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建设感染疾病科门诊,提高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持续对感染疾病科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就诊流程。结果在SARS和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以及创国家卫生城市检查中,我院作为哨点医院,规范了患者就医流程,传染病上报及时,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病例。结论综合医院应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感染疾病科,形成常态化和应急相结合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全民传染病防控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传染病 持续改进 防控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10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用尿培养分离出的362株病原菌,将其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该组100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检出各类病原菌共362例,占36.2%,即阳性检出率为36.2%。大肠埃希菌的株数居首位,占22.93%,其次为肠球菌属,占14.09%,副溶血嗜血菌居末位,占0.28%,各类细菌构成比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路感染常以格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根据尿路感染疾病的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用药,以达到治疗目的,而此种方法适用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在感染疾病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从免疫调控网络、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免疫调控网络理论为防治感染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利用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诱生剂激活体内免疫应答机制,可有效抵抗病原体的感染,人工合成及植物性的免疫调节剂应用于临床抗感染也取得了满意疗效。免疫学应用广泛,其发展必将为临床感染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突破,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免疫学 感染性疾病 免疫调控网络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感染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耐药性和干预措施。方法对58例腹部外科感染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58例腹部外科感染疾病患者术后引流物中共发现1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原菌(P<0.05)。需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厌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和变形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和三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厌氧菌对甲硝唑较敏感,细菌则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腹部外科感染疾病患者术后引流物病原菌感染模式复杂、种类不断增多,且耐药性不断增长,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 术后感染引流物 病原菌 耐药性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疾病的先天免疫价值。方法收集感染疾病患儿175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A组(细菌感染,72例)、B组(病毒感染,79例)、C组(支原体感染,24例),同期非感染疾病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RP、WBC及ANC水平。结果A、C组CRP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CRP阳性率均高于ANC、WBC及ESR,其中,A组组内及与其他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RP检测对于感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先天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T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且发生肺部感染的80例患者,分析患者的CT特征,对本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从患者的CT检查结果看出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分型,主要是弥漫型、结节型、实变型、空洞型等。发生感染的患者其年龄≥60岁者61例,占76.25%,吸烟史患者27例,占33.75%,被侵入性操作患者59例,占73.75%,滥用抗菌素药物患者56例,占70.00%,糖尿病患者51例,占63.75%,高血压患者56例,占70.00%,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3例,占6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滥用抗菌素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的延长及年龄≥60岁以上能够引起老年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时也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滥用抗菌素药物、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的延长等很多危险因素均能够导致COPD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而CT影像表现能够有利于对其的诊断,进而积极治疗,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COPD 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与分析免疫学与传统方法在检验感染疾病甲肝乙肝上的差异,从而普及免疫学方法在感染疾病的检测中的应用,以此提高该类疾病的确诊率。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感染疾病甲肝乙肝患者200例,其中甲肝90例,乙肝110例,随机选取45例甲肝患者和55例乙肝患者为A组,其余100例为B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将两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A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验,B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A组检出甲乙肝人数比例分别为38%、49%,B组检出甲乙肝人数比例分别为12%、23%,A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均比B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免疫学检验感染疾病甲肝乙肝的检出率高,能够减少漏诊,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甲肝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感染疾病科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后的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管理对策,降低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性。方法对感染疾病科近3年来针刺伤后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处理、评估、上报等有针对性的监测管理。结果44名护理人员31次被污染针头所刺伤,经过正确的处理和预防,并跟踪暴露结论早期规范处理职业暴露伤口,严格执行标准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降职业暴露感染风险危险。

  • 标签: 感染疾病科 护理人员 针刺伤 职业暴露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细菌感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8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53例)、脓毒血症组(61例)、严重脓毒血症组(44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PCT、CRP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与严重脓毒血症组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d后脓毒血症组和严重脓毒血症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各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在重症细菌感染疾病中有早期诊断价值,且在疗效监测中优于CRP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重症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上消化道疾病在地区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年龄分布及性别比例情况,为这些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279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疾病主要是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胆石症、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结论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门诊患者中,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率高,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吸烟、饮酒、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服用、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上消化道疾病 慢性 门诊病人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于外科切口感染疾病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实行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此期间随机抽取110例外科手术患者,将其定义为对照组;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实行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同样随机抽取110例外科手术患者,并将其定义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而总结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对于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经强化感染管理后的外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明显降低外科手术导致的切口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 标签: 感染管理 外科切口感染 强化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肾脏疾病,又可以将其称为肾脏病,它的种类非常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免疫损害造成的与细菌感染相关的肾盂肾炎与肾丝球肾炎等。本文主要针对肾脏疾病及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肾脏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肾脏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 诊治 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和2013年度医院感染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每年随机选取20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加强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后,2013年住院患者感染率为2.94%,2013年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7%。结论感染管理和护理管理是进行防控医院感染的关键,加强护理管理和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24人,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结果124例病患中有15例病患出现伤口感染,占总数的12.1%,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年龄偏高、耐药菌株感染、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深浅及大小等。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这样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患痛苦。

  • 标签: 外科手术 伤口感染 诱发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耳鼻喉科手术后的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30例患者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730例耳鼻喉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32例,感染发生率为4.38%。感染并发部位、住院时间及抗生素等使用时间均为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部位多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以降低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耳鼻喉手术质量。

  • 标签: 耳鼻喉科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