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分析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蔡司S-88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对照组采用蔡司S-88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椎板入路切除肿瘤。比较两组术后肿瘤切除率、复发率、脊柱畸形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脊柱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入路可以切除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保留了其余椎体关节的完整,有利于维护手术后椎体稳定性,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MR)脑脊液时空动态分析技术对症状性蛛网膜囊肿患者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临床确诊的症状性蛛网膜囊肿患者,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及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进行MR头颅平扫及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T-SLIP)动态MR技术检查,获取影像数据。评价图像质量,记录病灶大小和信号强度,评估邻近脑组织及骨质受压情况。分别判断T2加权像(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T-SLIP图像上病灶与周围脑脊液流通腔隙的交通情况,评价蛛网膜囊肿与外界沟通情况。结果:30例患者图像质量均较好,达到评估及诊断标准。T2WI序列及FLAIR序列无法显示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情况;T-SLIP图像于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交界处的脑脊液动态变化,其中22例为非交通性囊肿,8例为交通性囊肿。结论:T-SLIP技术是一种无创有效的鉴别交通性与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可为蛛网膜囊肿患者术前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 动态分析技术 蛛网膜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硬膜外血肿术后出现交通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复查头颅CT,16例脑室明显缩小,13例意识障碍明显改善,5例好转,2例无变化,其中1例因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结论蛛网膜下腔炎性反应是诱发脑肿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临床上在治疗硬膜外血肿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时,一定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交通性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沿海开放县级卫星城市的重型交通性颅脑损伤(GCS≤8分)的特点及诊治规范。方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1992-2009年间1378例重型(GCS≤8分)交通性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类型、救治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①摩托车事故占交通肇事的55.08%,为主要车型。酒后驾车仍为交通肇事的高危因素,占44.45%。②复合伤以胸、腹部损伤为主,占53.56%,四肢外伤其次。③院前行气管插管是后继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颅脑损伤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预防;规范化治疗可以提高救治率和减少致残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交通性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所带来的效果和作用。方法:研究时段选择为2022年6月到2023年3月,将这期间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4例,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性语言,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将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干预组,该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并且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3.62%,由此可见,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性语言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经腹股沟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58例交通性鞘膜积液,采用经腹股沟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手术方法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是15分钟,平均住院为3.5天,13例术后阴囊轻度肿胀,2~3天后好转,全部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63例,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损伤小,无明显出血,手术时间短,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阴囊肿胀轻,切口疼痛不明显,患儿手术当天可以自行玩耍进食,切口瘢痕浅小,患儿父母易接受,住院费用较低,基层医院易推广。

  • 标签: 腹股沟 小切口 交通性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分析 CT及 MRI在 诊断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病症的 结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8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患关系评分、手术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患关系评分、手术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护患关系,减轻焦虑抑郁,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 标签: 护患沟通性语言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 语言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择期行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的手术满意度和手术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水平、手术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能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谐护患关系,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患沟通性语言 手术室护理 焦虑程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为3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及10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0min~50min,住院3~5d,术后随访3~12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患儿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疝。手术对设备要求低,术式成熟,手术创伤小,术后效果好,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术中认真操作,可以广泛推广到各基层医院。

  • 标签: 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斜疝 交通性鞘膜积液 疝环高位结扎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分别采取分期和同期分流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方法:收集 40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同期分流修补术和分期分流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比例及治疗效果等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同期组患者高于分期组患者。术后 GCS及 GOS评分上,同期组患者高于分期组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比例方面,同期组患者明显高于分期组患者( P<0.05)。结论: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分期分流修补术治疗,可使患者术后避免产生并发症,临床预后得到有效改善。而采用同期分流修补术患者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颅内压降低,对于脑室缩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也使伤残程度明显减轻。

  • 标签: 脑积水患者 颅脑损伤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为鞘突未关闭所引起,也有少数合并有其他原因,手术采用鞘突高位结扎加睾丸鞘膜开窗术既消除了积液的来源,也加强了积液的吸收途径,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将其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眼(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眼);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观察对其实施Ⅰ期手术以及Ⅱ期手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160例(160眼)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展开分组。对对照组(Ⅰ期)的80例(80眼)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选择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配合选择术后2天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Ⅱ期)的80例(80眼)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选择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配合选择术后1个月-2个月Ⅱ期白内障摘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以及术后反应等存在的差异。结果在出现继发性青光眼以及后囊混浊等系列的概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P<0.05)。结论对于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临床选择Ⅰ期白内障手术以及Ⅱ期白内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均可以将患者的视力提高,防止出现眼压升高的现象。综合分析对患者选择Ⅱ期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降低,将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Ⅰ期白内障手术 Ⅱ期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42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进行观察和分析,各为2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两孔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和开放性治疗,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对比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上,研究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P<0.05;二组复发率对比差异较小,且P>0.05。结论将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应用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治疗上,能够促进患儿身体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两孔微型腹腔镜 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 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室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添加护患沟通性语言,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患沟通性语言 胃肠外科 手术室护理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