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60例,均经过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化诺和锐30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均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诺和灵30R,更加能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诺和锐 血糖控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女性孕期心电图呈短PR间期的机制。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遵循其是否怀孕分甲组、乙组,每组73例。甲组为怀孕女性,乙组为未怀孕女性。所有女性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价甲乙两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情况,总结甲组不同年龄孕妇D短PR间期发生情况、不同孕周孕妇的短PR间期发生情况及不同孕周孕妇的PR间期值。结果乙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低于甲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同13~24周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13~24周孕妇PR间期发生率均小于超过24周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健康非孕期女性相比,孕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明显较高,并且同妊娠时间存在一定关系,妊娠时间越长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就越高。

  • 标签: 心电图 孕期 短PR间期 研究
  • 简介: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辨率是评价超声成像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关键因素;然后,深入分析了改善超声成像质量的幅度变迹、编码激励和谐波成像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对图像的改善程度;最后,讨论了超声成像方法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成像质量 超声 评价因素 对比度分辨率 成像方法 空间分辨率
  • 简介:摘要:食管结石临床上较为少见,原因可能是食物较少存留于食管,且食管内为低酸环境,但对于能够引起食物残留于食管的疾病如: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狭窄等可致食管结石的形成,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食管结石作如下报告。

  • 标签: 食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疾病检出率。方法 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DR与螺旋CT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经螺旋CT检查,其疾病检出率为98.00%,高于DR检查的疾病检出率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成都新华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R危机理论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本院的70例SP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围绕4R危机理论,实施护理干预,就两组病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且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出院前),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更低(P<0.05)。较之对照组(20.00%),观察组(2.86%)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通过对SP患者实施4R危机理论下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其病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 标签: 重症肺炎 4R危机理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过程中引起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72例行TET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筛选出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患者,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2例患者在试验中出现R波电压降低,其中17例开始于运动中2~8min,5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6min;R波电压降低持续4~6min;出现在V4~V6导联16例,Ⅱ、Ⅲ、aVF导联6例。11例在试验中出现T波增高,其中9例开始于运动中2~8min,2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4min;T波增高持续2~6min;出现在V2~V4导联9例,Ⅱ、Ⅲ、aVF导联2例。3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有管腔狭窄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20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4例,右冠状动脉病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5例。结论TET检查诱发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较为可靠的指标。

  • 标签: 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老年压疮患者护理中实施家庭参与式4R危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同时根据时间顺序分组,最终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家庭参与式4R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压疮愈合情况、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经压疮愈合积分量表(PUSH)评估看,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U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精神状态改善情况也均更优(P<0.05)。结论:将家庭参与式4R危机管理模式用于老年压疮患者护理中可促进压疮愈合、减轻精神压力,并可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压疮患者 家庭参与 4R危机管理模式 愈合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按照ISO11137-2:2006标准,对5种无菌医疗器械和4种外科植入物产品实施了建立灭菌剂量实验,实验结果全部成功,实验验证了ISO11137-2:2006标准在中国地区的可行性。

  • 标签: 辐射 医疗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以4R危机理论为导向护理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诊治的80例创伤静脉输液治疗患者选入研究,用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成两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管理方案,分析组接受以4R危机理论为导向护理管理方案,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分析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且分析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4R危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方案在创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创伤 静脉输液 4R危机理论 护理管理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T2期胃癌患者D2根治术中网膜囊剥离的风险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T2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网膜囊剥离组(46例)和非网膜囊剥离组(40例)。记录患者年龄、Borrman分型、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年龄、Borrman分型、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均未发现转移;网膜囊剥离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网膜囊剥离组[(169.13±37.94)min比(147.45±30.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均未见局部复发,网膜囊剥离组发生肝转移1例,非网膜囊剥离组发生骨转移1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T2期胃癌行D2根治术中可以不常规行网膜囊剥离,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横结肠系膜前叶 胰腺被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T2DM者84例纳入研究,所分观察组(42例)联合用药(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42例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要更高(P

  • 标签: 二甲双胍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 氧化-抗氧化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时间选取2022年上半年,组织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划分两个小组,有单一组与联合组,评估患者治疗情况和氧化-抗氧化平衡的调节情况。结果:联合组丙二醛指标均值(8.65±0.39)μmol/L、终末氧化蛋白产物指标均值(18.52±1.22)μ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指标均值(35.76±3.95)U/L、过氧化氢酶均值(95.40±8.51)U/L、总抗氧化能力指标均值(40.25±2.33)U/L,均优于单一组,p

  • 标签: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氧化-抗氧化平衡 调整效果
  • 简介:2010年6月下旬,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8月17日,西城区委、区政府宣布原西城区卫生局与原宣武区卫生局合并,合并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 标签: 北京市西城区 行政区划 东城区 宣武区 卫生局 区政府
  • 简介:【摘要】抗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 2005年首次被报道, 2007年美国学者确认是由抗 NMDA受体抗体介导,因而得名。常发生于海马回、扣带回、额叶等边缘系统,并且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神经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液和脑脊液中检出抗 NMDA受体抗体,可确诊本病。且与卵巢畸胎瘤有良好的相关性。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为主,为更好的了解该疾病,本文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等展开综述。

  • 标签: 抗 NMDA受体脑炎 抗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