。

  • 标签: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年龄相关性 药物 发达国家 视力受损 视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脑卒中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降低患者治疗后脑卒中的复发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卒中,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肺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4周的心肺运动康复训练,在入组时及干预结束后2周随访,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Minnesotalivingwithheartfailurequestionnaire,MLHFQ)量表评分。结果与入组时相比,4周干预后心肺运动康复组较对照组SDNN明显升高:111.77±11.00ms:100.76±5.6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SSD明显升高,38.41±5.53ms:32.63±6.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2周后随访进行MLHFQ评分,两组患者MLHFQ评分:36.00±4.47:40.1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肺运动康复 慢性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药物治疗乳腺癌致肝损害的临床反应特点,并探讨出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时间段内于本院登记治疗的2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药物前大部分不承认自身病史中患有肝炎,其中11例乳腺癌病人接受药物治疗,9例接受非药物治疗,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肝功能检查和肝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确诊。结果进行药物治疗后半年、一年、两年内检查时发现有10例患者被发现存在脂肪肝等肝损害问题。结论药物治疗乳腺癌会导致脂肪肝等肝损害,治疗期间须每月复查肝功能,早发现及时处理,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避免再次给与同样或相似药物

  • 标签: 药物治疗 乳腺癌 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