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讨论肿瘤化疗前运用中医药及早干预,预防肿瘤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根据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认为化疗后脾胃不足,正气受损,结合中医"藏象"理论及中医"治未病"思想,拟加味香砂预防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为中医药预防肿瘤化疗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香砂六君汤 化疗 益气健脾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价加味黄连甘草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积热型ROU患者,观察中医症候评分,榆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2R、IL-6、IL-10)水平,并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中医症状积分与TNF-α、IL-2R、IL-6、IL-10的相关性。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连甘草颗粒+极低剂量维生素B2片(维生素B210%的药量);对照组维生素B2片+极低剂量加味黄连甘草颗粒(含加味黄连甘草10%的药量),疗程为2周。评价患者的证候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TNF-α、IL-6较正常值明显升高,IL-2R明显降低(均P〈0.05);而IL-10无明显差异。经相关性分析,溃疡症状积分与TNF-α、IL-6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IL-2R、IL-10无明显相关性。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IL-6值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IL-2R较前增加而对照组较前降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IL-10两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ROU溃疡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加味黄连甘草颗粒对心脾积热型ROU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R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加味黄连甘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加味补阳还五组术后使用加味补阳还五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组术后使用补阳还五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加味补阳还五组术后LDL-C、HCY、hs-CRP以及NIHSS评分均低于补阳还五、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能较好地降低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LDL-C、HCY、hs-C反应蛋白浓度,能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加味补阳还五汤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由急诊收住院的98例CAP(痰热壅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麻杏石甘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予抗感染、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于用药7,14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口干、痰黄稠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咳嗽、口干、痰黄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炎症吸收天数为(12.25±8.37)d,对照组为(16.42±1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麻杏石甘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痰热壅肺证)疗效可靠。

  • 标签: 加味麻杏石甘汤 莫西沙星注射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治疗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硝酸异山梨脂类药物、酌情使用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测定2组6min试验距离及脂蛋白磷脂酶(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等。结果治疗组NYHA分级评定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min试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p-PLA2、hs-CRP、NT-proBNP分别为(228.82±58.92)mg/L、(3.11±1.85)mg/L、(468.18±182.37)ng/L,对照组分别为(252.47±69.49)mg/L、(4.36±2.26)mg/L、(722.63±263.16)ng/L,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相关。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补阳还五汤 脂蛋白磷脂酶 超敏C反应蛋白 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
  • 简介:本文通过对2则病案进行分析,认为桂枝汤加味治疗卫阳不固,营卫不和,阴阳失衡之背部寒冷疗效显著。

  • 标签: 背寒冷 调和营卫 桂枝汤加味
  • 简介:泽泻源于《金匮要略》,由泽泻与白术两味药组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虽组成简单,但疗效显著。方中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行水,两者配伍主要用于治疗痰饮所导致的疾病。目前在临床多用于治疗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眩晕病,以及高血脂、中耳炎等疾病。病性复杂者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味治疗。对于泽泻和白术的剂量问题,现代学者在运用时或遵照原方配比或根据病情有所改变。实验也证明遵守原方配比或两者用量相等治疗效果好。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了泽泻具有减轻内淋巴积水,降低血脂及改善血流动力等作用。此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泽泻汤 综述 作用机制
  • 简介:桂枝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太阳中风证的重要代表方,可在临床中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本文重点探索桂枝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得出方药组成作用特点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并可辨治诸多内伤杂病;权衡桂枝方证之发热、恶寒、头痛、汗出、不能食、心下闷、鼻塞,运用桂枝辨治长期低热、血管神经性头痛、妊娠大便难、窦性心动过缓,而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临证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气血虚夹寒,用之即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桂枝汤 经方 方证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