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大学生作为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的思想认识对全民族的思想与行动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高校中开设中国民族医药学课程,使大学生在感悟丰富的民族医药的同时,拓宽他们的视野,可使大学生感受到各民族医药的神奇,和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从而提升人文素质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心,更加激励爱国主义的精神,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大学生培养 民族医药 人文素质
  • 简介:箍围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护场是判断病情吉凶预后的指征,简要介绍箍围法及护场理论的形成及其临床作用,并指出二者的密切关系,即箍围法的应用可以促进护场的形成,临床上通过应用箍围法可使凶症转化为有护场的吉症。

  • 标签: 箍围 箍围法 护场
  • 简介:摘要畲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为保障健康和部落安全,发展出了既具自身特色、又吸纳少林禅医精华的骨伤诊疗技术。但畲族由于有语文无文字,其治疗骨伤的宝贵经验只能口口相传,因此基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畲族医药的发展历史对丰富中医药传统医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畲族 佛教禅宗 少林禅医
  • 简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课题。从中西方叙事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叙事医学在构建新型医患关系进程中的作用,明确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叙事能力,完善中医平行病历以及提升医护工作者的医德、医术在医患良性互动中的作用,为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新型医患关系 叙事医学 人文关怀 平行病历
  • 简介:目的:了解陈皮SFE-CO_2萃取物指纹图谱与化痰、抗炎和助消化药理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陈皮SFE-CO_2萃取物的GC指纹图谱,采用酚红排泌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胃半固体糊排空法考察10批陈皮SFE-CO_2萃取物的化痰、抗炎、助消化作用,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谱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陈皮脂溶性成分中有10个色谱峰与化痰作用显著相关,14个色谱峰与抗炎作用显著相关,2个色谱峰与健胃作用显著相关。结论:谱效关系分析结果能够初步说明陈皮脂溶性成分化痰、抗炎、健胃等作用的物质基础。

  • 标签: 陈皮 SFE-CO2萃取 脂溶性成分 GC-MS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 简介:采用学习拖延问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对3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7.14%的大学生存在学习拖延的情况,学习拖延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显著负相关,与无动机维度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时间效能感能够负向预测学习拖延,无动机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拖延,两者可以共同解释学习拖延17.2%的变异量。高校可以通过培养时间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

  • 标签: 学习拖延 时间管理倾向 学习动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儿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酶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AST、LDH、LDH1、CPK、CPK-MB。结果实验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中重度、轻度、中度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与正常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且病情越严重,各项心肌酶指标的参数值越高。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 缺血性 脑病 心肌酶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临床验方和合疏养方治疗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纤维化疗效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合疏养方(HHSYF)低剂量组、HHSYF中剂量组及HHSYF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4周后,予蒸馏水灌胃至8周。模型组及阳性药物组、HHSYF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同时予腹腔注射30%CCl4花生油溶液造模4周后,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至8周;阳性药物组予联苯双酯(50mg/kg)灌胃治疗至8周;HHSYF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按16.6、41.5、83.0g/kg剂量灌胃治疗至8周。结果:随着HHSYF组的剂量增长,HHSYF在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纤维化逆转的疗效递增,HHSTF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恢复等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和合疏养方对于改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功效,并呈剂量-疗效递增关系

  • 标签: 和合疏养方 治疗 肝纤维化 疗效 量效关系
  • 简介: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对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神经炎症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天然药物治疗神经炎症这一新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致炎细胞因子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体检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41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三组。回顾性分析HCY与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各组之间的关系,并对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眼底病变加重,HCY水平逐渐升高,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及BMI也随着眼底病变加重而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对HCY水平有影响。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可降低HCY水平。随着眼底病变的加重,HCY水平逐渐升高,说明HCY可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供早期临床依据。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前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as—CRP)浓度与PCI治疗中“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将发病12h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81例,分为“无复流”且(n=17)和正常血流组(n=64)。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PAPP—A浓度;CTnI及hs—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无复流”组血清PAPP—A、CTnI及hs—CRP浓度均高于正常血流组。“无复流”组血清PAPP—A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血清PAPP—A浓度与hs—CRP浓度无明显相关性;血清CTnI浓度与hs—CRP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诊PCI治疗前血清PAPP、CTnI浓度在理论上可以识别“无复流”的高危患者。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 C-反应蛋白 无复流
  • 简介:探讨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社交网站基本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社交网站印象管理倾向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很高,社交网站好友与现实中的人有很大重叠,并带有强烈的交往动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交网站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水平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社交网站 印象管理 自尊水平 一般自我效能感
  • 简介: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恢复早期偏瘫痉挛程度与虚实证候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58例,分为实证组和非实证组,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中风证候积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别观察评价2组患者入组第1天和第21天的痉挛程度、证候演变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第1天,实证组的痉挛程度与证候积分的相关系数为0.581(P〈0.01),呈显著正相关,非实证组二者相关系数为0.030(P〉0.05);入组第21天非实证组痉挛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449(P〈0.05),呈显著负相关,实证组二者相关系数为-0.279(P〉0.05).结论在缺血性卒中恢复早期,实证组偏瘫痉挛程度与证候积分相关性更强,在非实证组则痉挛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更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虚实证候 痉挛性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自噬性损伤的作用。结果:复糖复氧6~36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用3-MA预处理后,可使复糖复氧6~12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复糖复氧后24~36h相反。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复糖复氧后6hLC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至24h达高峰;p62蛋白表达随再复糖复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黄芪甲苷对OGD2h复糖复氧24h的PC12细胞自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C12在在OGD复糖复氧6~12h,自噬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在24~36h后加重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诱导的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受损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PC12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糖复氧 细胞自噬 细胞损伤 黄芪甲苷 保护作用