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理给药缺陷事件中分析医院护士核心制度执行缺陷。方法:本次研究中,对107例护理给药缺陷事件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医院护士核心制度的执行缺陷,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为患者进一步提供安全的给药环境。结果:对107例护理给药缺陷事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07例安全事件均为轻度,损害分级中:A级28例、B级26例、C级37例、D级15例、E级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6.16%、24.29%、34.57%、14.02%、0.93%。患者大多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鼻腔出血、2例心动过速、2例皮肤潮红等反应。结论:目前,护理给药缺陷最主要的原因是执行查对制度(给药查对)不落实。管理者应当不断完善给药流程,创造出安全的给药环境,重视护理人员日常药物技能培训,注意加强高峰时间的药品管理,不断规范自身的护理工作行为,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护理给药缺陷 护理人员 核心制度 执行缺陷 给药查对 身份核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医疗伤害和医疗缺陷是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理应成为医学伦理学的讨论内容。医学伦理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努力解决这些相关概念之间的自洽和融通的问题。本文按照科学严谨的逻辑,认为在医疗伤害的四种类型和医疗缺陷的三种类型之间,部分存在内在的对应关系,无意且意外的伤害对应意外性医疗缺陷,无意可知但不可控的伤害对应计划性医疗缺陷,无意可知且可控的伤害对应过失性医疗缺陷

  • 标签:  医疗伤害 医疗缺陷 对应
  • 简介: 摘要:医疗伤害和医疗缺陷是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理应成为医学伦理学的讨论内容。医学伦理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努力解决这些相关概念之间的自洽和融通的问题。本文按照科学严谨的逻辑,认为在医疗伤害的四种类型和医疗缺陷的三种类型之间,部分存在内在的对应关系,无意且意外的伤害对应意外性医疗缺陷,无意可知但不可控的伤害对应计划性医疗缺陷,无意可知且可控的伤害对应过失性医疗缺陷

  • 标签:  医疗伤害 医疗缺陷 对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与压力水平特点。方法选取被诊断为躯体化障碍的患者83例,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压力自评量表(SSQ-53)进行测评。结果83例患者躯体化症状平均得分为42.47±11.51;在MMPI临床量表的10个维度中,精神衰弱(F=4.431,P<0.05)、精神分裂(F<20.173,P<0.001)、社会内向(F=18.631,P<0.01)三方面与躯体化症状有统计学差异;压力水平(F=2.813,P<0.05)与躯体化症状有统计学差异;精神衰弱(r=0.244,P<0.05)、精神分裂(r=0.289.P<0.01)与压力水平存在正相关。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压力水平较高,且在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和社会内向三方面表现较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人格障碍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2016年2月~2016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人格障碍患者中选取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均有50名患者的组,实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行整体护理的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中经过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控制无法适应社会的患者有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实验组中病情未得到控制无法适应社会的患者有1例,治疗有效率为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格障碍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的控制病情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格障碍 临床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500份病案终末质量的分析、探讨,提高病案书写质量,减少缺陷病历。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病案2016年1月—6月1500份,根据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中有关出院病案质量要求的有关规定,审核病案质量,进行质量缺陷的分析。结果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500份病案中的缺陷病案的分析,共统计出512份缺陷病案,占34.1%。结论通过对缺陷病案的分析、探讨,提出改进措施,规范病案书写质量,加强对病案书写进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提高病案书写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护理记录潜在医疗纠纷风险因素,接着对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护理记录 缺陷分析
  • 简介:摘要:在每个医院都设有消毒供应室,这个科室主要是为整个医院供应无菌物品。其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为医院需求提供消毒灭菌的作用。为临床科室可以多次利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杀菌。国家卫生部门对消毒工作也是严格要求,在 2016年相继颁布了 3项强制性卫生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其重要性。消毒供应室也得到关注,规定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制度执行,从而提升医疗质量,可以很好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传播。供应室在随着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变化而产生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开展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常见的儿科临床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控制对策。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期间,随机选取 40例儿科临床护理缺陷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 n=20)和护理缺陷控制组( n=20),对比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护理缺陷控制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通过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缺陷控制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护理缺陷事件。

  • 标签: 儿科 临床护理 控制对策 护理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机制,并发现其对治疗的影响。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定性分析,发现酒精依赖患者普遍具有冲动、焦虑和抑郁等人格特征,并存在着对奖励加工的异常反应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损害。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特征和机制与酒精依赖的发展和维持密切相关,对治疗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心理机制,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酒精依赖 人格特征 心理机制 治疗 个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出现的生理或结构异常,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开展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通过对出生缺陷的概念、危害以及三级预防措施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如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以期为降低出生缺陷率、保障儿童健康提供参考和支持。

  • 标签: 出生缺陷 三级预防措施 孕前保健 产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